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从芥川文学作品到黑泽明电影《罗生门》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从芥川文学作品到黑泽明电影《罗生门》

[摘要]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1950年将芥川龙之介的著作搬上了电影银幕,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引发“罗生门现象”的流行与发展,也带来了电影界争相效仿“罗生门”拍摄手法的高潮。这部轰动世界电影界的电影《罗生门》,有评论家认为黑泽明只是移花接木地巧取了小说《罗生门》之名,实质内容却是另一部作品《竹林中》的延续和继承。本文旨在通过对电影《罗生门》及其产生的“罗生门现象”的解析,来探讨黑泽明对芥川龙之介“利己主义”理解的升华。

[关键词]利己主义;罗生门现象;升华

20世纪50年代,让日本电影真正登上世界舞台,并且奠定了日本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重要地位的一部作品就是黑泽明导演的《罗生门》。该作品一举成名后,引发了“罗生门现象”的流行与发展。电影界很多导演相继效仿黑泽明的这种拍摄手法,将罗生门现象运用到电影情节安排当中。世界戏剧影视舞台上以不同语言艺术门类诠释的《罗生门》版本不断出现,如台湾出现了电影《阿婴》(1993年)和舞剧《蚀》,在遥远的海外奥地利也以歌剧形式公演了《罗生门》,然而评论界认为能够与黑泽明电影相媲美的作品为数

甚少。

《罗生门》的电影剧本是黑泽明根据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丛林中》改编的,而电影名称却取自芥川的另一部著名作品《罗生门》。乍一看,确实有巧取原作者同名小说之名的嫌疑,然而通过剖析对比两部小说与电影,不难发现电影《罗生门》并非只是简单透彻地以电影还原文学作品,更是对芥川就人性最根本的问题――“利己主义”理解的升华。 一、罗生门现象

1950年,黑泽明执导的电影《罗生门》一举拿下了威尼斯国际电影大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由这部带领日本电影进入新纪元的《罗生门》所衍生出来“罗生门现象”相继被很多导演运用到电影拍摄手法当中,充实了电影对真理和真相的探索模式,使电影的拍摄手法更加多元化。 罗生门现象,是指就一问题,相关当事人各执一词,既相互掩护,又推脱责任,又制造假象,弄得真相扑朔离迷,失去了应有的客观性。电影《罗生门》中,黑泽明基于原作小说运用了非同寻常的叙事手法。影片是在简单的背景下樵夫对避雨者的回忆叙述展开的,三个当事人在公堂提供了三份完全不同立场的证词,对于武士的死,各自有渲染,但又都陈述得十分真切。强盗多襄丸一开始便供认不讳“那个男人是我杀死的,可我没杀女的”。武士的妻子的供词,绝大多数是内心活动的描述,但也提到“我几乎像做梦一般朝着

丈夫那穿着淡蓝色短褂的胸口‘噗哧’一声把短刀戳了进去”,甚至连死去的武士的鬼魂也借着巫女之口提供证词,承认了自己的死属于自杀。而樵夫作为旁观者又闪烁其词地说武士是被强盗杀死的。就武士之死,电影中四个人多重的叙述观点,使得案情错综复杂,观众从中获取的信息和理解也千人千样,这就形成了典型的“罗生门现象”。 二、电影《罗生门》对

小说《丛林中》的继承和发展《丛林中》(1921)堪称芥川历史小说的代表作,结构严谨,手法新颖,寓意深刻,发表后获得好评。其内容由樵夫答典史问、云游僧答典史问、捕役答典史问、老妪答典史问、多襄丸的供词、来到清水寺的女人的忏悔、武士鬼魂借巫女之口所说的话七个部分组成,围绕着一桩发生在森林中的谋杀案展开。樵夫在竹林中发现了武士的尸体。年轻美貌的妻子和凌辱她的强盗都分别供认自己是凶手。死者武士的亡灵则借巫婆之口,说自己是因愤怒而自杀的。樵夫、云游僧、捕役和武士的亡灵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为案情提供线索。每个人讲的都能自圆其说,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但把七份供词对照一下,便发现此案扑朔迷离,让人摸不着头脑。芥川就此停笔,为读者留下了深思的空间:每个人说的都是真相,但是客观真相却不容易搞清。这体现了芥川的怀疑主义。同时7个人的自述部分,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各自的意志,但这种意志的前提是美

