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某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测试化学试卷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 1.下列物质的电子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 ?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 C. ?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中子数不相等

D. 1 mol ?23592U的中子数比1 mol ?238

92U的中子数少3NA个 3.在1个RO?n?3中共有x个核外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目是( )

A. A?x+n+48 B. A?x?n?24 C. A?x+n+24 D. A+x?n?24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沸点:H2O>HF B. 热稳定性:HF>H2O

C. NC13、SiC14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 D. 仅由N、H、O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离子键 5.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 ) 选项 事实 推测 A CaCO3 和 BaCO3 都难溶于水 SrCO3 也难溶于水 B Si 是半导体材料,同族的 Ge 也是半导体材料 第ⅣA 族的元素的单质都可作半导体材料 HCl 在 1 500℃时分解,HI 在 230℃时分解 C HBr 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 D Si 与 H2 高温时反应,S 与 H2 加热能反应 P 与H2 在高温时能反应 A. A B. B C. C D. D

6.X、Y、Z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Z的

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 3倍。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X肯定为碱金属元素

B. Y、Z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熔点较低

C. X、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为离子化合物 D. 稳定性:Y的氢化物>Z的氢化物

7.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若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是其内层电子数的7

1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 B. Y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常温下都是气体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

D. 阴离子半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X>Y>Z>W

8.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

A. H2S和Na2O2 B. H2O2和NH4Cl C. NH3和N2 D. HNO3和HCl 9.下列事实,不能用氢键知识解释的是( )

A. 水比硫化氢稳定 B. 水和乙醇可以完全互溶 C. 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D. 氟化氢的沸点高于氯化氢 10.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 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C.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11.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 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 CO 与 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 过程

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 和 O 生成 CO2 是吸热反应 B. 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 C 和 O C. CO 和 O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 CO2 D. 状态Ⅰ→状态Ⅲ表示 CO 与 O2 反应的过程

12.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A. 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B. 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SO4溶液

C. 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 D. 正极为Ag,负极为Cu,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13.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多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

为负极;c、d相连时,c为负极;a、c相连时,c为正极;b、d相连时,b为正极.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 ) A. a>b>c>d B. a>c>d>b C. c>a>b>d D. b>d>c>a 14.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又廉价方便的是( )

A. 石油 B. 天然气 C. 氢气 D. 太阳能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燃料电池的反应物可不储存在电池的内部 ②锌锰干电池是一次电池,铅蓄电池是二次电池 ③锂电池是新一代可充电电池

④燃料电池作为汽车驱动能源已研发成功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 用Cu片作正极、Fe片作负极,相互连接后插入到CuSO4溶液中,Cu片上有Cu析出

C. 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 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放出气泡速率加快 17.在C(s)+CO2(g)?2CO(g)反应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①增大压强 ②增加炭的量 ③通入CO2④恒压下充入N2⑤恒容下充入N2⑥通入CO. A. ①③④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③⑤⑥

18.反应4A(g )+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1。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

①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1?min?1

②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为3:2:1 ③在2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mol?L?1?min?1

④在这2min内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是逐渐减小的,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是逐渐增大的

A. ①② B. ③ C. ① D. ②④

19.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是可逆反应A(g)+3B(g)?2C(g)达平衡时的特征的是( )

(1)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2)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B; (3)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4)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 (5)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A. (1)(2)(5) B. (1)(3)(4) C. (1)(2)(3)(4) D. (1)(3)(5) 20.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l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

发生如下反应:3A(g)+B(g)?C(g)+2D(s).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D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B. 2 min后,加压会使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变慢,平衡正向移动 C. 反应过程中A和B的转化率之比为3:1

D. 开始到平衡,用A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3mol?L?1?min?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1.(1)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把与下面

的元素有关性质相符合的曲线的标号填入相应括号中。 ①Ⅱ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______ ②Ⅶ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______

③O2?、F?、Na+、Mg2+、Al3+的离子半径______ ④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______

⑤第二周期元素 Be、B、C、N、O的原子半径______ (2)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______。

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 C.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2.有 X、Y、Z、T、U五种短周期元素。X、Y、Z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三元素的原子序数

之和是 41.X和 T的单质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 T2X(白色固体)和 T2X2(淡黄色固体)两种化合物。U单质在 Z单质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生成物的水溶 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X Y Z (1)各元素的符号是 X______,Y______,Z______。 (2)Y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 Y与 T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

(4)YX2和 U2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中氧化剂是______,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0分)

