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案例分析
组长:李亚萍 组员:赵雅婷 耿丽姣 王晓芳
一. 什么是“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的基本内涵即“Made in China”, “中国制造”专指采用国外技术和图纸甚至原材料,利用中国劳动力加工制造的产品。“中国制造”意味着中国有健全庞大的工业体系,有相关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但并不能说,中国有领先世界的创造研发水平和世界驰名的品牌。“中国制造”把中国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加工制造工厂,确实养活了数亿的劳动者,尤其是体力劳动者,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国就业压力和社会稳定,但很难让中国的企业得到长期发展。同时,中国广大劳动者所创造的绝大部分利润被发达国家的知名企业获取。另外,“中国制造”不等于“中国创造”。直到“中国制造”的产品不再使用国外技术与品牌而是以自主技术及品牌生产的时候,中国企业才会无限的接近“中国创造”。 二.“中国制造”的背景
(1)国际因素。国际上,主要是世界制造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包括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促使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及制造业呈现出在优势区域集聚发展的态势。制造业专业化分工日趋全球化,传统的福特式生产方式转向柔性制造的生产方式,制造业跨国的研发、生产等组织活动都已实现国际化。而跨国公司的全球发展推动了制造业的区域集聚发展,研发、生产和营销服务区域一体化趋势明显,以区位环境、政府的支持和大学科研机构的大量存在为核心的区域创新网络将是吸引制造企业一体化区域集聚的重要诱因。
(2)国内背景。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是中国制造的国内背景。对外开放直接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部投资,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共引进外资5675.2亿美元。促使中国从国外获取了诸多制造技术、生产线,为中国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来源;使中国学习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引入了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市场化改革极大地刺激了中国潜在的消费市场,促使了民营经济发展,使它们迅速成长为中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在中国制造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化改革释放了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促进中国制造的发展。
三.“中国制造”面临的困境
“中国制造”遭到国际社会质疑,在出口占国民经济重要地位的情况下,这一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然而解决这一问题又非易事,“中国制造”目前面临着诸多困境。
1、产品附加值低,核心技术缺乏在世界制造业的产业链上,中国大多数企业只处在下游。
中国制造业的加工组装在整个产业链中的附加值较低。目前可利用的比较优势是廉价劳动力,接受的是技术或产品的转移,这决定了我们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即组装和制造。而研发或营销策略的实施是由产品转移国进行的,可以说中国制造业的大部分是一种出口加工的模式。在中国制造的产品大多停留在加工制造的初级阶段的情形下,中国制造业将处于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困境中,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核心技术则仍然被发达国家所掌控。
2、品牌观念淡薄纵观中国整个制造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较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更是屈指可数。
而且与国外跨国公司的国际品牌相比,自主品牌无论是在市场知名度还是品牌价值方面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国际品牌的缺乏不仅会带来表面的国际地位以及直接的经济利润的下降,更会进一步使得中国制造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的位置。国外企业赚取了丰厚的品牌溢价,而中国制造业仅仅赚到很小部分的加工费。缺少自主品牌,主要是由于我国制造企业缺乏品牌观念。首先,企业自身缺乏培育自主品牌的动力,自主研发投入少,急功近利。其次,市场尚未形成有利于品牌发展的竞争环境,地方行政性垄断限制了品牌企业的发展空间,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知识产权侵犯时有发生,这些都极大挫伤了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积极性。
3、人才瓶颈问题突出。
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工占35%以上,中级工占50%以上,初级工占15%,而我国高级工仅占4%,中级工占36%,初级工占60%。劳动保障部门的有关调查发现,某些技能人才、高级技工在一些地区供不应求,缺乏高级技师这样的骨干技术技能人才已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共同问题。进一步说,我们更加缺少创新型、复合型技术人才。这样我们就很难将现有的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也难以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难以推进技术革新,从而削弱了“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上述几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制造”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品牌战略、人才培养等方面有待加强。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低成本作为制造优势的局面将逐渐难以维系,所以给“中国制造”一个新的定位并寻求应对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四、“中国制造”危机产生的原因
1、表层原因:“中国制造”危机确有自身原因,部分产品的确有质量问题。目前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出口产品品种较多,出口国家和地区较广,一旦质量出现问题,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这些质量问题容易被某些人所利用,推波助澜,掀起风波。“中国制造”出现问题,中国自身内部一小部分唯利是图的企业难辞其究,对此“中国制造”的困境与出路应深刻反省国内出口企业自身的不足。另外,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国内诚信体制缺失,法律体系不健全,劳动力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更有一些生产厂商以牺牲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来千方百计地压缩成本。总之,多种原因导致国内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而出口产品的质量问题不过是国内产品质量问题的外延。
2、深层原因:中国在出口贸易过程中与西方国家的贸易摩擦屡见不鲜,中国出口遭遇的不公平对待从未停止,然而在短时间内被大量集中报道,这是极不正常的。通过制造、夸大“中国制造”的危机,丑化中国产品的声誉,挤压“中国制造”的生存空间,实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中国商品凭借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的价格优势涌向国外,国外的制造商无力抵制,只有借助一些其他方式来夺回一部分市场份额,近期爆发的“中国制造”问题就是其手段之一。另外,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而国际社会唯独盯住“中国制造”不放,这不排除浓重的“中国威胁论”嫌疑,在政治和外交方面阻碍中国影响力向全球延伸,同时在经济方面对中国的商品进行攻击和诋毁。“中国制造”危机无非是“中国威胁论”在经济领域的翻版。 五、“中国制造”的发展方向
“中国制造”长期以来以价格优势打入国际市场,这一策略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中国制造”的低价格竞争必然引起其他国家对中国出口企业提出反倾销指控。此外,中国周边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纷纷效仿中国,采取更低廉的劳动力和更优惠的引资政策,将削弱“中国制造”的优势。特别是近期人民币升值、资源价格暴涨及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使得“中国制造”仰仗的价格优势进一步丧失。同时,由于低成本战略导致的低质量,也一度让“中国制造”成为“低质量”的代名词。总之,中国制造”不能停留于以往模式,而应寻求其他出路。我们认为,要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必须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政府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规范体系
