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J;
W有90 J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90%。
W总100 J答:(1)上述过程中的有用功为90 J。 (2)上述过程中的总功为100 J。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13.在一次车辆故障处置过程中,拖车所用装置简化如图。为了尽快疏通道路,交警只用了30 s的时间,指挥拖车在水平路面上将质量是1.5 t的故障车匀速拖离了现场。若故障车被拖离的速度是6 m/s,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是500 N,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80%。求:
(1)故障车在30 s内通过的路程。 (2)拉力F在30 s内所做的功。
(3)故障车在被拖离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s
解:(1)由v=得故障车在30 s内通过的路程s车=vt=6 m/s×30 s=180 m;
t
(2)由图可知,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绳=3s车=3×180 m=540 m,拉力F在30 s内所做的功W=Fs绳=500 N×540 m=2.7×105 J;
W有W总
fs有Fs绳
f
=,所以故障车在
F×3s车3Ffs车
(3)由图知,n=3,水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被拖离过程中受到的阻力f=3Fη=3×500 N×80%=1 200 N。
答:(1)故障车在30 s内通过的路程为180 m; (2)拉力F在30 s内所做的功为2.7×105 J; (3)故障车在被拖离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1 200 N。
四、实验与探究题
14.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验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
1 4 0.1 2 4 0.1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8 0.3 74.1% 1.6 0.4 (1)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使用的是__乙__(选填“甲”或“乙”)图所示的装置。
(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计算出第2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应为η=__62.5%__。
(3)通过对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或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越低__(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
[解析] (1)读图可知,乙用4段绳子吊着物体,因此s=4h,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实验2符合这一倍数关系;
W有Gh4 N×0.1 m(2)实验2的机械效率η====62.5%;
Fs1.6 N×0.4 mW总
(3)实验1和2中,提升重物相同,距离相同,只是滑轮组不同,尤其是动滑轮的个数不同,实验2的机械效率低于实验1,因此可得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15.小明同学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在__水平__位置平衡。若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螺母向__左__(选填“左”或“右”)调。
..
(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乙所示的A位置挂上3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在B位置挂上__4__个钩码。
(3)下表是该组某同学在实验中记录杠杆平衡的部分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F1/N 2 3 2 l1/cm 5 10 30 F2/N △ 2 3 l2/cm 10 15 ☆ 上表中空格处所缺的数据是△=__1__,☆=__20__。 (4)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F1l1=F2l2__。
[解析] (1)实验时首先调节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处是便于测量力臂;由图甲知,左端较高,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端调节;
(2)设一格为L,一个钩码重G,则有2G×2L=nG×L,n=4,故应在B处挂4个钩码;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2 N×5 cm=F2×10 cm,解得F2=1 N;2 N×30 cm=3 N×l2,解得l2=20 cm;
(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16. (1)如图1所示,甲物体重3 N,乙物体重10 N,用绳绕过定滑轮相连(不计绳重与摩擦)。乙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则a绳对甲的拉力为__3__N。
(2)在分析b绳对乙的拉力时,小明认为是3 N,小慧认为是7 N。
a.小明做了以下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某物体的重力(如图2);然后将绳子靠着定滑轮(不计绳重与摩擦),如图3所示,弹簧测力计依次放在A、B、C、D位置时,其示数保持不变。由此可见,定滑轮只改变了力的__方向__,不改变力的__大小__(均选填“大小”或“方向”)。所以,小明认为图1中b绳对乙的拉力为3 N。
b.图1中b绳对乙的拉力和乙对b绳的拉力是一对__相互作用力__(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为了探究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再做如图4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丙与丁相互对拉,它们的示数相等。于是可以得出,b绳对乙的拉力__等于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乙对b绳的拉力。由此可知,图1中b绳对乙的拉力为__3__N。 (3)再通过受力分析可得,图1中地面对乙有__7__N的支持力。
..
[解析] (1)以甲为研究对象,处于静止状态,所以a绳对甲的拉力F=G甲=3 N; (2)a.使用定滑轮改变了力的方向,但不能改变力的大小;b.图1中,b绳对乙施加拉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乙对b绳同时施加拉力,所以b绳对乙的拉力和乙对b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如图4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丙与丁相互对拉,它们的示数相等,说明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于是可以得出,b绳对乙的拉力等于乙对b绳的拉力;由此可知,图1中b绳对乙的拉力为3 N。
(3)以乙为研究对象,乙受向上的拉力、向上的支持力和向下的重力,因为乙处于静止状态,所以F+F支=G乙,则地面对乙的支持力F支=G乙-F=10 N-3 N=7 N。
17.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次数 1 2 钩码 重/N 2 5 钩码上升 高度/cm 10 5 弹簧测力 计示数/N 0.8 1.5 弹簧测力计 移动距离/cm 40 20 (1)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62.5%__,两次相比较,第二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大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重量有关,钩码越重其效
..
率越高”的结论?__不能__;请简要说出其中一条理由: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滑轮的重有关__。
W有1G1h12 N×0.1 m
[解析] (1)第一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62.5%,第二
Fs0.8 N×0.4 m11W总1
W有2G2h25 N×0.05 m
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2===≈83.3%;所以η1<η2;
W总2F2s21.5 N×0.2 m
(2)通过实验的对比,虽然可以得出机械效率高低与滑轮重力有关,但必须至少三次实验才可证明结论,只有一次对比实验是不太准确合理的,偶然性太大,并且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还有滑轮的重等。
第一部分 功和机械能
1.炎热的夏天,王爷爷驾着一辆功率为120 kW的小轿车,带着家人前往井冈山休闲度假。途中在一段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以9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求这段路程中小车受到的阻力。 解:P=120 kW=1.2×10 W,90 km/h=25 m/s。 P1.2×10 W3根据公式P=Fv得F===4.8×10 N,
v25 m/s因为小车匀速直线行驶,所以f=F= 4.8×10 N。
2.小生同学用100 N的推力推动重500 N的木箱,使木箱沿推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10 s内前进了6 m。求小生同学对木箱做的功和功率。 解:W=Fs=100 N×6 m=600 J; W600 J
P===60 W t10 s
3.快速发展的南昌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大力兴建地铁,地铁站台的设计方案如图所示。进站和出站的轨道都与站台构成一个缓坡。从能量利用的角度看,这种设计的优点是什么?
3
5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