23.分别按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

稀硫酸,乙中 A为电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 B.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C.两烧杯中溶液 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中比乙中慢 E.乙的外电路中电流方向 Zn→Cu F.乙溶液中 SO2?4向铜片方向移动

(2)在乙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不仅在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而且在锌片上也产生了气体,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

(3)在乙实验中,如果把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请写出铜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及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铜电极:______,总反应:______。当电路中转移 0.25 mol电子时,消耗负极材料的质量为______g(Zn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5)。

24.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在4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标准状况) 100 240 464 576 620 ①哪一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大______min(填0~1、1~2、2~3、3~4、4~5),原因是______。 ②求3~4分钟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______(设溶液体积不变)。 (2)另一学生为控制反应速率防止反应过快难以测量氢气体积,他事先在盐酸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以减慢反应速率,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______。

A.蒸馏水 B.KCl溶液 C.KNO3溶液 D.CuSO4溶液

(3)某温度下在4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 A.Y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B.X、Y的反应速率比为3:1 C.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D.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E.生成1mol Y的同时消耗2mol Z ③2min内Y的转化率为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氢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故A错误;

B、氯化钠中的氯离子的核外有8个电子,故氯化钠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

C、氯化铵为离子化合物,铵根离子和氯离子都需要标出所带电荷及最外层电子,正确的电子为,

故C错误;

D、KBr是离子化合物,由钾离子和溴离子构成,故其电子式为

,故D正确。

故选:D。

A、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B、氯化钠中的氯离子的核外有8个电子;

C、铵根离子为复杂阳离子,其电子式需要标出各原子最外层电子; D、KBr是离子化合物,由钾离子和溴离子构成。

本题考查了化学用语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化学用语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掌握电子式的书写方法等化学用语。 2.【答案】B

【解析】解:A.?13C和?14C质子数相同为6,属于同一种元素,中子数不同它们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 B.?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为3,质量数不同,中子数不相等,故B错误;

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中子数分别为14?6=8,14?7=7,中子数不相等,故C正确;

D.1 mol ?23592U的中子数=1mol×(235?92)=143mol,1 mol ?23892U的中子数=1mol×(238?92)=

146mol,1 mol ?23592U的中子数比1 mol ?238

92U的中子数少3NA个,故D正确; 故选:B。

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为同位素;

B.原子符号中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原子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D.原子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微粒数关系、同位素概念的理解应用等,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3.【答案】C

【解析】解:R原子的质量数为A,设R原子核内含中子的数目为N,则R的质子数为A?N,离子ROn?3中共有x个核外电子,所以A?N+24+n=x,所以R原子核内含中子的数目N=A+n+24?x。 故选:C。

根据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而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难度不大. 4.【答案】D

【解析】解:A.H2O、HF均分子间含氢键,且水分子间氢键数目多,则沸点为H2O>HF,故A正确; B.F的非金属性大于O,则热稳定性:HF>H2O,故B正确;

C.NC13、SiC14分子中,5+3=8、4+4=8,则所有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故C正确;

D.由N、H、O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硝酸铵时,含离子键,故D错误; 故选:D。

A.H2O、HF均分子间含氢键,且水分子间氢键数目多; B.F的非金属性大于O;

C.ABn型化合物中,A的族序数+成键数n=8时所有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氢化物除外; D.由N、H、O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为硝酸、硝酸铵等。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氢键、化学键对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影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5.【答案】B

【解析】解:A.CaCO3、BaCO3都难溶于水,Sr与Ca、Ba位于同一主族,则SrCO3也难溶于水,故A正确;

B.位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的元素,可作半导体材料,第ⅣA元素形成的单质C不能作半导体材料,故B错误;

C.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由事实可知,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故C正确; D.非金属性S>P>Si,则P与H2在高温时能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A.同主族元素性质具有相似性;

B.位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的元素,可作半导体材料; C.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 D.非金属性越强,与氢气化合越容易。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质、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6.【答案】B

【解析】解:根据分析可知,X为H、Li或Na,Y为S,Z为O元素。 A.X为H、Li或Na,可能是金属元素,可能是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

B.Y为S元素,Z为O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为SO2、SO3,SO2、SO3形成晶体都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故B正确;

C.若X为Na、Li时,X可与Y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

D.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S,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

X、Y、Z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为H、Li或Na;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则Y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则Y为S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则Z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Z为O元素,以此解答。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及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7.【答案】D

【解析】解:X为N元素;Y为O元素;Z为S元素;W是Cl元素。 A、X为N元素,其氢化物氨气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故A正确;

B、Y为O元素;Y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为氧气和臭氧,在常温下都是气体,故B正确;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非金属性W>Z,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故C正确;

D、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X>Y,Z>W;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所以W>X,所以阴离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Z>W>X>Y,故D错误; 故选:D。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若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7

10,则W原子其内层电子总数为

10,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W是Cl元素;由X、Y、Z、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Z为S元素;Y为O元素;X为N元素.