建立统一、高效、责任明确的监管模式,是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核心内容。在我国,涉及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机构也很多。
第二,完善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顺利推行的基础。我国虽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产品质量的法律,如《产品质量法》、《计量法》、《标准化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但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法律体系,已不能适应当前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的要求,这直接影响到监管措施的实施。因此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在《产品质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补充和完善有关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尽快出台《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各政府部门、生产企业在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明确生产者、加工者是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政府各部门通过对生产者、加工者的监管,监督企业按照质量安全法规进行生产,并在必要时采取制裁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把产品质量安全的国家战略的高度。
第三,推行质量安全“从工厂到家庭”的全程控制
借鉴国际质量安全监管的有益经验,紧紧围绕净化产地环境、保证原材料质量、规范生产行为、强化监测预警、严格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通过建立统一、完善的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测体系,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的市场准入制度、产品销售环节的追溯制度、产品安全质量承诺和召回制度、企业质量安全社会信用体系,从而对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销售以及进出口等所有与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环节进行监管,覆盖“从工厂到家庭”产品链的所有方面,通过完善的“从工厂到家庭”的全程控制体系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第四,建立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
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通过收集产品质量安全预警信息,制定科学统一的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开展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及分析评估工作,及时获取危险性评价资料,对可能会给产品质量安全构成潜在危害的风险预先加以防范,对可能出现的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作出及时有效的预报和处置,切实有效防范质量安全风险。同时逐步形成统一、科学的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及时向公众公布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信息,提出有关建议,正确引导消费,从而提高公众的质量安全意识,减少质量安全事故的出现,以全面提升我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效率。
第五,加强产品质量监控, 带动产品的精品化和品牌化
只有从根源上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才能从根本上维护“中国制造”的正面国际形象。所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效率,特别是加强出口产品的质量监控与管理,并与关键技术创新相结合,改进制约产品质量的薄弱环节与因素,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采用以品质、品牌为主导的贸易营销策略取代目前某些企业以“拼价格、拼数量”作为代价来占领市场的方法,这才是恢复“中国制造”形象的重要出路。过去仅仅依靠劳动力优势来支撑企业的发展,现在面临着新的情况:一方面来自国际上贸易壁垒的压制;另一方面,劳动力价格正在日益上涨,原有的路子现在已经难以为继。及时改变“中国制造”的出口增长方式,由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以质取胜,做出“品牌”来,以高品位、精品化、品牌化的商品来开拓国际市场已刻不容缓。要加强品牌建设, 使品牌成为改善“ 中国制造” 形象的切人点。如果说技术含量体现了“ 中国制造” 的“ 内涵” , 那么品牌就是让世界了解“ 中国制造” 的“ 内涵”的重要途径。
第六、鼓励企业研发核心技术, 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对外贸易要从单纯追求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效益。中国大多数制造性企业处在国际分工的末端地位,需要提高企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促使我国制造业转向中高端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如此既有利于减少贸易抑制,也有利于改变我们在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中靠后的位置,提升“中国制造”的整体竞争力,争夺在世界产业发展中的主动权和控制权。在这一方面,中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第七、培养高素质人才, 提升劳动力成本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
在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分工活动对劳工资源的素质要求相对较低。但是随着我国出口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初级工的使用使得劳动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不仅出现了劳动力“双低”(低成本与低效率)的现象,而且还表现出成本不低但效果不高的趋势。因此,如果不迅速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势必削弱劳动力成本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比较优势。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是提升“中国制造”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从微观上讲,高素质人才是企业的核心,培养一批有技术、有能力、有素质的人才是企业赢得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企业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力和智力,使人力资源、智力资本得到开发利用。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尊重和重新认识技术工人的价值和地位,增强技术工人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心,建立良好的人才开发管理机制,开拓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途径。 六、总结
中国必须打造数量众多的、属于自己的中国品牌,而且“中国制造”也具备了建造中国品牌舰队的实力,中国已初步达到了与发达国家在中高档产品上一较高下的发展阶段。
值得宽慰的是,如同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一般,中国在本世纪第一场金融危机中表现出了一如既往的从容镇定,使得对中国的赞美声已从单个人的独唱发展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大合唱“中国制造”在国际上也确实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开始走上国际舞台,用自己的努力争取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并得到了世界认可“中国制造”在世界上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分子。2010年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制造”应该不断地调整自身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品牌建设,在危机中反周期生存。
“中国制造”不能总是“物美价廉”,不能一直靠卖苦力、卖资源生存,“中国制造”不能总靠价格低廉、广种薄收、利润菲微血拼,而如果我们能把这次“中国制造”的危机,化作加强品质监督、改进机制、提升产品层次、提高产业结构,从而改善产品安全性能的机会,让“中国制造”不仅价廉,而且物美,勤修内功,生产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性价比的产品,真正地让“中国制造”扬眉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