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二 汉代儒学作业2 人民版必修3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二 汉代儒学

[随堂检测]

1.唐朝章碣曾写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该诗提到了哪些历史事件( )

A.统一六国,焚书坑儒 B.政治改革,平定山东 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 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

解析:选C。此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诗中“竹帛烟销”“坑灰未冷”等关键词可判断出焚书坑儒这一事件,而“山东乱”反映了农民起义这一史实。

2.《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上述材料反映作者的思想倾向是( )

A.天人合一 B.敬天法祖 C.君权神授 D.天人感应

解析:选C。天人合一是指天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材料中没有体现这种思想,故A项错误;“敬天法祖”属于宗法制的范畴,不符合题干材料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为高祖刘邦的皇权寻求理论支持,符合董仲舒君权神授的观点,故C项正确;天人感应是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干预人事,材料没有反映该观点,故D项错误。

3.《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

A.强调“大一统” B.糅合了多学派的思想 C.强调天人感应

D.背离了先秦的传统儒学

解析:选B。“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体现了其思想中糅合了道家思想;“正法度之宜”,体现了其思想中糅合了法家思想。故本题应选B。

4.科举制与世官制和察举制相比较,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A.全社会读书风尚形成

B.选拔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性 C.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 D.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减少

解析:选B。科举制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性。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

材料二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建立以来到汉武帝时期指导思想的变迁。汉武帝时,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汉武帝和他的近臣是如何将儒家思想加以实践的?

(3)材料三中,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体现了儒学对中国的深远影响,其深远影响包括哪些内容?

解析:本题全面考查董仲舒儒学的特点、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及影响。第(1)问从图片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其变迁:汉初儒学与黄老思想并存,后黄老之学占据上风,汉武帝后儒学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开始处于独尊位置。原因从董仲舒改造儒学和汉武帝的推崇两个方面回答即可。第(2)问结合材料回答即可;第(3)问从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方面回答即可。

答案:(1)变迁:汉初儒学与黄老思想并存;后黄老之学占据上风;汉武帝后,吸取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学派思想的合理成分后的新儒学开始处于独尊地位。原因: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适应了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汉武帝肯定儒学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儒学的正统地位。

(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以儒学为官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3)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儒家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言之成理即可)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儒学思想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历史上就曾遭到政府的沉重打击,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在(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西汉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可以说是对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最严重的一次打击,故答案为秦朝。

2.有学者评论某位思想家时说:“以其对策,开创了儒家伦理政治理论步入政治殿堂的历史。”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

2

解析:选D。“儒家伦理政治理论步入政治殿堂”指的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政治统治的正统思想。

3.董仲舒在论证“人性与教化”的关系时写道:“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可见,他把教化民众的权力和责任首先归之于( )

A.圣人 B.儒者 C.官吏 D.帝王

解析:选D。根据材料“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可知立王以使民尽善,此处的王即封建帝王。故D项正确。

4.有学者认为,“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 )

A.“独尊儒术”也体现出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解析:选A。注意关键词“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说明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是思想上的大一统、专制的体现。B、C、D三项说法错误。

5.秦始皇焚书,只有医药、卜筮、种树等书籍不在禁、焚之列,焚书之后又坑儒以警告天下,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充分说明( )

A.政治制度决定文化的命运 B.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C.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D.主流文化被否定和限制

解析:选C。秦代“焚书坑儒”和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质都是通过加强思想控制以加强君主专制。这说明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故选C项。

6.汉代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 ) ①正名分 ②仁政 ③制天命而用之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为了维护周礼,孔子提出了“正名分”,董仲舒提出“三纲”和“五常”,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两者有继承关系,故①正确;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董仲舒指出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限制君权过度膨胀,两者有继承关系,故②正确;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但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故③错误;孔子倡导有教无类,董仲舒没有相关教育思想,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

7.下列关于太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而兴办 B.学习内容为儒学五经

C.为贵族官僚所垄断 D.使儒学地位大大提高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汉武帝设立的太学选拔的是儒学人士,其中不乏出身低贱的普通知识分子,故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8.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

3

2024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二 汉代儒学作业2 人民版必修3

二汉代儒学[随堂检测]1.唐朝章碣曾写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该诗提到了哪些历史事件()A.统一六国,焚书坑儒B.政治改革,平定山东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解析:选C。此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0cd44prn7553973044s2xc786b4hd00yt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