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曾”“愧”“锲”“镂”“枕藉”“既”。
故答案为:⑴曾不事农桑;念此私自愧;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⑶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送东阳马生序》中总结宋濂求学生涯的一句是:“________。”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 (3)《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 【答案】 (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如第一句中“总结宋濂求学生涯的一句”,第二句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第三句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根据这些提示进行默写。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艰”“跬”“至”“尔”“卜”“筮”“咎”等。 故答案为:⑴盖余之勤且艰若此;⑵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⑶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桑之落矣,________。(《诗经·卫风·氓》)
(2)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________,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4)彼童子之师,________,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5)________,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 (6)_____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7)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苏轼《赤壁赋》) (8)________,妆成每被秋娘妒。(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 (1)其黄而陨 (2)翱翔蓬蒿之间 (3)又闻子规啼夜月 (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5)朝搴阰之木兰兮 (6)雕阑玉砌应犹在 (7)挟飞仙以遨游 (8)曲罢曾教善才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陨、翱、蓬蒿、搴阰、砌、挟、遨。
故答案为:(1)其黄而陨;(2)翱翔蓬蒿之间;(3)又闻子规啼夜月;(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5)朝搴阰之木兰兮;(6)雕阑玉砌应犹在;(7)挟飞仙以遨游;(8)曲罢曾教善才伏
【点评】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学而》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话闸明:学习可以学到知识,从知识到能力需要反复实践。
(2)庄子在《逍遥游》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明逍遥游的最高境界,即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
(3)苟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例来正面阐述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情境默写成为近几年高考默写的一种新方式,考生要注意在平时背诵文章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大
意。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辩”“锲”“镂”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故答案为: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⑵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⑶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点评】此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名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从内容上看,这些名句名篇,或是揭示人生哲理,或是反映生活真谛,或是描绘人物情貌,或是表现事物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考查多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据字义记字形,以免写错别字,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理解性默写,做题时要审清题意,根据有关信息(作者、文题诗题、句意、题中关键词等)准确断定默写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