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ǐ yuē lǐ rén wéi měi zé bù chǔ rén yān dé zhì
子 曰: 里 仁 为 美; 择 不 处 仁,焉 得 知。
【注释】里:邻里。周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这里用作动词,作居住讲。
仁:仁德之风纯厚的地方;一说,有仁德的人。 处:居住,相处。 焉(yān):怎么,哪里。 知:同“智”,明智。
【大意】孔子说:“住在有仁德之风的地方才好。不选择有仁德的住处,怎么能算明智呢?”
zǐ yuē bù rén zhě bù kě yǐ jiǔ chù yuē bù kě yǐ cháng chǔ lè
子 曰:不 仁 者,不 可 以 久 处 约,不 可 以 长 处 乐。
rén zhě ān rén zhì zhě lì rén
仁 者 安 仁,知 者 利 仁。
【注释】约:穷困,俭约。
乐:富裕,安乐。 知:同“智”。
【大意】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过俭约的生活,也不能长久地过富足安乐的生活。有仁德的人能安心于行仁德,有智慧的人能利用仁德。”
zǐ yuē wéi rén zhě néng hào rén néng wù rén
子 曰:唯 仁 者,能 好 人,能 恶 人。
【注释】好(hào):动词,喜欢,喜爱。
恶(wù):厌恶,讨厌。
【大意】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zǐ yuē gǒu zhì yú rén yǐ wú wù yě
子 曰:苟 志 于 仁 矣,无 恶 也。
【注释】苟:假如,如果。
志:立志,有志于。 恶(è):做坏事。
【大意】孔子说:“假如立志于实行仁德,就不会做坏事。”
zǐ yuē fù yǔ guì shì rén zhī suǒ yù yě bù yǐ qí dào dé zhī
子 曰:富 与 贵,是 人 之 所 欲 也。不 以 其 道 得 之,
bù chù yě pín yǔ jiàn shì rén zhī suǒ wù yě bù yǐ qí dào dé zhī
不 处 也。贫 与 贱,是 人 之 所 恶 也。不 以 其 道 得 之,
bù qù yě jūn zǐ qù rén wù hū chéng míng jūn zǐ wú zhōng shí zhī jiān
不 去 也。君 子 去 仁,恶 乎 成 名。君 子 无 终 食 之 间
wéi rén zào cì bì yú shì diān pèi bì yú shì
违 仁,造 次 必 于 是,颠 沛 必 于 是。
【注释】是:代词,这。
处:接受,享受。 去:摆脱,避开。
恶:同“乌”,相当于“何”,如何,怎样。 终食之间:吃一顿饭的功夫。 违:违背。 造次:仓促,匆忙。
颠沛:原指跌倒,引申为受挫,困顿流离。
【大意】孔子说:“发财和升官,这是人们所盼望的,若不是用正当方法得到的,君子不会接受。贫穷和卑贱,这是人们所厌恶的,若不是用正当的方法摆脱,君子就不会那么做。君子抛弃了仁德,怎么能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即使吃一顿饭的功夫也不能违背仁德,匆忙仓促时也一定按仁德行事,颠沛流离也一定按仁德做事。”
zǐ yuē wǒ wèi jiàn hào rén zhě wù bù rén zhě hào rén zhě wú yǐ
子 曰:我 未 见 好 仁 者,恶 不 仁 者。好 仁 者 无 以
shàng zhī wù bù rén zhě qí wéi rén yǐ bù shǐ bù rén zhě jiā hū qí
尚 之。恶 不 仁 者,其 为 仁 矣,不 使 不 仁 者 加 乎 其
shēn yǒu néng yí rì yòng qí lì yú rén yǐ hū wǒ wèi jiàn lì bù zú
