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测试C卷
1、“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这是《后汉书》中有关我国古代一项重大科技成就的记载。这项科技成就为( ) A.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B.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保证
C.信息记录与传播的革命性进步创造了条件 D.欧洲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2、中国古代典籍十分重视技术经验的总结。下列项中,同时介绍指南鱼和火药配方的是( )
A.《抱朴子》 B.《武经总要》 C.《萍洲可谈》 D.《梦溪笔谈》
3、李约瑟指出,在科学技术上,“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中国古代“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科技成果有( ) ①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②《石氏星表》 ③简仪
④阿拉伯数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这表明( )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5、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6、 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过程看,造纸术的改进是在宫廷官员的领导下取得的,并经过皇帝下令推广。火药虽然源自炼丹术,但炼丹家也是在统治者的支持下进行的。各朝的天文机构——司天监由高级官员太史令直接领导,皇帝还经常过问天文观测与历法改革。由此可以看出( ) A.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B.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因 C.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D.中国古代科技重视实验和推广
7、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下图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 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 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
8、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一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都有文辞隽永的诗句流传。下列诗句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是( )
A.“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B.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C.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盛唐时代,可算得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后人歌咏唐代灿烂文化星空中“双子星座”的典型诗文是( )
A.“颜柳二公书尤多” B.“唐之文章称韩柳” C.“奔放雄杰有若苏辛” D.“李杜诗篇万口传” 10、下图是我国出土的古代杂剧砖雕图案。据此可知,元杂剧( )
A.已经有明确的角色分工 B.演变为后来的京剧 C.以歌舞为主要艺术形式 D.基本取材于宫廷生活 11、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 A. 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 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 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 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12、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异彩纷呈。明清涌现出著名的四大小说,其中更有一部大历史境界的“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它是( )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水浒传》 D.《西游记》 13、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大贡献,历经三千多年演化与进步,形成的主要字体是( ) ①甲骨文
②行书 ③小篆 ④金文 ⑤隶书 ⑥草书 ⑦楷书
A.②⑤⑦ B.②③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4、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
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15、 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 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
A.天人合一 B.诗画合一 C.情景合一 D.知行合一
16、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17、清代有《都门竹枝词》写到:“鼠尾钉头力不坚,竖觕(粗)横细四方肩。逢人便说欧公体,糟蹋欧公太可怜。……但将二两银交去,看戏何须问主人。谱得燕兰韵事传,年年岁岁出新编。……公会筵开白昼间,嗷嘈丝管动欢颜。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閧(哄)传四喜班。”据此判断( )
①京剧艺术的特点已经形成 ②徽戏进京为京剧形成助力奠基
③戏曲已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④该竹枝词折射出“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8、 材料一 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十三经》和《十七史》 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 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