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学大纲
适用医学影像专业
一、课程简介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是医学影像的主要学科,是研究人体各部位各平面成像的基础课程,通过理论学习,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教材内容和在教师的启发下,掌握和熟悉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并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成像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以提高临床放射诊断和放射技术的工作能力,使之成为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德、智、体全面发展,敬业、坚强、科学技术优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务工作者。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授课理论课54学时,为了不使课程重复讲授,超声检查技术由超声教研室承担,影像技术教研室承担X线、CT、MRI三部分的理论实验教学,分别介绍相关的检查技术以及各系统部位的检查方法,同时也包括近年来出现的CR、DR、DSA等检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教学采用课堂讲授理论与实验操作以及讨论等方式,运用多媒体,现场实验实验教师指导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作用,以其保证教学质量,为影像诊断及步入临床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总学时88学时,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0学时,理论与实验比例为1.2:1 。
二、课程目标
(一)基础理论知识
1、理解和记忆各种检查技术的基本概念; 2、分析产生图像的过程和机制;
3、熟悉和/或掌握各系统各部位的检查体位,以及正常的X线表现; 4、熟悉和/或掌握各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 5、了解本学科新进展 (二)基本技能
1、熟悉和掌握各系统各部位检查体位的摆法; 2、掌握实验用机器的操作方法及应用范围; 3、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结合理论进行分析; (三)基本素质
1、态度 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立志献身医学影像事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培养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2、能力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即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自学、阅读、思考、描述表达能力。
3、体质 加强体育锻炼和检查过程的自我保护,以健康的体魄投身于医疗卫生事业。
三、学时分配
四、理论教
第一章 总目标
1、掌握各种X线检查的方法及优缺点 2、熟悉数字成像的方法及优缺点 3、掌握CT、MRI成像的方法及优缺点 4、了解各种检查技术的综合应用 内容
第一节 X线检查技术的应用
一、普通检查X线检查方法可分为普通检查、特殊检查和造影检查
详细讲解透视、普通X线摄影概念、方法以及优缺点。 二、一般介绍特殊检查
(一) 体层摄影体层摄影(tomography)有纵断体层和横断体层之分。了解纵断体层的概念及特
点;
(二) 高千伏摄影用120kV以上管电压产生的穿透力较大X线,获得在较小的密度值范围内
能显示层次丰富的光密度影像照片的一种检查方法。
(三) 软X线摄影 40kV以下管电压所产生的X线,能量低穿透力较弱,称“软X线” (四) 放大摄影 利用X线几何投影原理使X线影像放大的一种方法。 三、一般介绍造影检查造影检查(contrastexamination)
将对比剂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人为地使之产生密度差别而形成影像。明显地扩大了X线检查的范围。
一般介绍对比剂引入人体的方法及种类; 第二节 数字X线成像检查技术的应用
一般介绍数字X线成像包括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数字X线摄影(digitalradiography;DR);
详细讲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等,各种检查技术的
总论 X线检查技术
数字X线成像检查技术 CT检查技术 MRI检查技术 合计
