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巴洛克时期音乐复习共33页文档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少使用重唱和合唱,也不用舞蹈。

③ 两种不同的宣叙调:一种是干念式宣叙调,用于较长的对白或独白,独唱声部只用通奏低音伴奏;另一种是带伴奏的宣叙调,它善于表达复杂情感,同时也在戏剧性的紧张场景中使用,独唱由乐队伴奏。

④ 返始咏叹调:这种咏叹调是ABA三段体形式,作曲家通常不再把再现的A段写出,而只在B段的结尾处标记da capo,意为从头反复,故作“返始”之意,并在结尾处标记Fine(意为结束)。 五、法国早期歌剧的形成与发展、特征及代表人物?

1、形成与发展:法国歌剧无论在语言或乐曲的表现上均有别于意大利歌剧。当时法国有自己的舞台艺术形式——古典悲剧和芭蕾,作曲家一方面深受法国古典戏剧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尝试着结合意大利歌剧的形式进行创作,最终于1659年诞生了法国的第一部歌剧,它是由R.康贝尔(R.Cambert,1628~1677)创作的在巴黎上演的《波莫纳》,这部作品实际上是由一系列歌曲组成的具喜剧风味的田园剧。17世纪时,受意大利歌剧的影响,法国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征的歌剧,这是一种把宣叙、歌唱、芭蕾融为一体的称为“抒情悲剧”(Tragedie lyrique)的法国歌剧形式。 2、抒情悲剧的特征:

(1)歌剧题材一般选自历史、神话。

(2)歌剧序曲由意大利歌剧序曲“快-慢-快”的风格改为“慢-快-慢”的法国式序曲形式。

(3)宣叙调带有歌唱性,而咏叹调则带有朗诵性,不突出宣叙调与咏叹调的对比。

第 6 页

(4)歌剧中插入芭蕾舞场面,使歌唱与芭蕾艺术融为一体,并重视合唱及管弦乐的作用。

(5)歌剧旋律由于受到舞曲的影响,音域窄,乐句方整,音响华丽。 (6)不用阉人歌手。

3、抒情悲剧代表人物:作曲家吕利(Lully, 1632~1687)(吕利简介见本章第二十题)

六、德国早期歌剧--歌唱剧(Singspiel)的简况? 1、德国第一部歌剧和第一座歌剧院:

(1)1644年由哈斯多夫(G.Harsdoffer)撰写脚本,斯塔登作曲(S.T.Stden,1607~1655)的《西勒维希》(Seelewig)被史学家认为是德国现存最早的歌剧。由于这部歌剧是对白与分节歌形式,所以也被称为歌唱剧(Singspiel),它是德国本土最早的歌剧形式。

(2)1678年在汉堡建立了德国第一座歌剧院,于是德国的歌剧艺术事业以汉堡为中心就此展开。

2、代表人物及其歌剧创作的特征:

代表人物为凯塞尔(R.Keiser,1674~1739),他从1695年起担任汉堡歌剧院的首席作曲家,创作了100多部歌剧,取材于历史传说、神话故事或生活喜剧。他的歌剧受法国和意大利的影响,总体特点是: (1)歌剧的题材有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和喜剧性内容等。

(2)歌剧大部分的形式具意大利风格,但不同的是,宣叙调用德语演唱,咏叹调用意大利语演唱。

(3)旋律常常与德国民歌相联系,一些大众性质的歌曲被融入到歌剧音

第 7 页

乐中。

(4)不用阉人歌手。

在凯塞尔之后,亨德尔(Handel)、玛特逊(J. Matteson)、泰勒曼(G. P. Telemann)等人的作品相继演出,曾轰动一时,但在意大利歌剧强大势力的影响下,德国歌剧逐渐衰落。 七、英国的假面剧和早期歌剧的发展?

1、假面剧的简况:假面剧因演出时戴假面具而得名,其形式为歌唱、说白、舞蹈、合唱、器乐和朗诵调等,舞蹈是剧中最重要的成分,其次是布景,最后才是脚本与音乐,剧情常用对白形式。“假面剧”流行于16世纪的英国,是宫廷内一种娱乐性的话剧,题材多具神秘性和寓言性。1656年类似于意大利歌剧的戏剧才在英国产生,英国歌剧作品不多,大多参照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而作。 2、普赛尔及早期歌剧的特点:

