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懂市场营销、管理、经济、法律、会计、财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实践技能,能在企业、学校和政府部门从事与市场营销、策划、管理等相关工作,并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能较好掌握企业营销战略规划的制定;具有较好的产品推广方案设计能力;具有一定商务洽谈方案设计能力和参与能力;初步掌握市场营销策划方案的编制;初步掌握市场调查与预测原理与方法应用及统计分析软件使用;具有一定企业广告创意与设计工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学制:三年/学年制 三、主干学科:管理学 四、主干课程
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经济法、现代广告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企业营销战略管理、现代企业管理、国际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国际企业管理、营销策划、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等。
五、课程设置
1.总课时为2300课时。
2.课程分类及约占总学时比例见“附表一”,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见“附表二”。
附表一:课程分类及约占总学时比例 课程类别 课程修读形式 总学时 约占总学时比例 备 注 必修 522学时 22.70% 通识课 必修 864学时 37.57% 专业基础课 必修 670学时 29.13% 核心专业课 选修 84学时 3.64% 必修 160学时 6.96% 实践环节课 合 计 2300学时 100% 1.通识课中的选修课特指校区已出台的公共选修课,要求每生从大一第备 注 二学期开始修满6门课程。 2.专业选修课均为必选课。
附表二: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学时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周 学 时 3 2 2 4 4 2 1 1 总 理论 学 学时 时 72 36 40 90 37 42 36 38 40 40 40 42 40 40 42 40 32 42 60 36 36 36 10 12 10 20 72 18 32 18 17 30 18 34 32 32 32 30 32 32 30 32 4 30 12 18 18 4 10 12 10 教学进程 实践 上机 学时 学时 通 识 课 必 修 课 专 业 基 础 课 必 修 课 核 心 专 业 课 必 修 课 选 修 课
毛泽东思想…概论 思想道德基础 大学英语 大学语文 计算机基础 体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 就业指导 形势与政策 经济数学 市场营销学 管理学 西方经济学 经济法 国际贸易概论 现代广告学 统计学 会计学 财务管理 国际商法 国际企业管理 市场营销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 消费者行为学 企业营销战略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市场营销 市场调查与预测 企业品牌战略 网络营销 电子商务 营销策划 广告创意和策划 商务谈判 54 36 144 72 72 108 18 18 4 144 3 54 4 72 6 108 3 54 4 72 3 54 4 72 4 72 4 72 4 72 3 72 4 72 4 72 4 72 4 72 2 36 4 72 4 72 3 54 3 54 4 40 2 20 3 24 2 20 2 20 开 起 课 止 学 周 期 2 教育系 1 教育系 1-4 英语系 1 教育系 1 信工系 1-3 教育系 1 教育系 5 就业处 教育系 1-2 考试 教育系 1 考试 经管系 1 考试 经管系 1 考试 经管系 2 考试 经管系 3 考试 经管系 2 考试 经管系 3 考试 经管系 3 考试 经管系 4 考试 经管系 3 考试 经管系 2 考试 经管系 3 考试 经管系 3 考试 经管系 2 考试 经管系 4 考试 经管系 4 考试 经管系 4 考试 经管系 4 考试 经管系 4 考试 经管系 4 考试 经管系 5 考试 经管系 5 考查 经管系 5 考查 经管系 5 考查 经管系 5 考查 外 聘 考 核 方 式 开 课 单 位 创业策划/指导
六、课程描述
□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目标:利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有关理论和模型进行简单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使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理论,解决实际工作、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培养学生清晰的逻辑思路和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课程内容: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行为理论、市场均衡理论、政府在微观市场的功能理论、微观经济学的各种观点、宏观经济的度量指标体系、失业问题、通货膨胀问题、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问题、各种宏观经济学派及宏观调控政策理论等。
课时分配:总课时108;周课时6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12课时) 2.经济学的研究方法(6课时) 3.西方经济学发展简史(6课时) 4.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12课时) 5.弹性的概念及其应用(6课时) 6.消费者行为理论(6课时) 7.消费者均衡(6课时) 8.生产理论(6课时) 9.成本理论(6课时) 10.市场理论(6课时) 11.生产要素市场(6课时)
12.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6课时) 13.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6课时) 14.失业与通货膨胀(6课时) 15.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6课时) 16.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6课时) …… ……
考核方式:考试
参考教材:刘义永《经济学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1.曼昆《经济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 2.刘毅军《经济学基础》石油工业出版社 3.李国政《经济学基础》上海财经大学 4.郑健壮《经济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管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目标:掌握管理学基本理论,为其他专业管理学理论学习打好基础。