单元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4 16 8 10 10 48
0 16 4 10 10 40
论
学目标与内容
概念及特点。
第三节 CT检查技术的应用 一、检查前的准备
详细讲解CT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二、检查方法
一般介绍CT常用的扫描技术 三、临床应用及限度
重点阐述颅脑CT、头面颈部CT、胸部CT、腹部和盆腔CT、脊柱和骨关节CT检查范围及限度。 四、注意事项
一般介绍包括防护、对比剂应用、危重病人的扫描等; 第四节 MRI检查技术的应用
一般介绍MRI检查的概念、特点;
重点阐述在各系统检查中主要用途及操作的主要内容和存在的限度; 第五节 超声检查技术的应用
(由超声教研室具体制定) 第六节 各种检查技术的综合应
一般介绍各种影像检查技术中的检查技术简繁的选择、考虑检查的损伤性、影像检查费用的考虑;
第二章 X线检查技术
目标
1、熟悉感光效应 光学密度 X线对比度 胶片 增感屏 X线照片对比度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2、掌握优质照片的条件。
3、掌握临床常用的各系统部位摄影体位摆法及正常X线表现。 4、熟悉各特殊检查技术的原理,体位选择和摆法及适用范围。
5、熟悉对比度的种类、分类引入人体的方法,了解钡剂的应用范围及各检查的浓度配制;了解碘剂的分类及药理作用、过敏实验的方法、及对比剂反应的处理原则、预防措施。 6、熟悉各系统各部位造影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方法及对比剂的用法、用量。 7、了解X线影像质量的评价方法及管理 内容
第一节 X线摄影条件
一、感光效应与光学密度感光效应
(一) 详细讲解感光效应
(二) 重点阐述光学密度 把照片的入射光线强度I0与穿过光线强度I之比的对数值称作照
片的光学密度值。 (三) 增感屏和胶片
1.增感屏 增感屏的荧光物质能把接受的X线转换成能使胶片感光的可见光。胶片感光形成的密度值的95%光能是由荧光物质转换的。
(1)增感屏种类:按所含荧光物质分为钨酸钙增感屏和稀土增感屏二大类。
1) 详细讲解钨酸钙增感屏:按增感率又分低、中和高速三种:①低速增感屏常称为高清晰度屏,②中速增感屏,③高速增感屏。 2) 一般介绍稀土增感屏 (2)增感率和分辨率:
当其它照射条件不变时,在标准条件下冲洗的X线照片上产生相同密度值1.0时,无屏的与用屏的照射量之比称为增感率。即:
S=R0/Rm
(3) 重点讲解增感屏对影像效果的影响:①影像对比度增加。②影像清晰度下降,这是使用增感屏的最大弊端。③照片粒状性变差,即照片上斑点增多。 2.胶片
(1) 一般介绍种类
(2) 详细讲解胶片的成像性能及特性曲线。包括:感光特性、感光材料的感光度、灰雾度、反差系数、平均斜率、最大密度、宽容度,这些参数通过感光测定获得。
重点阐述胶片特性曲线 是描绘曝光量与所产生的密度值之间关系的曲线。胶片特性曲线由足部、直线部、肩部和反转部组成。 3.详细讲解增感屏与胶片的组合体系
4.一般介绍扁平颗粒技术(T颗粒胶片、T颗粒技术特性) 二、X线照片对比度
(一) 重点阐述X线对比度 X线照射物体时,如果透过物体两部分的线量强度不同就产生了X线对比度Kx。 (二) 详细讲解X线照片对比度
X线照片相邻二处影像光密度差称作光学对比度,亦称照片对比度。 (三)详细阐述影响光学对比度的因素
胶片r值、线质、线量和散射线对光学对比度的影响。 软组织摄影:选用20kV-40kV (钼靶X线管)。 普通电压摄影:选用40kV-100kV。 高电压摄影:选用100kV-150kV。 超高电压摄影:2MV或钴60等辐射线。
三、X线摄影条件的基本因素
(一) 重点阐述管电压的应用 管电压控制着照片影像对比度;感光效应与管电压的n次方成正比。n值随管电压的升高而下降,不使用增感屏时,n值一般在2以下。 (二) 详细讲解管电压和管电流 E=kVnQ=K·Vn·mas (三)详细讲解管电流和摄影时间的应用及选择。
(四)详细讲解摄影距离的应用 焦—片距(FFD)在摄影的有效范围内,胶片上得到的X线量与FFD的平方成反比。
(五)一般介绍屏—片组合体系变换应用。 (六)详细讲解滤线栅和照射野的应用。
滤线栅 滤线栅的使用不仅吸收了散射线,也吸收一定的原射线量。在摄影条件选择时要考虑到滤线栅的曝光倍数(B)。照射野 有效地缩小照射野,不仅减少被检者的辐射剂量,提高了影像质量。 四、X线摄影条件的应用
(一) 重点阐述变动管电压法
把摄影中各因素作为常数,管电压相应地随着被检体的厚度而变化其数值用下式来表示: V=2d十C
(二) 详细讲解固定管电压法
固定管电压法所用的管电压值,比变动管电压法对同一身体组织使用的管电压值一般要高10kV-20kV,而所用的mAs值成倍下降。 (三) 一般介绍对数率法及X线摄影条件规范化
将影响曝光量的三大因素管电压(kV)、管电流量(mas)、焦—片距(r)变换成对应的对数率点数。lgE=lgK+nlgV+lgmAs-2lgr (四) 一般介绍自动曝光法 电离室式和光电式
五、详细讲解优质X线照片条件
优质X线照片应具备五个条件:符合诊断学的要求、适当的影像密度、鲜明的影像对比度、良好的影像锐利度、照片斑点少。 第二节 普通检查 一、透 视
一般介绍胸部透视 一般介绍腹部透视 一般介绍四肢透视 二、普通X线摄影
(一)详细讲解摄影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