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同步练习题
《唐诗二首》课内语段精练
(一)阅读白居易的《卖炭翁》,完成1~7题。(4分)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3.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3分) 4.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诗的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作铺垫。
C.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1 / 6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同步练习题
D.“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5.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如何理解“身上衣正单”却“愿天寒”?(2分)
6.“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7.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 和 。(2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8题。(6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2 / 6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同步练习题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是杜甫由自身遭遇联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万方多难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预示大雨将至,烘托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C.“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表现出诗人对孩子在窘迫处境下还这么娇气顽皮的厌烦。
D.“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3.这首诗从体裁上说属于 诗。作者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一度在长安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
称 ,后世称其为“杜少陵”,安史之乱后入蜀,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因此后人又称他为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
的 主义诗人,当时人称 。其诗显示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又被后人称为 。(3分)
4.这首诗中作者描写风的威势的动词有 (2分)
5.本文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什么?(2分)
6.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3分)
7.“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3 / 6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同步练习题
8.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3分)
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三)阅读杜甫的《石壕吏》,完成下面各题。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文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 。 2.文章的写作背景是“ 之乱”,这是指 和 两人发动的叛乱。
3.《石壕吏》的姊妹篇是 和 。
4.“暮投石壕村”简洁的交代了诗人投宿的 和 。 5.诗中集中而又形象地反映吏与妇的尖锐矛盾的诗句是 , 。
6.全诗情节紧紧围绕着 “ ”一句展开。
7.《石壕吏》中“ , 。”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8.翻译句子。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9.“老妪”被抓走了吗?何以为证?
10.有人说唐军镇压“安史之乱”是正义的,老翁逃走是不爱国的表现。你是怎么看的?请谈谈你的理由。
4 / 6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同步练习题
11.“独与老翁别”换成“挥手别老翁”好不好?请简要分析。
12.为什么不说征兵招兵点兵而说“捉人”?
参考答案
(一)答案:
1.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1分),对统治者掠夺人民财产的罪行的揭露与抨击(1分)。
2.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卖炭翁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但是却形象地表现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人苦)
3.这一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
4.C
5.“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这位卖炭翁却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诗人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又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6.第一,写出已经结了冰,天的冷.说明卖炭翁的辛苦第二,写出牛车的重量,说明卖炭翁的勤劳。为下文一段黄布换炭车形成对比,写出世态的凄凉。
7.身上衣裳 口中食 (二)答案:
1.D(D最后一段主要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 C 3.古体诗;少陵野老;杜工部;现实;诗圣;诗史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