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汕头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浅谈汕头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作者:汕头台办经济科 姚佩英 来源:华夏经纬网 添加日期:10年03月15日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关于区域发展的话题引起了众多业内专家的关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三次提到“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较为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央的意图是明显的,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既是保增长的需要,也是提升我国的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需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汕头,无疑应当在区域内兄弟城市的竞争与合作中找准自己的优势和产业分工,又快又好地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才能把自身的发展潜力发挥到最大。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概念与范围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概念在2004年1月初举行的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首次被完整、公开地提出,初衷旨在改变该省过去20多年“行政区自我崛起”的发展路线,致力于走省际区域对接和区域整合为内容的“经济区战略崛起”的发展路线。
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字样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计划通过10年~15年的努力,海峡西岸将形成规模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发达区域,成为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首次被写入中共党代会报告。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抓住两岸关系改善的历史机遇,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开展经济合作,扩大两岸直接‘三通’,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这是继中共十七大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之后的最近一次重申,说明中央非常重视两岸经贸的合作,也非常重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范围涵盖台湾海峡西岸,包括浙江南部、广东北部、东部和江西部分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衔接,依托
沿海核心区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汕头五大中心城市及其以五大中心城市为中心所形成的经济圈构筑地域分工明确、市场体系统一、经济联系紧密的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不同于行政区划的具有地缘经济利益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它面对台湾,毗邻台湾海峡,地处海峡西岸,是一个肩任重要历史使命的特殊地域经济综合体,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汕头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黄金海岸,是连接长三角、珠三角两大经济区的重要城市,又处于海峡西岸经济带,是广东距离台湾最近的城市,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完全可以在长三角、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的发展中,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如今,汕头港对台湾高雄港海上货运直航航线开通,营运顺利,成为全省首条两岸直航定期集装箱班轮航线;潮南区井都片区获批设立台湾农民创业园;汕头市旅游集团获批汕头市赴台旅游组团社资格该航线的;参与海峡西岸地区经济协作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
视和支持,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粤东北地区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汕头特区谋划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机不可失 一方面,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从美洲大陆迅速向周边蔓延,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国之一的中国,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的开放程度不断加大,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融合程度相应提高,对世界经济格局的依赖也不可避免的增强,金融危机同样使我国的实体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在大陆落户的台资企业,由于其自身“两头在外”的特点,更是不可避免地遭受重创。另一方面,2008年是两岸关系的转折年,台海局势发生重大积极变化,两岸关系迎来难得发展机遇。当前两岸双方已经初步形成良性互动态势,两岸关系开始步入和平发展轨道。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市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更显得机不可失。
1、政策机遇。两岸关系呈现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两岸的直接“三通”,突破了多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