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人口的数量。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如果人口增长率超过了经济增长率,那就意味着社会没有积累或很难有叫多的积累用于扩大再生产,就会影响社会的进步。(2)人口的质量和构成。(3)人口的地理分布和密度。
第三、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正确认识人口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在现代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 性。
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 其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
发展起推动作用;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正是二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辨证发展过程。在新的生产关系建立之后的一定时期,生产关系的性质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基本适合的,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随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基本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逐渐变成基本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矛盾日益激化,必然提出根本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要求。一旦建立了新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基本不适合又转化为基本适合,从而在新的基础上开始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新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就是这样一个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就是这样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相互交替,无限循环往复的前进的过程,并由此推动人类社会不断从低到高的发展。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社会发展过程中贯穿着一条普遍规律,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条规律的基本内容是:(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说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始终存在着“适合”、“不适合”的问题。因此,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一个始终起作用规律。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变化了生产关系要跟着变革,都取决于生产力。所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3)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发展的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同样体现着一条内在的规律,这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发展的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是:(1)任何一个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都存在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而且这个过程表现为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也决定上层建筑的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改变了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信息时代) 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总和。从量的规定性来看,人民群众是指占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人类群体,从质的规定性来看,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坚持走群众路线。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第四章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⑴商品生产者劳动的二重性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其二重性产生的条件是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⑵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价值规律的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进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
商品的市场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在市场竞争中,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上涨,高于价值。商品生产者有利可图,就会扩大生产,增加供应。相反,产品供过于求,价格就会下降,低于价值。商品生产者无利可图,就会缩小生产,减少供应。价值规律就是这样发挥着配置资源、调节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作用,使社会生产和需要不断得到平衡。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因此善于管理和率先采用新技术的商品生产者,由于其生产的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这样就促使商品生产者竞相加强管理和采用新技术,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破产 ②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
?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