英国的第一部歌剧通常被认为是《围攻罗斯特》,它是1656年由五位作曲家共同谱曲完成的,其中的对话完全写成宣叙调式的段落,但是音乐部分已经遗失,仅留下脚本。我们至今还能看到两部英国早期的歌剧,一部是布鲁(John Blow,1649~1708)于1684年作的《维纳斯和阿多尼斯》(Venus and Adonis),另一部是普赛尔(Henry Purcell, 1659~1695)于1689年创作的《迪多与伊尼阿斯》(Dido and Aeneas),这两部歌剧都受到法国和意大利歌剧的影响。真正使英国歌剧具有本民族特征的是普赛尔,他的歌剧有以下特征:

(1)在声乐方面与意大利歌剧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但用英语演唱。

第 8 页

(2)在器乐方面和法国歌剧有相通之处,用通奏低音形式,但旋律与英国的民歌紧密相连,没有炫人耳目的华丽音响,音乐细致地刻画剧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第二节 大型声乐套曲

八、清唱剧(oratorio)的简况?

1、含义:清唱剧又称神剧,是一种大型的声乐套曲,内容富于戏剧性和史诗性。它和歌剧一样,也包括合唱、重唱、咏叹调、宣叙调、序曲和间奏曲等,但因清唱剧是一种只唱不演的所谓“清唱”形式,无动作表演和布景,内容以《圣经》题材为主,所以与歌剧相区别。亨德尔的《弥赛亚》、海顿的《创世纪》是清唱剧中的经典作品。

2、第一部清唱剧:1600年在意大利产生,由卡瓦莱里创作的《灵与肉的体现》。

3、两种形式:清唱剧实际上分为两种:一是使用拉丁文的清唱剧,以《圣经》为题材,属于宗教音乐,称为“拉丁清唱剧”;二是使用意大利文的清唱剧,面向公众,不局限于《圣经》题材,取材自由,因此被称为“世俗清唱剧”。到17世纪下半叶,前者逐渐消失,后者继续发展,并影响到德国等国。

九、康塔塔(cantata)的简况?

1、含义:康塔塔是一种包括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和管弦乐的多乐章声乐套曲。在形式上,它与清唱剧相似,但规格较小,内容简单,侧重于抒情,不一定采用宗教题材,它常常以序曲开始,合唱结束。 2、由来及其发展:康塔塔于1600年前后诞生于意大利,它是与清唱剧平

第 9 页

行发展的体裁,后来在德国盛行一时。在意大利,cantata一词最初泛指声乐作品,与器乐曲sonata对应,最早使用康塔塔一词的是意大利作曲家阿·格兰迪(A.Grandi,1575~1630)。早期的康塔塔在罗马流行,A.斯卡拉蒂是当时最多产的康塔塔作曲家;后来康塔塔流入欧洲的其他国家,英国、法国和德国的作曲家用本国的语言进行康塔塔的创作;1700年以后,它在德国得到很大的发展,并在巴赫的创作中达到顶峰,著有《农民康塔塔》、《咖啡康塔塔》、《复活节康塔塔》等;巴罗克时期之后,康塔塔逐渐衰落。

3、两种形式:通常康塔塔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家庭社交场合表演的小型康塔塔(可以是一首咏叹调),称为室内康塔塔;第二类是有管弦乐队伴奏的,在特定场合下演唱的大型康塔塔。 十、受难乐(passion)的简况?

受难乐是根据《新约圣经》中关于耶稣受难的记述而写成的一种清唱剧。它产生在意大利,后来在德国的新教中得到发展。受难乐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5世纪,罗马天主教仪式中开始出现受难乐的雏形。

2、14世纪后半叶,单声部圣咏构成的“素歌受难乐”成为受难乐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3、15世纪开始,复调手法的运用使受难乐进入它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应答受难乐”。

4、1650年后,受难乐发展到第三个阶段——“受难清唱剧”阶段;它借鉴了清唱剧和歌剧的写法,运用众赞歌音调,并且加入了《圣经》之外、

第 10 页

巴洛克时期音乐复习共33页文档

少使用重唱和合唱,也不用舞蹈。③两种不同的宣叙调:一种是干念式宣叙调,用于较长的对白或独白,独唱声部只用通奏低音伴奏;另一种是带伴奏的宣叙调,它善于表达复杂情感,同时也在戏剧性的紧张场景中使用,独唱由乐队伴奏。④返始咏叹调:这种咏叹调是ABA三段体形式,作曲家通常不再把再现的A段写出,而只在B段的结尾处标记dacapo,意为从头反复,故作“返始”之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z9hx0vco237lyd0yjbf83hrt8bf8q008r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