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医外科学讲稿(三)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辽宁中医药大学讲稿

课程名称:中医外科学

第十二章 肛门直肠疾病

肛门直肠疾病概述

一、肛门直肠解剖 1、肛门

1)肛门的解剖位置

2)肛尾韧带:位于肛门与尾骨间,起固定肛门的作用。 2、肛管 1)肛管长度 长约3cm 直径3cm

2)白线:又称括约肌间沟。

3)栉膜:白线与齿线之间有一层纤维膜,表面光滑而有光泽,称为栉膜。

4)栉膜带:是栉膜受慢性炎症 刺激纤维化而形成的。 3、齿线

1)概念:直肠黏膜与肛管皮肤之间的交界线称为齿线。 2)齿线上下有四大组织,即: 直肠柱:(肛柱)直肠下端的粘膜呈6~10个纵行的皱襞。 肛门瓣:是两个直肠柱下端之间的半月形皱襞。 肛隐窝:是肛门瓣与两直肠柱之间肠壁粘膜形成的开口向上的袋状间隙,又叫肛窦,

肛乳头:在直肠柱基底部有2~6个三角形乳头状突起。 3)齿线的临床意义 齿线上 齿线下 胚胎学 组织学 解 剖 学 动脉 静脉 神经 淋巴 内胚层 黏膜(柱状上皮) 直肠上、下动脉 外胚层 皮肤(复层上皮、鳞状上皮) 肛管动脉 直肠上静脉丛回流入直肠下静脉丛回流入下腔门静脉 静脉 植物神经、无痛觉 阴部内神经神经、疼痛敏感 腹主动脉周围或髂内腹股沟淋巴结或髂外淋巴淋巴结 结 4、直肠

1)直肠的长度

全长约12厘米。

2)直肠的二个弯曲 直肠骶曲

直肠会阴曲 3)直肠瓣:

3个半月形粘膜皱襞,左 二右一。10cm、8cm、5cm。其中中瓣最大相当于腹膜反折。 4)直肠与腹膜的关系

肠管上1/3前面与两侧有腹膜遮盖。

肠管中1/3前面腹膜向前反折形成直肠膀胱或直肠子宫陷凹。 肠管下1/3完全在腹腔以外 5)直肠壁

四层组织构成,浆膜层、肌层、黏膜下层、黏膜层。 5、肛门直肠肌肉

1)内括约肌 :不随意肌 2)外括约肌 :随意肌 皮下部、浅部、 深部 3)肛提肌 :随意肌

耻骨直肠肌 、耻骨尾骨肌 髂骨尾骨肌 4)肛管直肠环:

外括约肌的深、浅二部围绕直肠纵肌及肛门内括约肌并联合肛提肌的耻骨直肠肌,环绕肛管直肠连接处,组成一肌环,称为肛管直肠环。手术时切断该环将引起肛门失禁。 6、肛门直肠周围间隙 骨盆直肠间隙 直肠后间隙

坐骨直肠间隙 肛门后间隙

二、肛门直肠生理

肛管与直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排泄粪便 分泌黏液

吸收水分和部分药物 三、肛门直肠疾病辨证 (一)辨症状 1、便血

内痔便血:无疼痛,色鲜红 肛裂便血:疼痛,色鲜红。 息肉痔:儿童多见。 锁肛痔:色暗红。 2、肿痛

肛周脓肿:红肿范围弥漫。

内痔脱出嵌顿:脱出痔核色鲜红。

血栓外痔:皮色紫暗,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 炎性外痔:皮薄色光亮。

3、脱垂

Ⅱ、Ⅲ期内痔,脱肛,息肉痔。 4、流脓

肛周脓肿,肛瘘。 5、便秘 6、分泌物 (二)辨部位

1、时钟定位法

内痔:3、7、11点 外痔:3、9点

肛裂:6、12点 2、方位定位法 四、肛门直肠疾病的检查方法 (一)检查时注意事项 (二)体位 1、侧卧位 2、胸膝位 3、截石位 4、倒置位 5、蹲位

6、弯腰扶椅位 (三)检查方法 1、肛门视诊 2、肛门指诊

3、肛门镜检查(方向)

