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 检测机构的检测管理信息系统, 应能对工程检测活动各阶段中产生的信息进行采集、 加 工、储存、维护和使用。
4.4.4 检测管理信息系统宜覆盖全部检测项目的检测业务流程,并宜在网络环境下运行。 4.4.5 检测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应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确保数据存储与传输安 全、可靠;并应设置必要的数据接口,确保系统与检测设备或检测设备与有关信息网络系统 的互联互通。
4.4.6 应用软件应符合软件工程的基本要求, 应经过相关机构的评审鉴定, 满足检测功能要求, 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并应定期进行论证。
4.4.7 检测机构应设专人负责信息化管理工作, 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功能应满足相关检测项目所 涉及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技术规范更新时,系统应及时升级更新。 4.4.8 检测机构宜按规定定期向建设主管部门报告以下主要技术工作: 1 按检测业务范围进行检测的情况;
2 遵守检测技术条件 ( 包括实验室技术能力和检测程序等) 的情况; 3 执行检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情况;
4 检测机构的检测活动, 包括工作行为、 人员资格、 检测设备及其状态、 设施及环境条件、 检测程序、检测数据、检测报告等; 5 按规定报送统计报表和有关事项。
4.4.9 检测机构应定期作比对试验, 当地管理部门有要求的, 并应按要求参加本地区组织的能力验证。
4.4.10 检测机构严禁出具虚假检测报告。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虚假检测报告: 1 不按规定的检测程序及方法进行检测出具的检测报告; 2 检测报告中数据、结论等实质性内容被更改的检测报告; 3 未经检测就出具的检测报告;
4 超出技术能力和资质规定范围出具的检测报告。 5检测程序 5.1 检测委托
5.1.1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应以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或工程实际需要进行委托, 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
5.1.2 检测机构应与委托方签订检测书面合同, 5.1.3 检测项目需采用非标准方法检测时, 在检测委托合同中说明。
检测合同应注明检测项目及相关要求。
D的规定。
并应
经技术负责人批准; 对鉴定检
需
要见证的检测项目应确定见证人员。检测合同主要内容宜符合本规范附录
并应选择具有
检测机构应编制相应的检测作业指导书,
5.1.4 检测机构对现场工程实体检测应事前编制检测方案,
测、危房检测,以及重大、重要检测项目和为有争议事项提供检测数据的检测方案应取得委托方的同意。
5.2 取样送检
5.2.1 建筑材料的检测取样应由施工单位、 见证单位和供应单位根据采购合同或有关技术 标准的要求共同对样品的取样、制样过程、样品的留置、养护情况等进行确认,并应做好试件标识。
--学习资料分享----
5.2.2 建筑材料本身带有标识的,抽取的试件应选择有标识的部分。
5.2.3 检测试件应有清晰的、不易脱落的唯一性标识。标识应包括制作日期、工程部位、 设计要求和组号等信息。
5.2.4 施工过程有关建筑材料、 工程实体检测的抽样方法、 检测程序及要求等应符合国家 现行有关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5.2.5 既有房屋、市政基础设施现场工程实体检测的抽样方法、检测程序及要求等应符 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2.6 现场工程实体检测的构件、部位、检测点确定后, 应绘制测点图, 并应经技术负责人批 准。
5.2.7 实行见证取样的检测项目, 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确定的见证人员每个工程项目不得少于 2人,并应按规定通知检测机构。
5.2.8 见证人员应对取样的过程进行旁站见证, 作好见证记录。 见证记录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取样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2 取样用的方法及工具模具情况; 3 取样、试件制作操作的情况;
4 取样各方对样品的确认情况及送检情况; 5 施工单位养护室的建立和管理情况; 6 检测试件标识情况。
5.2.9 检测收样人员应对检测委托单的填写内容、 试件的状况以及封样、 标识等情况进行检查, 确认无误后,在检测委托单上签收。
5.2.10 试件接受应按年度建立台账,试件流转单应采取盲样形式,有条件的可使用条形码技 术等。 5.2.ll 5.2.12 5.2.13
检测机构自行取样的检测项目应作好取样记录。
检测机构对接收的检测试件应有符合条件的存放设施,确保样品的正确存放、养护。
需要现场养护的试件,施工单位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配备取样、制样人员,及取
5.3 检测准备
检测机构的收样及检测试件管理人员不得同时从事检测工5.3.l 作,
给检测人员。
5.3.2 检测人员应校对试件编号和任务流转单的一致性, 检测报告相关联。 5.3.3 检测人员在检测前应对检测设备进行核查,
并不得将试件的信息泄露
样、制样设备及养护设施。
保证与委托单编号、 原始记录和
确认其运作 正常。数据显示器需要归零
的应在归零状态。
5.3.4 试件对贮存条件有要求时,检测人员应检查试件在贮存期间的环境条件符合要求。 5.3.5 对首次使用的检测设备或新开展的检测项目以及检测标准变更的情况, 检测机构应 对人员技能、检测设备、环境条件等进行确认。
--学习资料分享----
5.3.6 检测前应确认检测人员的岗位资格, 检测操作人员应熟识相应的检测操作规程和检 测设备使用、维护技术手册等。
5.3.7 检测前应确认检测依据、 相关标准条文和检测环境要求,
并将环境条件调整到操作
--学习资料分享----
