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
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 6 世纪 80 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 ( ) A. 隋文帝B ?唐太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 2.古代有一位商人,他经常把货物经过大运河从杭州运到北京去。请你仔细想想,这 位商人最早应该是生活在下列哪个朝代 ( ) A. 西周 B ?秦朝 C ?汉朝 D ?隋朝
3.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创立是在 ( ) A.隋文帝时B ?隋炀帝时C ?武则天时D ?唐玄宗时 4.隋朝虽然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在我国历史上仍占有重要地位。隋朝的历史作用有 ( )
①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②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 础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5.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 政”。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 帝是 ( )
A.隋炀帝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6.在下列四本著作中,你在哪本书中不能看到有关唐太宗的事迹 ( )
7.乾陵武则天陵墓前立有著名的“无字碑” ,传说是武则天想让后人来评定自己的功过 是非。以下对她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奖励生产,促进社会生产发展
B?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C. 她的统治没有使社会有任何变化和进步 D. 重用人才,提拔任用了许多有才干的人
8.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 天下大理。”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 )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9.根据“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可以揭示唐朝盛世的由来 ( )
①经历太宗、武后、玄宗诸朝 ②唐朝基本国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③国内安定、未 曾有政局动荡 ④科举制发挥积极作用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0.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 ) A.东汉 B .三国 C .隋朝 D .唐朝
11. 唐朝手工业发达。下面对唐朝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唐朝的丝织品花色品种很多,技术咼超 B. 造船业、造纸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
C?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等举世闻名
D. 南方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中心,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
12. “年少从军不为苦, 长戟短刀气如虎。 男儿志在立功名, 青海西头擒赞普。”诗中“赞
普”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适合 ( A.回纥 B .南诏 C .靺鞨 .吐蕃 D 13.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在 ( ) A.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汉朝 D
14. 盛唐气象本来是诗歌上的一种说法,但经常被历史学家用来说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 黄金时代。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盛唐气象的形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是 ( ) A.专制与跋扈B .颓废与反抗C .开明与开放D .任性与狂妄
15. 清代诗人赵翼评李白诗说: “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 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 ”这段材料是 说李白的诗具有 ( )
A.浪漫主义精神B .现实主义精神
C?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 D .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
16. 北方各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表明这一时期 ( ) A. 唐朝非常强大,北方各族与唐关系融洽
)
B. 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拥戴
C?唐太宗用武力征服了北方民族
D.唐朝时北方各民族势力很弱,无法与唐抗衡
17.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这段文字出自《日本书纪》一书。为了 实现文中所说的“常须达” ,日本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 A.派倭寇侵略我国沿海地区 B .派商人与唐朝通商 C?派僧人到唐朝传播佛教 D .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18. 文物是指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质遗存。下面图片体现的主题是 ( )
A.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B ?唐代的对外交往 C?明朝的建筑成就 D ?清朝的经济繁荣 19.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 ) A.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B ?唐玄宗天宝年间任用奸臣 C. 唐末农民战争爆发 D ?安史之乱
20. 强大的唐朝灭亡后,出现了藩镇割据混战的局面,黄河流域相继由几个朝代统治, 历史上合称为 ( ) A.十国 B .三国 C. 七国 D .五代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2分,第 23题12分,第24题14分,共50分) 21. 观察下列电视剧的海报,回答问题。 (12 分)
(1) 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向观众全景式地展示了哪位皇帝纵横跌宕的一生?请结合 图一和所学知识,说说他在位期间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4 分) (2) 结合图二,请你说说武则天对唐朝起了什么作用。 (3 分)
(3) 结合图三说说唐明皇是谁,他统治的前期被后人赞誉为什么。 (2 分)
(4) 结合所学知识, 说说在以上三位皇帝统治期间出现国家兴盛局面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3 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 分 ) 材料一:
材料二:它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诗歌有近 5 万首,涌现了许多优秀的诗 人。
(1) 材料一中的图 1 和图 2 分别反映了唐朝哪两个方面的进步? (2 分)
(2) 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材料一图 3中捕捉到哪些信息? (3 分)
(3) 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个朝代?请写出三位当时涌现的杰出诗人。 (4 分)
(4)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朝能在这些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3 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 分)
材料一:唐代诗人赵嘏有诗云: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有一次,唐太宗 见到新科进士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 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意为掌握之中 )矣。 材料二:《英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 “我们所知道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
的选 举制度(指科举制度 ) ,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
材料三: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五权宪法?民权初步》中说: “现在各国的 考试制度,差不多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 的。”
(1) 材料一中的“太宗”是指谁?“长策”指的是什么? (3 分)
(2) “太宗”实施“长策”出于什么目的? (2 分) (3) 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 (3 分)
(4)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实行的“考试制度”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 (4 分)
24.隋唐是经历了长期分裂后的两个大一统王朝,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请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4 分) (1) 隋朝、唐朝分别于哪一年建立?隋朝统一中国的标志是什么? (3 分)
(2) 隋朝在谁的治理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唐朝先后形成哪两个治世局面?分 别出现在哪位皇帝的统治时期? (5 分)
(3) 上述繁荣局面形成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3 分)
(4) 结合隋唐历史,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3 分)
答案:
1---20 ADBBC CCCCD DDACA BDBDD 21. (1)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政治上推行一系列 改革措施,巩固统治;经济上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加强对西域的控制,改善民族 关系。
(2) 承前启后,使社会经济得以继续发展,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