根据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结合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正确推断元素的种类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 8.【答案】D

【解析】解:A.HCl分子中只存在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Na2O2中含有共价键和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故A错误;

B.H2O2分子中只存在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NH4Cl中含有共价键和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

C.NH3分子中只存在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N2中只含有共价键,但属于单质,故C错误; D.HNO3和HCl中只存在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单质、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基本概念,侧重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注意这几个概念的区别,题目难度不大. 9.【答案】A

【解析】解:A.稳定性与化学键有关,即水分子高温下稳定是因H?O键键能大,而与氢键无关,故A选;B.因水分子与乙醇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则水和乙醇可以完全互溶,故B不选;

C.水为液态时,水分子间氢键是无规则的,分子相对密集,而固态的冰分子间氢键很规则,整体呈空间网状结构,从而使分子间距离变大使水密度变小,所以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与氢键的存在有关,故C不选;

D.HF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分子间作用力较强,沸点比氯化氢高,故D不选。 故选A。

N、O、F元素的电负性较强,对应的氢化物可形成氢键,氢键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是由电负性强的原子(如F,O,N)对氢原子的吸引力产生的,能够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密度等,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氢键及氢键对物质的性质的影响,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明确氢键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0.【答案】B

【解析】解: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故B正确;

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但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属于放热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焦炭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常见的吸热和放热反应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11.【答案】C

【解析】解:A.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不存在CO的断键过程,故B错误;

C.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CO2,所以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反应的过程,故C正确;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反应的过程,而不是与氧气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CO2,不存在CO的断键过程,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侧重于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的考查,题目着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注意把握题给信息,题目难度不大。 12.【答案】A

【解析】解:根据2Fe3++Fe=3Fe2+知,铁失电子作负极,不如铁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铁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解质溶液为可溶性的铁盐,

A.铁作负极,铜作正极,电解质为可溶性的氯化铁,则符合题意,故A选;

B.铁作负极,碳作正极,电解质为FeSO4溶液,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故B不选;

C.Zn作负极,Fe作正极,电解质为可溶性的硫酸铁,原电池反应不为2Fe3++Fe=3Fe2+,不符合题意,故C不选;

D.Cu作负极,银作正极,电解质为CuSO4溶液,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故D不选;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中正负极及电解质溶液的判断,根据得失电子判断正负极及电解质,难度中等. 13.【答案】B

【解析】解:若a、b相连时,a为负极,活动性a>b; c、d相连时c为负极,活动性c>d;

a、c相连时c为正极,a为负极,活动性a>c; b、d相连时b为正极,d为负极,活动性d>b; 则有活动性a>c>d>b。 故选:B。

原电池中,负极材料为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为较不活泼的金属,发生还原反应,以此判断金属的活动性.

本题考查金属活动性的比较,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金属活动性的比较方法的积累. 14.【答案】D

【解析】解:石油是一种有限的化石燃料,利用过程中会产生污染气体,天然气、氢气是清洁能源,但在储运和应用时需投入一定的经济成本,

则太阳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又廉价方便。 故选:D。

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对环境带来各种污染,主要是温室效应、酸雨等;天然气、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但在储存运输和开发利用上需要一定的经济成本;太阳能是一种无污染廉价的新型能源. 本题考查能源的开发利用,利用能源对环境污染的程度比较,较简单. 15.【答案】B

【解析】解:①燃料电池的反应物可储存在电池外部,由外设装备提供燃料和氧化剂,故①正确;

②一次电池是放电后不能进行使用,二次电池是放电后可以充电后继续使用,碱性锌锰电池是一次电池,铅蓄电池是二次电池,故②正确;

③锂电池质轻、高能、电压高、使用寿命长、工作效率高,被称为新一代可充电的绿色电池,是目前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低功耗电器的主流电源,故③正确;

④目前使用氢、甲醇、汽油和柴油等燃料电池的汽车已经问世,说明燃料电池作为汽车驱动能源已研发成功,故④正确; 故选:B。

①燃料电池正负极反应物可储存在电池外部;

