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G桩基施工方案
1、编制说明
1.1、指导思想
为确保工程质量,全面实现各项管理目标,我公司在研究施工图纸和对现场认真踏勘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进行桩工程施工中积累的经验,本着实用、可行、安全、经济的原则,为在要求工期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并结合相关施工规范与施工图纸设计要求,组织技术人员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编写了该施工组织设计。本施工组织设计为本工程的纲领性文件,用以指导本工程施工与管理,确保各项施工项目的实现。
1.2、编制依据
1.2.1 设计部门提供的施工图纸;
1.2.2 业主提供的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情况; 1.2.3 该工程的《招标文件》、《工程勘察报告》; 1.2.4 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 1.2.5 实施的有关技术标准与法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0010-200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59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0007-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79-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94-2008); 《土方试验方法规范》(50123-1999);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106-2003);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8-200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50300-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4-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2-2002); 国家与河南地方现行的有关地基处理的规范标准; 经业主确认的施工企业标准、规程和规定。
1 / 32
CFG桩基施工方案
2、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桩基类型:桩基。
3、主要施工方法
3.1、测量控制
3.1.1平面控制
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与基准方向线,按照从总体到局部的控制原则,结合建筑物的平面结构特点,采用全站仪对建筑物进行定位,经复核无误后,采用角度交汇法建立平面坐标控制网,控制网尺寸误差控制在2以内。
3.1.2高程控制
由业主或相关单位提供的国家级水准点引测至施工现场,在该建筑物附近四周选择坚固稳定、通视良好 ,不易破坏且无振动的位置布置三至四个半永久性水准基点,经复核无误后用红漆标注,形成闭合的场区高程控制系统,施工过程中应对水准点定期检测复核,以保证检测数据的正确性。
3.2、施工准备
3.2.1技术准备
1)、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图纸与有关资料,进行第一次技术复核,发现问题作好记录,并与时向有关部门反馈。
2)、由技术人员写出书面技术交底卡,并召开技术交底会。
3)、认真研究工程各轴线与桩位的相对关系,向业主主动索取基准点的资料,制订放线方案和措施,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4)、对测量仪器和钢尺进行复核检查。
5)、做好各工种岗前培训上岗工作,使作业层真正了解其所干工序的操作要求和质量标准,主要工种要求持证上岗。
6)、做好各级、各施工环节安全、文明施工交底工作,真正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3.2.2材料准备
2 / 32
CFG桩基施工方案
该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前按设计要求由实验室进行配合比试验,施工时按配合比配制混合料。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施工的坍落度宜为160-200,振动沉管灌注成桩施工的坍落度宜为30-50,振动沉管灌注桩顶浮奖厚度小于200。
3.2.3施工现场准备
1)、平整施工场地,保证进场道路畅通,场内“四通一平”,确保现场水通、电通、路通、通讯畅通和场地平整。用电分三级管理,用水可利用现场水源接至施工现场。水、电均按布置图布设临时用水、用电管线。
2)、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和施工需量计划搭设临建、安装施工机械,设置料、具堆放场地并合理布置。
3)、组织施工机具进场、调试设备、试运转,机械设备安装调试正常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填写进场设备报验单和各种开工前的资料。
3.3、主要施工方法
3.3.1定位放样
测量人员根据业主提供的规划红线、基准点、等测量标志,按照桩位平面图实地测放桩位,并认真填写测量放线记录,打入地面下30并灌入白灰,插上标记,便于找桩,编写测量放线记录,经业主、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并填写测量复核签证。
3.3.2施工工艺
根据本工程特点,为方便施工,降低工程费用,具体施工流程图见附图:
3 / 32
CFG桩基施工方案
设备人员进场 编制材料计划 设备安装调试 工程桩施工 工程材料进场 工程材料复验 图纸会审 测量定位 临时设施 泥土外运 竣工交验 提交竣工报告 工程回访服务 桩基施工总体部署图
3.3.3施工方法
根据我公司的施工经验并结合场地地层特点,确定本工程工程桩采用长螺旋钻成孔,混凝土输送泵泵压混凝土成桩的施工工艺,工艺流程图如下:
螺旋钻机就位、对中 钻进成孔、排土 钻至预定深度、停钻 泵送混凝土、提钻 灌注混凝土成桩 泥土外运
4 / 32
CFG桩基施工方案
施工工艺、方法流程图
项目总工程师 工程部门 技术部门 质量部门 施工工艺、方法编制
施工完成 奖勤 落实情况报告 处罚 按要求进行 施工完成 施工过程 质量部门进行检查 有书面记录 分发 向施工员交底 绘编成册 向全体人员交底 有书面记录 交底过程 检查过程 评定过程 1)桩机就位
桩机就位,调整沉管与地面垂直,确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桩位偏差不应大于0.4倍。并将钻尖开启阀门关闭,确保活门内不进土。钻头对准原桩位以后,钻塔上正侧面的铅锤均居中时,说明钻塔垂直,符合要求后,才可指挥钻机
5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