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下册-打印版
第5节 泥石流
1.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有:①山区(特别是 )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③有 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过后,坡面上的碎屑物受震动而变松动,容易形成泥石流。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积雪融化引发的泥石流也经常发生。
2.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 的特点,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破坏力巨大。
【夯实基础】
1.下列人类活动中,可能导致泥石流发生的是( ) A.陡坡修筑梯田 B.围湖造田 C.过度抽取地下水 D.内蒙古高原上垦殖草原
2.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地区,气候特征往往是( ) A.终年高温多雨 B.终年高温少雨 C.四季分明,降水均匀 D.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3.下列各组省区中,均为我国主要泥石流分布区的是 ( ) ①四川 ②甘肃 ③山东 ④云南 ⑤西藏 ⑥浙江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4.下列关于泥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规模不大,但危害严重 B.活动频繁,历时长 C.危及面狭窄,且重复成灾 D.突发性强,历时短
科学-下册-打印版
5.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泥石流多发生在地形陡峭的山区,人烟稀少,故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B.经常会冲毁铁路、公路、桥梁、水电站等公共设施 C.它会摧毁矿山,掩埋良田,毁坏房屋 D.它会堵塞河流,造成河流决口,泛滥成灾
6.在陡峭的沟谷山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害是( ) A.水土流失 B.泥石流 C.地震 D.火山
7.为减轻山区地质灾害的威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加强对地质灾害的治理,就可以减少地震的发生频率 C.依靠工程、生物措施,彻底杜绝地质灾害
D.加强防灾、减灾宣传,组织当地居民向平原地区迁移
8.2015年3月30日,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造成至少10人被埋。泥石流是一种破坏力巨大的地质灾害,经常与之相伴发生的地质灾害还有( ) ①火山 ②地震 ③山体滑坡 ④崩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下列关于泥石流发生前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沟谷中的小溪突然断流
B.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 C.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
D.由于泥石流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所以其发生前不会有任何征兆 10.下列关于泥石流发生时的防御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 B.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C.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
D.发生泥石流时,要勇于到室内救出被困人员,并抢救一些易于携带的物资
11.泥石流长期防御措施:①建立预测、预报及_ 体系;②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
科学-下册-打印版
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及时 和疏散;③植树造林;④修 建 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泥石流;⑤受灾时有效地_ 等措施都能减少泥石流的发生或降低危害程度。
12.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如图3-5-1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图3-5-1
(1)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 。
(2)若加大洒水的量,使坡面形成比较大的水流,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 。 (3)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 。 (4)若在B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A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 。 (5)由此可见, 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能力提升】
13.人类活动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海啸 B.滑坡、泥石流 C.沙尘暴、火山喷发 D.台风、洪涝 14.在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中具有长期效益的是( ) A.修筑永久性的钢筋混凝土防护结构 B.种植草皮、造林护林
C.放弃在泥石流地区居住和建造工程 D.在地表铺盖黏土,防止雨水渗入
15.下图箭头表示地理要素增大的方向,图示关联性正确的是( )
科学-下册-打印版
16.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如图3-5-2所示,回答下列题。
图3-5-2
(1)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陡峭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科学-下册-打印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拓展创新】
17.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导致该地区这三种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
(2)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 日趋频发的重要原因。
(3)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高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1.陡峭地形 暴雨或持续性 地震 2. 突发性、历时短 【夯实基础】
1.A 2.D 3.D 4.D 5.A 6.B 7.A 8.C 9.D 10.D 11. 救灾 搬迁 工程 抢险救灾 12. 水流携带泥沙向下流淌 水流
携带泥沙向下流淌 陡峭的山区地形、暴雨或持续性的强降水、堆积有大量松散碎屑物的坡面 水流中的泥沙大量减少 良好的植被 【能力提升】
13.B 14.B 15.A 16.(1)C (2)D 【拓展创新】
17. 该地带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大。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断裂,岩石破碎,
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节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 18. 泥石流
19. 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加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5节泥石流作业设计 浙教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