②一次电池是放电后不能进行使用,二次电池是放电后可以充电后继续使用;

③锂离子电池是可以连续充放电的电池,已成为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低功耗电器的主流电源,具有许

多优良性能;

④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高可靠性;良好的环境效益等性能,目前燃料电池汽车使用的燃料包括氢、甲醇、汽油和柴油等。

本题考查化学电源基础知识,为高频考点,把握原电池的分类以及工作原理即可解答,注意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的区别,题目难度不大。 16.【答案】C

【解析】解:A.铜、铁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铁易失电子作负极,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铜电极上出现气泡,故A正确;

B.用Cu片作正极、Fe片作负极,相互连接后插入到CuSO4溶液中形成原电池反应,负极是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为铜,溶液中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铜,铜片上有Cu析出,故B正确;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得到的产物是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得不到金属铁,故C错误;

D.锌和铜离子反应生成铜,锌、铜和盐酸构成原电池,锌作负极,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促进被腐蚀速率,故D正确; 故选:C。

A.铜、铁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正极上氢离子放电;

B.用Cu片作正极、Fe片作负极,相互连接后插入到CuSO4溶液中形成原电池反应; C.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构成原电池能加快较活泼金属的腐蚀速率。

本题涉及原电池工作原理以及应用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7.【答案】C

【解析】解:①增大压强,浓度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目增多,反应速率增大,故①正确; ②增加碳的量,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②错误; ③通入CO2,反应物浓度增大,则反应速率增大变,故③正确;

④恒压下充入N2,体积增大,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④错误; ⑤恒容下充入N2,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⑤错误; ⑥通入CO,气体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⑥正确; 故选:C。

增大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可通过增大浓度、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等措施,对于气体参加的反应,还可以增大压强,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理论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本题注意把握反应方程式的特征,把握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和原因,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18.【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影响因素等,注意化学反应速率为一段时间内平均速率,不是即时速率,难度较易。 【解答】

①2min内,B的浓度减少0.6mol/L,用B表示的2min内平均速率v(B)=

0.6mol/L2min

=0.3 mol?L?1?min?1,

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A)=4

4

3v(B)=3×0.3 mol?L?1?min?1=0.4mol?L?1?min?1,故①正确;

②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为3:2:1,故②正确;

③2min内,B的浓度减少0.6mol/L,用B表示的2min内平均速率是0.3 mol?L?1?min?1,不是2min末的即时速率,故③错误;

④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减慢,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都是逐渐减小的,2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都是逐渐减小,故④错误; 故选A。 19.【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一定条件下若反应达到最大限度,说明达到了平衡状态。 【解答】

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分析,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质量、体积分数以及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一定条件下若反应达到最大限度,说明达到了平衡状态。

(1) C的生成速率等于C的分解速率,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1)正确; (2)生成A和生成B都是指逆反应速率,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2)错误; (3)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故(3)正确;

(4)单位时间内消耗 a mol A,同时生成 3a mol B,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4)正确; (5)分子个数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相等,也不能说明浓度不变,故(5)错误. 故选B。 20.【答案】D

【解析】解:A、反应生成固体D,气体质量和气体体积发生变化,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2min后,加压会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平衡正向移动,故B错误;

C、将3molA和1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比和起始量之比相同,所以反应过程中A和B的转化率之比为1:1,故C错误;

D、2min内生成0.8mol D,则消耗A的物质的量为1.2mol,故2min内A的反应速率△n1.2molv(A)=

V2L

△t

=

2min

=

0.3mol?(L?min)?1,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标志分析,平衡常数概念的计算应用,主要是一些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因素分析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21.【答案】a c b e b C

【解析】解:(1)①Ⅱ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2,符合的曲线的标号为a, 故答案为:a;

②Ⅶ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从上到下逐渐升高,但是在HF中含有氢键,导致其沸点最高,符合的曲线的标号为c, 故答案为:c;

③O2?、F?、Na+、Mg2+、Al3+电子层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O2?、F?、Na+、Mg2+、Al3+的离子半径逐渐减小,符合的曲线的标号为b, 故答案为:b;

④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从左到右逐渐升高,符合的曲线的标号为e, 故答案为:e;

⑤第二周期元素Be、B、C、N、O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符合的曲线的标号为b, 故答案为:b;

(2)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1)①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某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测试化学试卷

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1.下列物质的电子式正确的是()A.B.C.D.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B.?6Li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2fme4v21i0sr9z0p01l1xu1x81ds800o6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