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的分子基础
班级 姓名 1. 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可知
A. RNA是转化因子 B. 荚膜多糖具有生物活性 C. DNA是转化因子 D.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 人的遗传物质是
A. DN A B. 糖元 C. 丙酮酸 D. 脂肪酸 3.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条染色体含有多个DNA分子 B.一个DNA分子含有多个基因 C.组成三者的基本单位都不同 D.三者在细胞中的分布都不同
4.为验证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保温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预计上清液中没有放射性,但结果出现了放射性。则标记的元素及误差原因可能是 A.S;培养时间过长 C.P;搅拌不够充分
B.P;培养时间过长 D.S;搅拌不够充分
5.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6. 关于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含硫元素 B.T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 C.RNA和DNA都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 7.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8.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9. 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S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
① ② ③ ④
R R R R
蛋白质 荚膜多糖 DNA
DNA(经DNA酶处理)
R型 R型 R型、S型 R型
A. 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 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 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 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下碱基间不能配对的是 ..
A.A与T B.A与U C.G与C D.G与T 11. 与DNA分子相比,RNA分子中特有的碱基是
A. 尿嘧啶(U) B. 鸟嘌呤(G) C. 腺嘌呤(A) D. 胞嘧啶(C) 12. 下列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都含有四种碱基 B.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数量相等
C.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长链组成 D.磷酸基团与核糖的交替排列构成基本骨架 13.牛、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中参与构成遗传物质的碱基种类数依次分别是 A.4,4,5 B.8,4,4 C.5,4,4 D.4,4,4 14.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主要是由于
A.分子量大 B.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C.碱基对的不同排列方式 D.磷酸和脱氧核糖的相间排列
15. 在双螺旋DNA模型搭建实验中,使用代表氢键的订书钉将代表四种碱基的塑料片连为一体,为了逼真起见,A与T之间以及C与G之间最好分别钉 A.2和2个钉
B.2和3个钉
C.3和2个钉 D.3和3个钉
16. 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③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 A. ①③
B. ②③
②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④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
D. ③④
C. ②④
17. 一个双链均含32P的DNA分子,在不含32P的溶液中复制3次后,含32P的子代DNA分子个数是
A.1 B.2 C.4 D.8 18.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产物是RNA分子 B. 场所主要是细胞溶胶 C. 原料是氨基酸 D. 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19. 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不含32P的大肠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由大肠杆菌的DNA编码
B. 亲代噬菌体DNA连续复制3次产生的DNA中,含32P的DNA占1/8 C. 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
D. 噬菌体DNA与大肠杆菌DNA的(A+C)/(T+G)的值不同
20. 含有100个碱基的某DNA分子片段,内有30个腺嘌呤。若该DNA分子片段连续复制二次,则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A.30个 B.60个 C.90个 D.120个
21.科学家用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来培养大肠杆菌,让大肠杆菌繁殖两代,然后收集并提取DNA,再将提取的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是 A.全部位于下层 B.一半居中,一半位于上层 C.全部居中 D.一半居中,一半位于下层
22.某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P元素只含32P),若将DNA分子放在只含31P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两次,则子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比原来 A.减少750
B.增加1500 C.增加1000 D.减少1500
23.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n次,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条和2条,则该细胞至少是处于第几次分裂的分裂期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24.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 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 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题号 答案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6 7 8 9 10 11 12 25.如图是赫尔希和蔡斯研究遗传物质实验中的物质示意图及实验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三
(1)图三中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图二中的________。如果用
32P
标记噬菌体的DNA,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图一中的________。
(2)赫尔希和蔡斯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其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仅有图三的实验过程,________(能或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 min分裂一次,实验结果见下图)。
(1)复制过程除需要模板DNA、脱氧核苷酸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至少答两点)。
(2)为了证明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请设计实验三(用图示和有关文字补充在图中),并画出结果C。
(3)该过程中,实验一、实验二起________作用。若用
15N
标记的DNA作为模
板,用含有14N的培养基培养,在图中所示的坐标中画出连续培养细菌60 min过程中,15N标记DNA分子含量变化的曲线图。
参考答案
1-10 CABBD DCBCD 11-20 ADDCB DBDCC 21-24 DDCC
25. (1)④ ① (2)噬菌体只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 (3)让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 (4)不能 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 26. (1)能量、酶、适宜的温度和pH (2)如图所示(选其中1种即可)。
(3)对照 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