4、乙状结肠镜检查(电子结肠镜检查) 5、X线检查 6、其他

五、肛门直肠疾病的治疗

1、内治法:适用于肛门疾病的初期。 2、外治法: 1)熏洗法: 2)敷药法: 3)塞药法 3、手术法 六、预防 1、运动 2、定时排便 3、饮食 4、肛门卫生 5、早期治疗

第一节 痔

一、概念:

痔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或肛管下端皮下血栓形成和增生的结缔组织。 二、病因病机:

内因:1、位置:人体下部

2、解剖结构:静脉没有瓣膜 呈网状结构。 外因:1、习惯性便秘; 2、腹内压增高; 3、肛周慢性炎症; 4、老年人 三、分类

内痔:齿线上 外痔:齿线下 混合痔: 四、临床表现 (一)内痔

内痔有四大症状:便血、脱出、瘙痒、疼痛 内痔分期

I期:以便血为主。 Ⅱ期:肛外,自行回纳。

Ⅲ期:脱出,不能自行回纳。 (二)外痔

外痔有三大症状:肛门坠胀、疼痛、异物感 1、结缔组织外痔

成因:肛缘皮肤皱襞受慢性 炎症刺激纤维化增生。 局部表现:肛门异物感。 2、静脉曲张外痔

成因:Ⅱ、Ⅲ期内痔反复 脱出使肛缘

局部表现:肛缘处柔软突起,不疼,增加腹压后肿物体积会增大。 3、血栓外痔

成因:剧烈运动使肛缘皮下小静脉破裂,血块凝结而成血栓。 局部表现:肛门部突然剧烈疼痛,肛缘皮下出现一肿物,呈圆形硬结节状,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楚。 (三)混合痔

是指同一方位的内、外痔静脉丛曲张,相互沟通吻合,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整体者。 五、诊断

1、病史:症状。

2、局部检查:视诊、指诊、肛门镜检查。

3、理化检查:查电子结肠镜,排除直肠上段疾病。 六、治疗

1、内治法:槐角地榆丸、消脱脂

2、外治法 熏洗法 外敷法 塞药法 枯痔法

3、手术法:

1)结扎法:内痔 2)切除法:外痔

3)外剥内扎法:混合痔 4)PPH:吻合器

第二节 肛裂

一、概念:

肛管的皮肤全层纵行裂开并形成感染性溃疡者称肛裂。 二、病因病机: 病因:

1、恣饮醇酒,过食辛辣,燥热内生 2、失血过多,生血乏源,血虚生燥

病机:燥热内结,耗伤津液,无以下润大肠,大便干燥,排便努挣,损伤肛管,而发为肛裂。 发生在前后位的原因: 1)外括约肌的走行。 2)提肛肌走行。 3)肛门位置。 4)肛直角。 三、分期

1、早期肛裂:创面浅而色鲜红,边缘整齐,柔软而有弹性。 2、陈旧性肛裂:裂创边缘变硬变厚而不整齐,底深,上端常有肥大肛乳头,下端有哨兵痔。

典型的陈旧性肛裂有六种病理改变:

裂口、栉膜带、赘皮性外痔(又称哨兵痔)、单口内瘘、肛窦炎、肛乳头肥大。 四、临床表现:

1、辨疼痛 :周期性疼痛是肛裂的主要症状。 2、出血 :量少,鲜红色,疼痛明显。

3、便秘:便秘既是肛裂的症状,又是其致病原因之一。 五、诊断

1、病史:疼痛、出血、便秘。

2、检查:主要靠肛门视诊,不做指诊。 六、治疗 1、内治法:

以清热润燥通便为主,方用凉血地黄汤合脾约麻仁丸。若阴虚内热而致便秘者,宜养阴清热润肠,方用润肠汤。 2、外治法:

中医外科学讲稿(三)

辽宁中医药大学讲稿课程名称:中医外科学第十二章肛门直肠疾病肛门直肠疾病概述一、肛门直肠解剖1、肛门1)肛门的解剖位置2)肛尾韧带:位于肛门与尾骨间,起固定肛门的作用。2、肛管1)肛管长度长约3cm直径3cm2)白线:又称括约肌间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yvyi58wt89sc9l3ppnv1xep036fc30199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