化自己,趋利避害,可以归纳为“利己主义”。这种利己主义的基本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为思想、行为的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体现在人性上,就是表现在人们在行动上只顾自己的利益,总是做那些最符合他们自身利益的事情。

黑泽明在拍摄电影《罗生门》时,基本继承了《丛林中》的主要情节和构思,但同时也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对芥川“利己主义”更深层次的理解。

首先,安排了“下人”的登场。这在原作《丛林中》是没有的角色。电影中,“下人”只是在樵夫叙述过程中时而插几句话,看起来似乎是与主题毫无干系的角色,然而就是那几句轻描淡写插入的话,体现了黑泽明的独特用意。在罗生门下躲雨的“下人”在听到樵夫讲到关于死者武士的时候,只是冷淡地说了声“只不过是死了个人而已,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对于人世间的生与死,表现出了异常的冷漠与麻木,与痛苦彷徨的樵夫与云游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樵夫对多襄丸与武士妻子的证词提出怀疑时,“下人”立刻说道“撒谎乃人之本性,大多数时间里我们甚至不能对自己诚实”,黑泽明用“下人”的一句话体现了自己对芥川怀疑主义的理解和继承。真相也许只是表象,基于利己主义的真相是不可信的。黑泽明曾在执导这部影片的时候说过,“人对于自己的事不说实话,谈他自己的事的时候,不可能不加虚饰。这

个剧本描写的就是不加虚饰就活不下去的人的本性。甚至可以这样说,人即使死了他也不放弃虚饰,可见人的罪孽如何之深。这是一幅描绘人与生俱来的罪孽,人难以更改的本性,展示人的利己主义新的奇妙画卷”。最终“下人”抢走了襁褓中婴儿的衣物和护身符,并认为“反正我不拿也会被别人拿走的,抛弃孩子的父母才是罪恶”,黑泽明将利己主义这一大主题通过小人物之口跃然银幕。

其次,黑泽明在故事设定中,花心思巧妙地将《丛林中》中的普通匕首改成了一把镶满珠宝的匕首,从而为整个谜团重重的故事引出了客观证人,当然这个客观证人樵夫也不排除含有利己主义因素――在公堂上为了隐瞒自己顺手牵羊拿走匕首的事实,没有道出亲眼目睹的真相。三个当事人在原著和电影中都各执一词,证词扑朔迷离,无一例外都源于各自人性中的利己主义思想,为了趋利避害,对自己形象不利的一面统统用谎言遮盖。而唯有樵夫身上所体现的利己主义是较为人性化的,也体现了黑泽明对于“利己主义”的独特理解,这种理解与芥川有所不同,较之芥川的深刻揭露和批判所流露出的灰色基调,黑泽明巧用樵夫展示了利己主义的相对化以及自己对人性尚存光明的希冀与渴望。可以说这是黑泽明对芥川关于人性利己主义的独特理解。 三、电影《罗生门》名称的设定及其深层含义

芥川小说《丛林中》发表后,被年轻作家桥本忍改编成

从芥川文学作品到黑泽明电影《罗生门》

从芥川文学作品到黑泽明电影《罗生门》[摘要]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1950年将芥川龙之介的著作搬上了电影银幕,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引发“罗生门现象”的流行与发展,也带来了电影界争相效仿“罗生门”拍摄手法的高潮。这部轰动世界电影界的电影《罗生门》,有评论家认为黑泽明只是移花接木地巧取了小说《罗生门》之名,实质内容却是另一部作品《竹林中》的延续和继承。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0uk00iyx91oirv327pb3jk4h7sglc00pv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