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习题:课练18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的影响。地处热带,终年高温,墙体厚度大,可隔热。窗小,外界高温气体不易进入室内。分上下排窗,利于室内外空气交换。B正确。 [综合测评 提能力]

1~2.答案:1.C 2.C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土壤盐碱化的影响因素。与普通农田相比,台田气温和降水差异不大,A、B错;相比普通农田,台田建设过程中人为加高台地的海拔,地下水埋藏深度增加,土壤水分蒸发减弱,缓解土地盐碱化,C正确;土壤板结不是影响土地含盐量的原因,D错。

知识拓展:土壤盐碱化的原因

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二是地势低洼,排水困难。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分,如果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由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如果是洼地,且排水困难,则洼地水分蒸发后,只留下盐分,形成盐碱地。

第2题,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该区域的土壤为冲积黄土,土层深厚,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利于该农业模式的发展,A、B错。该模式中鱼塘耗水量较大,而当地水资源短缺,水源限制了该模式大面积推广,C正确。该三角洲位于中纬度地区,热量较充足,有利于作物生长,D错。

3~5.答案:3.D 4.B 5.A

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中国地理特征。景观图中青山碧水,应位于南方湿润丘陵地区,民居建筑以马头墙、青瓦等为代表,是徽派建筑的典型特征,答案为D。图A是重庆,字图有火锅、山城;图B是福建,字图为土楼;图C是河南,字图为龙门石窟。第4题,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但季节分配不均,集中于夏秋季节,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因此答案为B。A是黄土高原的特征,典型民居是窑洞;C中山河相间是

横断山脉的特征,但横断山脉降水不均;D选项是西北内陆地区的特征,典型民居为平顶房。第5题,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由于当地民居木料结构比重大,建筑密度大,火灾发生时,火势容易顺房蔓延,因而两山墙顶部砌筑高出屋面的马头墙,可以起到隔断火源的作用,故选A。有避风的作用,但并非主要作用,B错;当地降水多,无须集雨,C错;马头墙高出屋面,而遮阳需要屋檐较长,D错。

6~8.答案:6.A 7.C 8.D

解析:第6题,本题考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缺水的原因。从材料中可知,上游大型水库的建设以及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中下游用水产生了影响,A正确。产业高度密集是下游的特点,B错;生活用水量对长江流量影响小,C错;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会使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但总径流量不变,D错。第7题,本题考查河水流量不稳定的危害。要注意设问强调的是给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按上题的分析,长江口环境流量不稳定主要表现为径流量减少,泥沙搬运能力减弱,入海泥沙减少,A错;可能会导致海水倒灌,B错;入海口环境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C正确;水质恶化是环境污染问题,不是生态系统的问题,D错。第8题,本题考查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解决措施要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库蓄水、南水北调,因此措施应为确定合理的水资源调配量。

9~11.答案:9.A 10.B 11.B

解析:第9题,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将采煤沉陷区发展成为水面漂浮光伏区,是将太阳能电池板覆盖在水面上,当地可节约土地资源,A正确。该项目把当地采煤废弃的沉陷区变成绿色能源基地,不会减少煤炭开采量,B错。光伏设备初期投资成本高,不能降低发电成本,C错。与促进水循环无关,D错。第10题,本题考查光伏发电的缺点。近年来,我国一些使用独立运行光伏的地区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原因是光伏发电受太阳辐射强度、分布时间影响大,不稳定,B正确。电费贵利于节约用电,不是限电的主要原因,A

错。水面漂浮光伏节约了土地资源,C错。拉闸限电不能缓解维护难的问题,D错。第11题,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水面漂浮光伏的集热板遮挡水面阳光,导致水面温度降低,对采煤沉陷区局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是水面蒸发量减少,B正确。水温低,藻类繁殖速度慢,A错。对湖水盐度影响较小,C错。沉陷区面积扩大与光伏发电无关,D错。

12.答案:(1)特点:主要分布于南岭及其以南(热带、亚热带)地区;广东、广西、海南种植范围广。

原因:该区域多低山丘陵地形,宜林面积广;气候适宜(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与原产地气候条件相似),适合桉树生长。

(2)云南地区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缺乏地表水;桉树原生地为热带雨林区,对水的需求大,云南受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降水相对少且季节变化大。

(3)种植密度大(郁闭度高),林下光照条件差;轮伐周期短(速生桉初期生长旺盛)、种植密度大,耗水耗肥量大;大量施用除草剂,抑制林下灌草生长;炼山烧荒,破坏原生灌草植被。

(4)模式二。理由:控制种植密度,延长轮伐周期,生态可良性发展;林牧结合,多种经营,可保障经济收入;相关产业基础好,林纸浆产业链完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高。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及农业区位因素。从图中可读出,我国桉树种植区主要分布于南岭及其以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种植范围广,其原因可以从地形、热量、降水等方面回答。第(2)题,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楚桉树生长所需的条件。从题干材料可知,速生桉树原产于澳大利亚东北部雨林,其特点之一是“疯长”,由此可见,该树种分布在低纬地区且需水量大。据此结合云南地区的自然条件回答即可。第(3)题,本题考查农业发展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大规模、高密度速生桉种植常导致林下“寸草不生”的原因,可以从光照、密度、水肥药、植被破坏等方面回答。第(4)题,本题考查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设问要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那么就需要明确速生桉生长带来的不利后果是什么。该树种需水多、生长快,会导致林下“寸草不生”。为了保证广西的可

持续发展,必须要限制该类桉树的生长,同时还要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答案:(1)普通的工业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使土壤肥力下降,有机肥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工业化肥生产消耗的原料、能源多,生产成本高,而有机肥可就地取材,成本低廉。

(2)其原料为天然植物蛋白纤维,产品属于绿色产品。

(3)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节约资源;实现了“变废为宝”,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了农、工、商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的加工深度,丰富了产品种类,拓宽了产品市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人们的收入。

解析:第(1)题,主要从土壤肥力和成本等角度分析。第(2)题,应从该产品绿色环保的角度去回答。该公司的产品打破了欧美贸易的“绿色壁垒”,主要是因为其产品属于绿色产品。第(3)题,可从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利于保护环境、延长产业链、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回答。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习题:课练18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的影响。地处热带,终年高温,墙体厚度大,可隔热。窗小,外界高温气体不易进入室内。分上下排窗,利于室内外空气交换。B正确。[综合测评提能力]1~2.答案:1.C2.C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土壤盐碱化的影响因素。与普通农田相比,台田气温和降水差异不大,A、B错;相比普通农田,台田建设过程中人为加高台地的海拔,地下水埋藏深度增加,土壤水分蒸发减弱,缓解土地盐碱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2d1v90u9e28mwx1483k6i8ss1c8ox01bh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