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央行审计信息化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作者:李园 龙媛媛 来源:《商情》2020年第19期
【摘要】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革新正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样,信息化技术在央行各业务职能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管理风险更为隐蔽,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也面临着计算机技术带来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央行审计信息化现状和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出完善央行信息化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央行;;审计
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专业性使数据处理业务处于“神秘”状态。管理风险更加隐蔽,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正面临着计算机技术带来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开展审计工作,监督方式的深度转型势在必行。
一、中央银行内部审计信息化现状
为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及要求,顺应新时代审计行业转型趋势,人总行也在不断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如2009年内审综合管理系统在全系统上线推广;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11;-;2013年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转型规划”。明确内部审计工作转型的基本要求,使审计信息化成为转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总公司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启动。2016年风险评估管理系统上线,组织部分分支机构开展风险评估工作,2017年风险评估工作覆盖至各分支机构;2017年内审综合管理系统升级,在全系统上线推广;2018年,完成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资金数据子表优化部署;2019年1月组织全国分支行数据分析员开展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业务测试。在人总行大力推动内审信息化工作的同时,各分支行也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审计,研发了很多具有本地特色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中国人民银行的审计信息化工作从零开始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央行审计信息化工作与新时代审计环境和审计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基层央行技术创新方式和能力有所欠缺,作为审计信息化的被动接受者,信息化程度明显落后。目前使用较多的信息化系统—(1)内部审计业务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有四个功能模块:审计项目管理、审计数据管理、审计事务管理和系统管理。方便内部审计部门对辖区内审计事项的信息进行方便查询和全面监督。(2)内审工作依据电子手册。该手册涵盖了人民银行所有业务职责23類、74子类、近2000多条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实现了审计制度依据的电子化管理。有两种辅助审计软件正在使用——总行推出的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以及大区分行推广的财务和固定资产辅助审计软件。这两个辅助审计软件主要分别作用于国库业务领域和财务领域,运作方式都是通过对财务系统导出的数据进行筛选、分析,扩大审计抽样范
关于央行审计信息化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