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奥尔夫音乐教育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作者:王玮
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18期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从音乐本原出发发挥人性的本能,将语言、动作及音乐三者的结合创立教学理念,通过即兴表演、亲自参与、回归本性、从本土化出发等方面的探索,对于促进我国普通高校探索多元化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 高校音乐教育 重要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由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与瑞士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匈牙利柯达依教学法、日本铃木教学法称为当今世界五大音乐教育体系。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后,奥尔夫音乐教育中的综合性、原本性、艺术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尤其是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内容和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从音乐的本原出发来发挥人性的本能,他强调的本原音乐决不只是单纯的音乐,而是和动作、舞蹈和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人们自己参与音乐的方式。”这种原本的音乐是接近自然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会,也都能体验到的,特别适合于儿童的,就像儿童“在早期所体验的一切,在他身上得以被唤起和培养的一切,对其毕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奥尔夫认为音乐应该学习儿童从自身开始感受,教育自然也该从自己出发,通过说、唱、跳、表演等艺术形式,让学生扮演自己的角色,专心于表演的过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不该过多地诉诸理念,通过人体自身的活动的本能学习才是最好的方式。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语言、动作三者的相互结合来达到人性本能情感释放。从音乐的本原出发挥人性的本能,通过语言、音乐、动作三者的结合教学方式,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极具综合性、原本性、艺术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不应该运用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进行,而应该运用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去进行,对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对高校音乐教育的作用 (一)促进高校探究多元化音乐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以南德拜耶地区的民歌、童谣、言语和舞蹈为素材,把语言(主要是方言)与动作、音乐、表情融合到一起创立教学模式,并且号召每一个民族和都应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