课程内容:本课程是管理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础,是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都是以普通管理学为基础的。本课程阐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管理学的主要流派。本课程系统论述管理过程的四大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分别阐述各职能的基本原理、概念、目的、类别、内容、结构特点以及执行这些职能的方法和手段等。
课时分配:总课时72;周课时4
1.管理学基本概念与发展过程(8课时) 2.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及发展趋势(4课时) 3.计划工作原理及目标管理(8课时) 4.预测与决策(8课时)
5.组织工作与组织结构(8课时) 6.人员配备工作(4课时)
7.主管人员的选聘、考评和培训(4课时) 8.指导与领导工作(4课时) 9.沟通联络(4课时) 10.激励(4课时)
11.领导作风与方式(4课时) 12.控制工作(4课时) …… ……
考核方式:考试
参考教材:罗宾斯,库尔特《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1.周三多《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兆响《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市场营销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目标:社会经济活动的市场学意义即终极目的是实现企业利润,市场营销学就是研究和探讨达到这个终极目的最佳途径的一般理论,并为细分的营销学理论学习打下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营销学是最基本的应用经济学。因此要通过本课程,学习实现这些途径的有效方法。本课程特别强调营销案例学习,并尽可能联系市场营销实践。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涉及市场营销战略思维架构体系,包括市场营销学基本概念与理论发展沿革、市场营销的社会环境分析、市场营销的市场环境分析、消费品与工业品市场分析、第三产业市场分析、市场调查与消费行为分析、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理论、产品组合与品牌战略、产品价格策略、营销渠道策略、市场竞争策略、促销策略与终端管理等内容。
课时分配:总课时54;周课时3
1.市场营销学基本概念与理论发展(3课时) 2.市场营销的社会环境分析(6课时) 3.市场营销的市场环境分析(6课时) 4.消费品与工业品市场分析(3课时) 5.第三产业市场分析(3课时)
6.市场调查与消费行为分析(3课时) 7.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理论(6课时) 8.产品组合与品牌战略(3课时) 9.产品价格策略(6课时) 10.营销渠道策略(6课时) 11.市场竞争策略(3课时)
12.促销策略与终端管理(6课时) …… ……
考核方式:考试
参考教材:楼红平《市场营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1.李农勤《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彭代武《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3.郭国庆《市场营销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吴照云《市场营销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课程名称:统计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目标:掌握物流人才必备的统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统计调查、统计资料加工整理与量化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本课程是物流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用
统计表和统计图显示数据的方法、频数分布、数据位置的测度和数据离散趋势的测度、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
课时分配:总课时72;周课时4
1.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统计工作(6课时) 2.数据的搜集(6课时) 3.数据的图表展示(6课时) 4.数据的概括性度量(6课时) 5.概率与概率分布(6课时) 6.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6课时) 7.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6课时) 8.假设检验(6课时) 9.方差分析(6课时)
10.一元线性回归(6课时) 11.多元线性回归(6课时)
12.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6课时) …… ……
考核方式:考试
参考教材:姜诗章《统计学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1.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李洁明,祁新娥《统计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3.熊俊顺,王娟,刘干《统计学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 4.胡德华《统计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经济法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目标:学习和掌握市场经济环境下从事商务活动的相关法律理论,以及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施干预、管理或调控所产生的经济关系与法律规范等相关内容。
课程内容:本课程涉及国家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施干预、管理或调控所产生的经济关系与法律规范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关于创造平等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倾销法;二是关于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如财政法、技术监督法、工商管理法、对外贸易法等。
课时分配:总课时54;周课时3 1.民法基础(3课时) 2.合同法(3课时) 3.担保法(3课时)
4.企业法和公司法(3课时) 5.破产法(3课时)
6.商标法和专利法(3课时) 7.反不正当竞争法(6课时)
8.银行法与信托法律制度(6课时) 9.税收法律制度(6课时) 10.房地产法律制度(6课时)
11.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制度(6课时) 12.社会保障法律制度(6课时) …… ……
考核方式:考试
参考教材:刘文华,徐孟洲《经济法》法律出版社 参考书目:
1.潘静成《经济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徐杰《经济法概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