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 体延长,稍侧扁。青黄色,尾鳍下叶红色。口下位,须两对。背鳍,臀鳍均具硬刺,最后一刺的后缘锯齿。底层栖息,杂食性。除淡水养殖外,也适于稻田饲养。饲养品种多,常见有镜鲤,草鲤,荷色鲤,红鲤等。味甘、性平,有健脾开胃、利尿消肿、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热解毒等功效。适用于水肿、咳嗽、气喘、胎动不安、小儿惊风、癫痫等病症。此外,由于鲤鱼的视网膜上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因此,吃鲤鱼眼睛明目的效果特别好。
鲫鱼: 体侧扁,长达二十余厘米,背面青褐色,腹面银灰色。口端位,无须。杂食性,分布广。肉味鲜美,是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味甘、性温,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等功效,可以治疗浮肿、腹水、产妇乳少、胃下垂、脱肛等病症。腹水患者用鲜鲫鱼与赤小豆共煮汤服食有疗效。
鲶鱼:鱼纲,鲶科。体延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长达一米以上。灰黑色,有不规则暗色斑块。口宽大,有须2对。眼小。背鳍1个,很小;臀鳍长,与尾鳍相连;胸鳍具一硬刺。无鳞。皮肤富黏液腺。中、下层栖息,以小鱼及无脊椎动物为食。
鳗鲡:鱼纲,鳗鲡科。体长,圆筒形,长达六十余厘米。背侧灰褐色,下方白色。背鳍和臀鳍延长,与尾鳍相连;无腹鳍,鳞细小,埋没皮肤下。幼鱼呈柳叶状,透明,经变态后在淡水中成长。肉质细嫩,富含脂肪。为上等食用鱼类。
鲮,鱼纲,鲤科。体侧扁,长三十厘米左右。银灰色,胸鳍上方数鳞具暗斑。口小,下位,具短须2对。上唇细裂,下颌前缘扁薄锐利。为底栖鱼类。分布我过华南及西南各地水系中,生长迅速,肉味鲜美。
武昌鱼:鱼纲,鲤科。体高,侧扁,呈菱形,长达四十厘米,重达6斤,腹面后部具内棱。头小,口宽,上、下颌无角质突起。银灰色。下层栖息,草食性。肉味腴美,脂肪丰富。静水繁殖,生长快,抗病力强。
青鱼:鱼纲,鲤科。四大家鱼之一。体延长,亚圆筒形,可长达一米余,重达100斤以上。青黑色,鳍黑色。头宽平,口端位,无须。咽头齿臼齿状。底栖鱼类,主食螺蛳、蚌等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主产于长江以南平原地区。鳞、皮可制鱼鳞胶和鮍胶
草鱼:体延长,亚圆筒形,可长达一米余,重达70斤以上。青黄色,头宽平,口端位,无须。咽头齿梳状。底栖鱼类,以水草为食。鱼苗易得,生长迅速。味甘、性温,有暖胃、平肝祛风等功效,是温中补虚的养生食品。适用于脾胃虚寒、胃痛、头痛等病症。常吃草鱼头还可以增智、益脑。胃痛的人可用草鱼一条,加豆蔻、砂仁各3克同煮;头痛的人则最好用草鱼加葱或香菜同煮,能起治疗作用。
鲢鱼:体侧扁较高,长可达1米余,重达70斤,银灰色,口中大,眼下侧位。腹面腹鳍前后均具肉棱。胸鳍末端伸达腹鳍基底。栖息于中上层,以海绵状的鳃耙滤食浮游植物。性活泼,善跳跃。鳞可制鱼鳞胶和珍珠素。味甘、性温,有温中益气、暖胃、滋润肌肤等功效,是温中补气养生食品。能起到祛除脾胃寒气、利水、止咳的作用。常用于脾胃虚弱、水肿、咳嗽、气喘等病的治疗。吃鲢鱼能缓解胃痛,尤其适用于胃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
带鱼:有暖胃、补虚、泽肤、祛风、杀虫、补五脏等功效,可用作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胖头鱼:体侧扁较高,长达1米余,重达九十余斤。背面暗黑色,具不规则小黑斑。头大,口中大,眼下侧位。腹面从腹鳍至肛门具肉棱。栖息于中上层,以细密的鳃耙滤食浮游生物。其味甘、性温,能起到暖胃 、补虚、化痰、平喘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痰多、咳嗽等症状。体质虚弱的人最好多吃胖头鱼的鱼头,它的温补效果很好,还能起到治疗耳鸣、头晕目眩的作用。痰多、眩晕的人可以用胖头鱼和核桃仁一起煮食。
墨鱼:有滋肝肾、补气血、清胃去热等功能。是妇女的保健食品,有养血、明目、通经、安胎、利产、止血、催乳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