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不小于P8。
6)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所掺入的密实剂、减水剂、膨胀剂、防水剂、引气剂、复合型外加剂等外加剂,其品种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所有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
(2)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如下: 钻孔桩:70mm;冠梁:40mm
顶板、底板、侧墙:迎水面45mm,背水面35mm;
内部结构:中板、梁、柱等30mm;站台板、站台墙、楼梯等25mm; (3)最大计算裂缝宽度允许值: 外围结构:迎土面0.2mm,背土面0.3mm。 内部结构:0.3mm。
(4)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
(5)对于杂散电流的防护,当采用排流法时,应确保排流网的钢筋可靠焊接。 (6)构件处于可能遭受严重锈蚀的环境时,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低于16mm。 (7)对于可能处于严重锈蚀环境下的构件,浇筑在混凝土中并部分暴露在外的吊环、紧固件、连接件等铁件应与混凝土中的钢筋隔离,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消除这类铁件的可能锈蚀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
7.结构防水设计 7.1 防水设计原则及标准 1)防水设计原则
(1)地铁工程的防水设计,应根据气候条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状况、结构特点、施工方法、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以保证结构的安全、耐久性和使用要求。
(2)地下结构防水应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以结构自防水为主,附加外防水为辅,关键处理好施工缝、变形缝等缝的防水。
2)防水标准
地下车站、人行通道及风道的防水等级应为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7.2防水方案
本工程采用以结构自防水为主,外防水(附加防水)为辅的综合性防水方案,车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并全部增设附加防水层。
8.施工组织及工程技术措施 8.1 主要施工步骤
车站明挖法主要施工步骤如下:
三通一平(含地下管线的保护和改移) 围护结构施工 从上至下逐层开挖基坑至各支撑下500mm架设各道钢管支撑 开挖到最终基坑面施做接地网及垫层和底板下防水层、浇筑底板、梁,施作部分边墙防水层,浇筑边墙 待底板、梁、侧墙混凝土强度达70%以上时拆除第三道钢支撑施作余下部分边墙防水层,浇筑边墙、地下二层中柱及中板、梁 拆除第二道钢支撑 施作边墙防水层,浇筑边墙、及顶板、梁 待车站顶板、梁强度达100%以上后,拆除第一道支撑,施作顶板防水层 回填覆土(含恢复管线),恢复路面 站台板、内部结构及附属结构施工。
标准段施工步骤详见“施工工序图”。 8.2 指导性施工组织及进度安排
根据本站的车站规模和施工条件,考虑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总工期20个月,各工序的顺序和衔接详见施工进度横道图。
8.3 施工场地布置及交通疏解方案
施工场地布置共分为两期。一期围挡车站主体结构进行施工,站址处道路改至车站两侧,通行疏解道路总宽20m,设双向4车道+2人非混行道;二期围挡车站两侧附属结构进行施工,站址处道路改至车站顶板上通行疏解道路总宽20m,设双向4车道+2人非混行道。
8.4 地下和地面管线改移及防护措施
由于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车站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均需进行处理。根据管线的具体情况,拟采用以下的处理原则:平行车站主体的地下管线尽量改移,垂直车站主体的地下管线尽量就地保护;燃气管须改移出施工场地;柔性管线施工加强安全意识就地保护,刚性管线(如雨污水管、上水管、电力沟等)采取先置换为钢管,再用钢托架形式(必要时加设临时桩支撑)保护措施或沿车站改移,车站施工完成后恢复原状。
8.5 与邻近工程的关系及处理方案
新郑州大学站位于高新区翠竹街与长椿路丁字路口处、新郑州大学旁侧,其主体及附属设施(出入口和风亭等),临近郑大科技园、新郑州大学的外围建筑等。通过控制基坑变形和地面沉降,对特别的建筑进行监控监测,以保证临近建筑物安全。
车站两端区间均为盾构法区间。根据工程筹划,车站顶板、中板需留盾构施工孔洞,盾构施工完成后浇筑混凝土封闭。
8.6 基坑降、排水方案
本站地下水位低于结构底板,无需降水。车站施工需做好基坑四周阻水措施,防止基坑进水;做好排水预案,基坑一旦进水需及时抽排。
8.7 环境保护措施
1)基坑开挖阶段应加强对车站基坑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监测,当地表沉降危及到地下管线和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时,应采取在被保护的地下管线和建筑物周边进行注浆等工程措施,保证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
2)施工中应尽量保护好道路两边的绿化带,对于不得不占用的绿化带在工程竣工后必须还建,以保持原有环境。
3)施工弃土临时堆砌坡脚宜设支挡物,并尽快运到指定的堆放场,避免乱取乱弃。运土车辆不宜装得过满,应加盖蓬布。进出车辆必须把车轮洗干净,不得超载。
4)施工期间,施工中产生的废水需沉淀净化才能排入市政雨污水管道
5)施工噪音应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居民休息时间进行强噪声操作。
6)选用的施工注浆浆液必须对地下水无污染。
7)工中应加强管理,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加强监控量测。 8)施工围挡应美观大方,不影响市容。 8.8 施工监控量测
为了确保基坑安全和开挖过程中尽可能减小对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及交通主干道的影响,应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测控制。项目包括:地表沉降、围护桩水平与垂直位移、钢支撑轴力、地下水位、周边地下管线位移、周边建筑物沉降和倾斜等。根据上述监测项目,采取相应的监测手段,以便施工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隐患,及时作出处理,做到信息化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9.风险源分析及措施
本站为标准地下两层车站,站址处周边在一定距离内有稀疏的建筑,无重要地下管线,地下水位位于车站底板以下,车站采用较成熟的明挖顺作法施工,根据前述计算,本站周边沉降、桩体变形、支撑轴力均较小,工程自身施工风险较小,施工前做好应急预案,施工过程中做好监测,可以确保工程自身安全。车站上侧有若干重大管线,施工期间需对其进行迁改,未迁改但靠近基坑的重要管线要对其加强保护和变形监测,以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
因为施工需要,新郑州大学外围建筑及郑大科技园建筑物距离基坑边有一定距离,基坑自身安全可控,做好周边建筑物的沉降、倾斜、裂缝的监测工作,做好应急预案,可确保周边建筑物安全,则周边建筑物不会出现大的安全风险。
10.存在问题与建议
现根据当前站位及站建筑设计情况,按现有的地质资料进行结构计算、设计,若后期站位、建筑方案调整及地质资料变动,可能会引起土建、交通迁改及管线改签等工程数量较大的变化。
附件1.工程数量统计表 工程数量清单
序号 单价号 1.1 1.2 1.3 工程项目及费用名称 前期准备及辅助设施工程 临时房屋及设施 临时供水 临时供电 临时便道(含自现有道路到工地的1.4 道路修筑、维护) 1.5 1.6 1.7 1.8 1.9 1.1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大型施工设备进退场 驻地监理工程师用房及设施 监测与控制 文明施工 施工期间环境保护 技术措施费 施工协调费 水塘清淤、平整 自供水补差 自发电补差 施工临时用地 文明施工围墙 交通导改 项 项 项 项 项 项 项 项 项 天 m2 m m2 25213.06 2370.7825 18239.23 单位 数量 备注 项 项 项 项 1
新郑州大学站为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结构设计说明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