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初探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要求老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要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去调动学生,从而起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初中美术课的教学特色,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三个角度提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观点。通过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到对优化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课堂效率 个性化教学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教师也在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各学科教师都在寻求优化本学科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美术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活泼、轻松、富有魅力的学科,如何能在美术课堂上更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一直都是我作为初中美术老师所追求的目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体会,我认为优化初中美术教学可以从以下几点思考。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求知的内在力量。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捷径,也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前提,成为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从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优势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1.1 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增加美术教学对学生的吸引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图片、视频、音乐等多媒体手段以及先进的电教设备,不仅可以丰富美术课堂的内容,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上欣赏课的时候,按照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只能欣赏书上的图片,印刷效果不好而且图片很小学生根本感受不到作品的美感。可是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话,可以把所讲的作品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讲到某个局部的时候可以将局部图放大欣赏,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美术作品带给人的美的享受。所以说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美术课堂变的活跃起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自然得到了提高。
1.2 拓展美术教学材料,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世纪,学生的信息量已经远远超过过去的学生,而我们课本内容的局限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如果老师只是按照课本上出现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学生会觉得内容太少,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老师应该拓展美术教学的材料,用更丰富的材料扩充美术课堂教学的内容,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例如上《标志设计》一课时,课本上介绍的都是些常见的标志图案,已经吸引不了
学生的兴趣,我找了很多学生喜爱的汽车和体育用品的标志,学生很感兴趣,学习的热情也提高了。美术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到校本教材的开发当中,用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
2 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会产生更多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那么如何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呢?
2.1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优化课堂的关键因素
教师首先必须在思想上平等对待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学生当作研究者、合作者,而不是接受者。其次,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也是学习研究的过程,从这一角度来说,教师与学生也是平等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一种双边活动,教师只有把学生当成研究者,才能使课堂上出现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真正将教学的重心从“教”转到“学”上来。教师要善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在学习上打破师生界限,增进师生间的互动,使学生在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形成自主的学习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