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支护桩距离太近的外墙施工方案
目 录
第1章 工程概况 ................................................................................................................. 1 1.1 工程概况 ........................................................................................................................ 1 第2章 材料选用及材质要求 ............................................................................................. 1 第3章 施工部署 ................................................................................................................. 2 3.1 外墙距支护桩距离小于800mm .................................................................................. 2 3.2 外墙距支护桩距离大于800mm .................................................................................. 6 第4章 技术保证措施 ......................................................................................................... 6 第5章 附件部分 ................................................................................................................. 6 5.1 《地下室施工方案》地下室外墙模板工程部分 ........................................................ 6 第6章 成品保护 ................................................................................................................. 7 第7章 安全、文明、环境保护施工 ................................................................................. 8 7.1 安全文明施工 ................................................................................................................ 8 7.2 环保要求 ........................................................................................................................ 9
1
第1章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外墙中,挡土墙1、挡土墙2、RWQ1及RWQ2距基坑支护桩距离较近,其中E-5~E-16交E-H轴线区的外墙离支护桩腰梁最近,为262~800mm;在基坑东侧,E-4/01~E-8轴线区的外墙离支护桩腰梁距离为420~800mm,EF-4~EF-10轴线区的外墙离支护桩腰梁距离为697~800mm;其他区域的挡土墙1、挡土墙2、RWQ1及RWQ2距离支护桩腰梁为800~1050mm。具体位置见附图。挡土墙1和RWQ1结构高度8.8m,挡土墙2和RWQ2结构高度11.8m,厚度均600mm。
离支护桩腰梁距离小于800mm的外墙,此区域作业面狭小,施工时无法搭设操作架,无法进行此区域外墙外侧模板的施工。因此,可将此区域木模用多孔砖砌胎膜代替,从而可进行此区域外墙后续施工。
第2章 材料选用及材质要求
1、钢管:使用Φ48.3*3.6mm钢管,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和硬弯,两端面切斜的偏差小于1.7mm;壁厚允许偏差-0.35 mm,外径允许偏差小于-0.5 mm,钢管内外两面的锈蚀深度之和不得大于0.50 mm。对于新管还同时必须具备产品质量合格证和钢管材质检验报告。钢管上严禁打孔。
2、扣件:扣件材质必须满足《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要求;扣件为杆件的连接件,用可煅铸铁铸造,扣件不得有裂纹,并将影响其外观质量的粘砂、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净;扣件与钢管的贴和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件接触良好;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 mm;新进的扣件必须有产品质量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专业检测单位测试报告。扣件材质应符合国家标准,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3、由于钢管立杆直接立在楼板面上,故在立杆下设木板垫层,增加单杆承压面积,同时对于端部有缺陷的钢管,不得用作立杆。
4、顶托必须逐个检查,对存在螺纹滑丝等现象的一律不得使用。方木开裂破损的一律不得使用。
1
第3章 施工部署
3.1 外墙距支护桩腰梁距离小于800mm
1、砖胎膜砌筑
本工程地下室外墙填充层施工时,首先进行外墙的尺寸放线,已确定多孔砖的砌筑范围,多孔砖砌筑范围为外墙到支护桩全部填土范围。多孔砖砌筑时保砌筑证砂浆饱满。工作面为两排脚手架,其立杆横距900mm立杆纵距1200mm跨距1500mm,具体如下图示意:
砖胎膜施工完毕后,用1:2.5水泥砂浆进行抹平,随后进行外墙的防水施工,防水施工时,根据外墙防水施工工序,砖胎膜砌体面防水工序与外墙防水施工工序倒置。具体如下图所示:
2
2、外墙单侧支模
多孔砖砌筑完成后进行外墙的钢筋绑扎和单侧支模施工,所用模板选用18mm
厚釉面木模板,模板加固同《地下室施工方案》外墙模板加固。
3、外墙单侧模板支撑
扣件式钢管单侧支模体系由紧固部分、支撑部分与锚固部分组成。紧固部分包括面板、次楞、主楞,支撑部分包括竖撑、斜撑与压杆,锚固部分包括预埋钢筋头、连杆及限位筋等。
紧固部分:面板采用18mm厚釉面木模板,次楞主楞布置同《地下室施工方案》外墙模板施工的次楞主楞布置。
3.6钢管,纵向间距@600mm;斜撑支撑部分:竖撑、斜撑与连杆均采用φ48×
上口处为丝口顶托顶在主龙骨上,下口与地锚钢筋连接撑于底板或楼板。
锚固部分:底板预埋C32钢筋头(预埋350mm、外露300),斜杆与地锚钢筋头相交处通过横、竖向钢管用活动扣件扣紧, 并在地锚纵向连杆下部设置与斜撑反向
3
的三角形木榫塞紧下部空隙,斜杆与地(楼)面相交处预留凹槽,确保斜撑直顶在底板或楼板砼上。
(1)、预埋预留:地下室底板浇筑前,分别在距外墙1m、2m、3m、4.7m处预埋长度≥0.65m(锚固长度不小于350mm)的C32钢筋头作为地锚支撑点。地锚钢筋纵向间距为600mm,且均采用纵横通长钢管连成整体。具体如下图所示:
(2)、支撑系统设置:在墙板模板整体拼装完毕并调校到位后立即进行竖撑与斜撑设置。斜撑通过活动扣件与竖撑、地锚连接杆连接,斜撑与竖撑交点共8点,分别位于距地面850mm、1450mm、2050mm、2650mm、3250mm、3850mm、5050mm、6250mm处,其中自下而上第一、二道斜撑固定于第一排地锚,第三、四道斜撑固定于第二排地锚,第五、六道斜撑固定于第三排地锚。第七、八道斜撑固定于第四排地锚斜撑与竖撑、斜撑与地锚均采用双扣件连接,同时斜撑必须直撑到地面预留凹槽处,以确保传力效果。地锚连接构件与斜撑支点下部必须用木塞塞紧,防止由于地锚纵向连接构件产生挠度导致墙板炸模。
(3)、支撑稳定杆设置:将斜撑通过钢管扣件呈反三角连接,同时在连接结点处设置纵横通长连杆,要求所有斜撑杆单段长度不大于2米,且均用扣件连接,以保证斜撑杆件稳定。
(4)支模架搭设:将外墙板加固完毕后,再进行支模架的搭设,支模架支撑系
4
支护桩离外墙较近施工方案(胎膜回填)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