要求的状况。
5.3.8 现场工程实体检测应有完善的安全措施。 察,必要时应先进行加固。
5.3.9 检测人员应熟悉检测异常情况处理预案。
5.3.10 检测前应确认检测方法标准,确认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有多种检测方法标准可用时,应在合同中明确选用的检测方法标准;
检测危险房屋时还应对检测对象先进行勘
2 对于一些没有明确的检测方法标准或有地区特点的检测项目,其检测方法标准应由委托双方协商确定。
5.3.11 检测委托方应配合检测机构做好检测准备,并提供必要的条件。按时提供检测试件,提供合理的检测时间,现场工程实体检测还应提供相应的配合等。
5.4 检测操作
5.4.1 检测应严格按照经确认的检测方法标准和现场工程实体检测方案进行。 5.4.2 5.4.3
检测操作应由不少于 2名持证检测人员进
行。
检测原始记录应在检测操作过程中及时真实记
录,
检测原始记录应采用统一的格式。
原
始记录的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验室检测原始记录内容宜符合本规范附录 E第 E.0.1 条的规定; 现场工程实体检测原始记录内容宜符合本规范附2 录 E第 E.0.2 条的规定。
5.4.4 检测原始记录笔误需要更正时, 应由原记录人进行杠改, 并在杠改处由原记录人签名或加盖印章。
5.4.5 自动采集的原始数据当因检测设备故障导致原始数据异常时, 应予以记录, 并应由检
测人员作出书面说明,由检测机构技术负责人批准,方可进行更改。
5.4.6 检测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数据整理和出具检测报并应做好设备使用记录及环境、 检测
告,
3.0.10 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 设备的清洁保养工作。对已检试件的留置处理除应符合本规范
第
下列规定: 1 2
已检试件留置应与其他试件有明显的隔离和标识;
已检试件留置应有唯一性标识,其封存和保管应由专人负责;
3 已检试件留置应有完整的封存试件记录,并分类、分品种有序摆放,以便于查找。 5.4.7 见证人员对现场工程实体检测进行见证时, 应对检测的关键环节进行旁站见证, 现场工 程实体检测见证记录内容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检测机构名称、检测内容、部位及数量;
2 检测日期、检测开始、结束时间及检测期间天气情况; 3 检测人员姓名及证书编号;
4 主要检测设备的种类、数量及编号; 5 检测中异常情况的描述记录; 6 现场工程检测的影像资料; 7 见证人员、检测人员签名。
5.4.8 现场工程实体检测活动应遵守现场的安全制度,必要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5.4.9 现场工程实体检测时应有环保措施,对环境有污染的试剂、试材等应有预防撒漏措施, 检测完成后应及时清理现场并将有关用后的残剩试剂、试材、垃圾等带走。
--学习资料分享----
5.5 检测报告
5.5.1 检测项目的检测周期应对外公示,检测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出具检测报告。
5.5.2 检测报告宜采用统一的格式; 检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的检测项目, 应通过系统出具检测
、第 E第条的规 报告。检测报告内容应符合检测委托的要求, 并宜符合本规范附
E.0.3 E.0.4 录
定。
5.5.3 检测报告编号应按年度编号,编号应连续,不得重复和空号。
5.5.4 检测报告至少应由检测操作人签字、 检测报告审核人签字、 检测报告批准人签发, 并加 盖检测专用章,多页检测报告还应加盖骑缝章。
5.5.5 检测报告应登记后发放。登记应记录报告编号、份数、领取日期及领取人等。 5.5.6 检测报告结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材料的试验报告结论应按相关材料、质量标准给出明确的判定;
2 当仅有材料试验方法而无质量标准, 材料的试验报告结论应按设计要求或委托方要求给出明确的判定;
3 现场工程实体的检测报告结论应根据设计及鉴定委托要求给出明确的判定。
5.5.7 检测机构应建立检测结果不合格项目台账, 并应对涉及结构安全、 重要使用功能的不合 格项目按规定报送时间报告工程项目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 5.6 检测数据的积累利用
5.6.1 检测机构应对日常检测取得的数据进行积累整理。 5.6.2 检测机构应定期对检测数据统计分析。
5.6.3 检测机构应按规定向工程建设主管部门提供有关检测数据。
6检测档案
6.0.1 检测机构应建立检测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并做好检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分类编目和利用工作。
6.0.2 检测机构应建立检测资料档案室, 档案室的条件应能满足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的长期存放。
6.0.3 检测资料档案应包含检测委托合同、委托单、 检测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和检测台账、 检 测结果不合格项目台账、检测设备档案、检测方案、其他与检测相关的重要文件等。
6.0.
检测机构检测档案管理应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并由4 ( 兼 ) 职档案员管理。 专 6.0.
5年和 20年两种。涉及
5 检测资料档案保管期限,检测机构自身的资料保管期限应分为 结 构安全的试块、 试件及结构建筑材料的检测资料汇总表和有关地基基主体结构、 钢结础、 构、 市政基础设施主体结构的检测档案等宜为 20年;其他检测资料档案保管期限宜为 5年。 6.0.6 检测档案可是纸质文件或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应与相应的纸质文件材料一并归档保存。 6.0.7 保管期限到期的检测资料档案销毁应进行登记、 造册后经技术负责人批准。 销毁登记册 保管期限不应少于 5年。
--学习资料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