身。有 能 一 日 用 其 力 于 仁 矣 乎,我 未 见 力 不 足
zhě gài yǒu zhī yǐ wǒ wèi zhī jiàn yě
者。盖 有 之 矣,我 未 之 见 也。
【注释】尚:动词,超过。
矣:用法同“也”,表示语气停顿。 盖:句首发语词,表示揣测意。 未之见:是“未见之”的倒装。
【大意】孔子说:“我没见过爱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无法超过的,厌恶不仁德的人行仁德时,不使不仁德的东西加在自己的身上。有谁能一整天用自己的力量去主动实行仁德呢?我没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这样做的人有,但我没见过。”
zǐ yuē rén zhī guò yě gè yú qí dǎng guān guò sī zhī rén yǐ
子 曰:人 之 过 也,各 于 其 党。观 过,斯 知 仁 矣。
【注释】过:过错。
党:这里指意气相投的人。 仁:同“人”。
【大意】孔子说:“人犯的过错与各自那一类的人相同。观察他犯的过错,就能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
zǐ yuē zhāo wén dào xī sǐ kě yǐ
子 曰:朝 闻 道,夕 死 可 矣。
【注释】朝(zhāo):早上。
闻:听到,知道。
道:指某种真理,即儒家之道。
【大意】孔子说:“早上明白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
zǐ yuē shì zhì yú dào ér chǐ è yī è shí zhě wèi zú yǔ yì yě
子 曰:士 志 于 道,而 耻 恶 衣 恶 食 者,未 足 与 议 也。
【注释】士:读书人,一般的小知识分子。
【大意】孔子说:“读书人有志于道,却又以自己穿的衣服不好、吃的饭菜不好为耻,这种人不值得与他谈论。”
zǐ yuē jūn zǐ zhī yú tiān xià yě wú shì yě wú mò yě
子 曰:君 子 之 于 天 下 也,无 适 也,无 莫 也,
yì zhī yǔ bǐ
义 之 与 比。
【注释】适、莫:有多种解释。有认为人情亲疏厚薄;有认为敌对、爱慕。这里解释为可与不可。
比:挨着,靠拢,靠近。
【大意】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事情的处理,没有规定要怎样干,也没有规定不要怎样干,怎样干合理恰当就怎样干。”
zǐ yuē jūn zǐ huái dé xiǎo rén huái tǔ jūn zǐ huái xíng xiǎo rén huái huì
子 曰:君 子 怀 德,小 人 怀 土;君 子 怀 刑,小 人 怀 惠。
【注释】刑:法度典范,刑罚。
【大意】孔子说:“君子关心的是道德,小人关心的是田土乡宅;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恩惠。”
zǐ yuē fǎng yú lì ér xíng duō yuàn
子 曰:放 于 利 而 行,多 怨。
【注释】放:同“仿”,依据。
【大意】孔子说:“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会招来很多的怨恨。”
zǐ yuē néng yǐ lǐ ràng wéi guó hū hé yǒu bù néng yǐ lǐ ràng wéi
子 曰:能 以 礼 让 为 国 乎,何 有?不 能 以 礼 让 为
guó rú lǐ hé
国,如 礼 何?
【注释】礼让:按周礼注重礼仪,谦让。
何有:有什么困难呢。
【大意】孔子说:“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吗?那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又怎么来对待礼仪呢(礼仪有什么用呢)?”
