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 复习课
复习目标:
1、 知道力的定义及力的单位,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画力的示意图。 2、 知道什么弹力,理解拉了越大弹簧伸得越长,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知道什么是重力,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理解重力的方向总是向下的及其应用。 重点: 弹力与重力的概念与力的三要素的理解。 难点: 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梳理本章知识点
1、 什么是力?力的单位是什么?
2、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3画出放在斜面上重5牛长方体物块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3、 什么叫弹性、塑性、脆性、什么教弹力?
4、 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有什么关系?怎样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观察什么,正确使用注意事项)。
5、 什么是重力,它的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方向是怎样的?有什么应用?
6、 什么是重心,重心和物体的稳定程度有什么关系?
二、我检测我提高:
1、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 改变、 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它施加 的作用。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除了与力的大小、方向有关外,还与力的 有关。 2、运动员踢球时,对球施力的物体是 ,这时 也受到球的作用力;人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痛,这是因为 。 3、如图(a)、(b) 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 , 其中图(a)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图(C),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还跟力的 有关;
5、如图14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
6、一质量为0.2kg的苹果从树上下落,是因为它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大小为 N,方向总
1
是 。(g取10N/kg) 7、两个物体间有力的作用时( )
A.一定要相互接触 B.可以不接触 C.互相接触,并要发生形变 D.互相接触并发生相对运动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可能有力的作用。
C. 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D.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对各图解释错误的是
(A)甲图是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乙图是球拍对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 (C)丙图是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形变 (D)丁图是鱼线的拉力使钓鱼杆发生形变
12、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00牛 B、200牛 C、0牛 D、400牛
13、有一把弹簧秤,秤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0.2N的位置上,此时用手拉弹簧秤的秤钩,使弹簧秤的示数为4 N,则手拉弹簧的力是 ( )
A.4.2 N B.3.8 N C.4 N D.无法判断 14、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
A.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 B.受到重力的作用 C.只受到脚的作有力 D.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15、 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16、假如地球上没有重力,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小学生单手举起卡车 B.黄河水照样奔流不息 C.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 D.抛出去的石头会落回地面
17、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
2
A B C D
19、图10是一吊灯挂在天花板的示意图,在该图中画出吊灯受力的示意图。
20、画出足球被踢出后,所受的力的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
21.(1)如图11(b)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__N,它的1大格表示_________N,每1小格表示________N。经过调零后测量,从图中指针的位置可知它受到向下的拉力是_______N。 (2)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 刻线位置。若不在此处,应请老师调节后再使用。
22、小罗同学做探究弹簧长度与所受拉力关系的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分析表中数据,找出其中规律,并用恰当的物理语言加以表达: 。 (2)如果用这根弹簧做成了弹簧测力计,那么这个弹簧测力计称量的有效范围是:_______,此时弹簧的伸长量△L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F=k△L,其中的k=_______.
23、小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 ;
(3)该弹簧原长是 cm,若用该弹簧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其量程为 N。
3
(4)小李作出了下图所示的三个图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