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新区(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备课人:仲剑英 审核人:蒋伟
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15)课时 连加、连减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 数学书第72-73页 1.让学生能借助直观图列出连加连减算式,并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教 3.引导学生经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材 连加、连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分 的乐趣。 析 教学重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理解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并讲述图意,列出算式。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农场吗?今天红红可高兴了,因为学校组织他们去农场劳动,你们想不想也跟着去看一看呢?快看,开往农场的口算号列车来啦。你能答对这几道口算题,登上口算号列车,一、复习导入 顺利进入农场吗? 4+1= 5+2= 5-2= 8-2= 5+3= 7+1= 3-1= 6-2= (由一组学生开火车完成口算) 1.教学连加 师:恭喜小朋友们能够顺利进入开心农场。瞧,农场里有什么?(出示课件)你能用几句话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怎样列算式呢?4+2 红红来了,在干什么呢?原来她在运南瓜,不一会功夫,她就运了这么多(出示南瓜图)。谁能用先、然后、最后这些词来描述一下这幅图?(指名回答)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指名回答) 师:要求一共有几个南瓜,用什么方法计算,如二、学习新知 何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生1:4+2=6 6+1=7 生2:4+2+1= 追问:你觉得哪个算式好呢?为什么这么列式? 师:谁会读这个算式? 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见到的不一样,你能看出有什么不一样吗?(指名回答) 师:谁来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 说明:对了!象这样连续加几个数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板书课题) 这个连加算式中的4表示什么?2呢?1呢? 镇江新区(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备课人:仲剑英 审核人:蒋伟
师:红红运来了这么多南瓜,把算数不好的红红难住了,她不知道自己一共运来了几个南瓜,你能帮红红算算吗?怎样算呢? 想一想,这样的连加算式该如何计算呢,把你的方法给同桌说一说。(教师巡视,并询问学生) 指名学生汇报交流结果,并小结。 师总结:一般情况下我们先算前两个数,师板书如下:4+2+1=7 6 谁能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你的计算方法说一遍?(指名说、齐说) 2.巩固连加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谁能描述一下,左边、中间、右边分别有几根?问题又是什么呢? 师:你能列出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说算式并说明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 3.教学连减 师:红红干的热火朝天,明明也不甘示弱,瞧瞧,他来到了丝瓜架下准备摘丝瓜呢!先数一数,架上一共几根丝瓜? 师:不一会的功夫明明就摘了这么多,看看他第一次摘了多少,第二次又摘了多少,架子上还剩下多少?应该怎么列式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引导学生说出连减算式) 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你看出来了吗? 师:连续加几个加数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那象这种连续减几个减数的算式,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连减。(板书课题) 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又该怎样计算呢?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学生汇报) 师总结:一般情况下我们先算前两个数(板书计算过程)8-3-1=4 5 4.巩固连减 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方块。第一次去掉了4个,第2次去掉了2个,还剩下几个呢?(指名学生说图意,并列出算式,再次说说计算过程,和每个数字的意义) 镇江新区(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备课人:仲剑英 审核人:蒋伟
1.小朋友开心地在农场劳动,把小鸟也吸引来了。(出示图片)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义。(学生说图意,列算式并说每个数的意义) 2.小鸟欢快地在枝头飞来飞去,小鸭子也快乐地在水里游泳。(学生说图意,列算式,并说每个数的意义) 3.(1)小鸭子们开心地游完泳要回家了,你能把它们送回家吗?第三座蘑菇房的门牌号有一个看不清,你知道是几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最后一座蘑菇房什么门牌数字都没有,是谁三、巩固练习 的家?门牌号可能是几? 4.还记得口算号列车吗?又开来了!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我们可以把它们合并成一个连加算式,是4+1+3=8,其它算式老师已经把它变魔术变成今天学的新算式了,你能看出我是拿哪两个算式合并成的吗? 小朋友们玩得高兴吗?该准备回家啦。但是口算号列车又给我们出了个难题,你能解决这个难题,顺利回家吗?任选一个算式,编一个小故事。 四、课堂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第6题。 五、本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收获? 连加 连减 板书设计 4+2+1= 8-3-1=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