zǐ yuē bú huàn wú wèi huàn suǒ yǐ lì bú huàn mò jǐ zhī
子 曰:不 患 无 位,患 所 以 立。不 患 莫 己 知,
qiú wéi kě zhī yě
求 为 可 知 也。
【注释】立:站住脚。
莫己知:即“莫知己”,没人知道自己。
【大意】孔子说:“不担忧没有官职,只担忧没有胜任官职的本领。不担忧没人知道自己,去追求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好了。”
zǐ yuē shēn hū wú dào yī yǐ guàn zhī zēng zǐ yuē wéi zǐ chū
子 曰:参 乎,吾 道 一 以 贯 之。曾 子 曰:唯。子 出,
mén rén wèn yuē hé wèi yě zēng zǐ yuē fū zǐ zhī dào zhōng shù ér yǐ
门 人 问 曰:何 谓 也?曾 子 曰:夫 子 之 道,忠 恕 而 已
yǐ
矣。
【注释】贯:贯穿。
唯:是的,表示应答。 忠:忠诚,诚挚。 恕:对别人宽容。
【大意】孔子说:“参啊!我主张的道贯穿了一个基本概念。”曾子说:“是的。”孔子出去后,别的学生问曾参说:“那是什么意思?”曾子说:“夫子主张的道不过是忠恕罢了。”
zǐ yuē jūn zǐ yù yú yì xiǎo rén yù yú lì
子 曰:君 子 喻 于 义,小 人 喻 于 利。
【注释】喻:明白,懂得。
义:合乎正义和道义的事情。 利:私利,财利。
【大意】孔子说:“君子懂得义,小人只知道利。”
zǐ yuē jiàn xián sī qí yān jiàn bù xiàn ér nèi zì xǐng yě
子 曰:见 贤 思 齐 焉,见 不 贤 而 内 自 省 也。
【注释】贤:贤人,有才德的人。
齐:用作动词,向……看齐,与……等同。 省(xǐnɡ):反省,内省,检讨自己的思想行为。
【大意】孔子说:“看见有贤德的人,就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没有贤德的人,就该反省自己是否有他那样的错误。”
zǐ yuē shì fù mǔ jǐ jiàn jiàn zhì bú cóng yòu jìng bù wéi láo
子 曰:事 父 母 几 谏。见 志 不 从,又 敬 不 违,劳 ér bú yuàn 而 不 怨。
【注释】事:事奉。
几(jī):婉转,轻微,隐微。 劳:操劳;一说,忧愁。
【大意】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之处,要委婉地劝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仍
要恭敬不冒犯他们,为父母操劳但不要怨恨。”
zǐ yuē fù mǔ zài bú yuǎn yóu yóu bì yǒu fāng
子 曰:父 母 在,不 远 游,游 必 有 方。
【注释】游:离家出游。
方:方向,方位。
【大意】孔子说:“父母在世时,不要远离家乡,若定要远离家乡,也必须有确定的地方。”
zǐ yuē sān nián wú gǎi yú fù zhī dào kě wèi xiào yǐ
子 曰:三 年 无 改 于 父 之 道,可 谓 孝 矣。
【注释】三年:见《学而第一》第十一章注。
【大意】孔子说:“父亲死后,多年不改变他合理的方面,可以说是孝。”
zǐ yuē fù mǔ zhī nián bù kě bù zhī yě yī zé yǐ xǐ yī zé
子 曰:父 母 之 年 不 可 不 知 也;一 则 以 喜,一 则
yǐ jù
以 惧。
【注释】惧:担忧,担心。这里指担忧父母年事已高,会衰老死亡。
【大意】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因为他们高寿而高兴,另一方面又因为他们年纪大了而为之担忧。”
zǐ yuē gǔ zhě yán zhī bù chū chǐ gōng zhī bú dǎi yě
子 曰:古 者 言 之 不 出,耻 躬 之 不 逮 也。
【注释】古者:古代的人,往往指古代有地位的人。
耻:以……为耻。 躬:亲自,亲身。 逮(dài):赶上。
【大意】孔子说:“古人言语不轻易出口,认为说出来了却做不到是可耻的。”
zǐ yuē yǐ yuē shī zhī zhě xiǎn yǐ
子 曰:以 约 失 之 者,鲜 矣。
【注释】约:约束,谨慎节制。这里指用一种立身处世原则约束自己。
失:过失,犯错误。 鲜(xiǎn):少。
【大意】孔子说:“因为对自己节制约束而犯过失的事很少。”
zǐ yuē jūn zǐ yù nà yú yán ér mǐn yú xíng
子 曰:君 子 欲 讷 于 言,而 敏 于 行。
【注释】讷(nè):语言迟钝。这里指说话谨慎,有分寸。
行:行动,行为。
【大意】孔子说:“君子要谨慎地说话,却要敏捷地行动。”
《论语》全文带拼音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