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职业资
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 )
A、指导者、合伙者、支持者 B、帮助者、引导者、合作者 C、朋友、支持者、合作者 D、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4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答案】:D 【解析】:
具体参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的第十条规定。 2.家园合作的注意事项不包括( )
A、要赢得家长的信任和真诚合作 B、努力提高双方合作共育的能力 C、追求合作共育效益的最大化
D、共育过程中,幼儿园与家长是监督关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4章>第4节>幼儿园与家庭的配合 【答案】:D 【解析】:
家园合作共育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1)要赢得家长的信任和真诚合作;(2)努力提高双方合作共育的能力;(3)追求合作共育效益最大化。
3.某幼儿园通过游戏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购置了多份游戏材料,并根据孩子的年龄层次进行分层教育。这体现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 )。
A、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幼儿参与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4章>第1节>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与原则
【答案】:B 【解析】:
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从一般年龄特征来看,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在身心发展特点上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其身心发展所需的环境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征为其提供适宜的发展环境。题干中幼儿园根据孩子的年龄层次进行分层教育就体现了这一原则。
4.幼儿园教育评价中最基本的评价方法是( )。
A、观察法 B、问卷法 C、测验法 D、成长记录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7章>第2节>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和方法 【答案】:A 【解析】:
观察法是幼儿园教育评价中最基本的评价方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评价对象行为进行系统和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并对观测结果做出评定的一种方法。
5.小班的李老师经常组织幼儿玩各种游戏,壮壮参加了这些游戏后,由入园时的焦虑不安,乱发脾气到现在的每天开开心心。这说明游戏可以促进幼儿( )
A、情感的发展 B、语言的发展 C、认知的发展 D、社会性的发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5章>第1节>幼儿游戏的功能 【答案】:A 【解析】:
幼儿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游戏治疗”理论和实践表明,游戏是幼儿发泄自己不良情感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游戏使幼儿的情绪变得平静、缓和,有利于抑制、降低消极情绪的负面作用。 6.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是( )
A、记忆 B、感觉 C、知觉
D、思维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3节>幼儿认知发展 【答案】:D 【解析】:
思维是高级的认识活动,是智力的核心。
7.某幼儿近期面色发黄,头发稀疏,表情呆滞,嗜睡,对外界反应差,智力和动作都出现倒退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具体是体内严重缺乏( )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B12及叶酸 D、维生素B1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2节>幼儿营养素需要 【答案】:C 【解析】:
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的症状包括:(1)贫血的一般表现:面色苍黄,易疲倦,头发稀疏,肝、脾、淋巴结可轻度肿大。(2)神经精神症状:患儿表情呆滞、嗜睡,对外界反应差,很少哭笑。智力和动作发育迟缓,或有倒退现象,即原来已会的动作,病后却不会了。 8.下列关于个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属于心理现象 B、个性是相对稳定的
C、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个方面 D、个性形成的基础是人的内在需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3节>幼儿个性发展 【答案】:D 【解析】:
动机形成的基础是人的内在需要。
9.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本内容有目标评价、内容评价、过程和方法的评价、( )的评价。
A、家庭指导 B、师幼关系 C、环境和材料设备 D、组织形式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7章>第1节>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内容 【答案】:C 【解析】:
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本内容有:目标评价、内容评价、过程和方法的评价、环境和材料设备的评价。
10.下列哪种情形是运用讨论法教学应该避免的?( )
A、让孩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B、提供孩子们充分自由的氛围 C、设法让孩子们感觉到轻松愉快 D、发现孩子说得不正确时立刻制止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6章>第1节>幼儿园教育活动概述 【答案】:D 【解析】:
在运用讨论法时,教师应提供给孩子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即使说的不对,也不应该立即打断,因为那样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11.幼儿的行为表现和( )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
A、情绪变化 B、活动兴趣 C、活动结果 D、发展变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4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答案】:D 【解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评价”部分中提到,“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 12.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 )
A、重要位置 B、主要位置 C、首位 D、次位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4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答案】:C 【解析】:
幼儿的生命健康是幼儿教育的首要目标,所以也应该是幼儿园的首要工作,具体参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13.研究表明,6岁儿童脑的重量约为成人脑重量的( )
A、25% B、60% C、75% D、90%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2节>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与保育 【答案】:D 【解析】:
出生时的脑重约35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25%,6岁时,脑重已相当于成人脑重的90%。
14.小朋友听老师讲《猴子捞月》的故事,头脑中就会形成各种猴子的形象,如:老猴子沉稳持重,小猴子调皮灵活等。这是( )
A、符号表象 B、创造想象 C、再造想象 D、直觉思维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3节>幼儿情绪情感发展 【答案】:C 【解析】: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题干描述的现象属于再造想象。
15.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 ),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个体差异。
A、计划性和合理性 B、稳定性和灵活性 C、计划性和灵活性
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19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