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部“无字”的“名著”
作者:宋伟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7年第10期
生活在繁华的上海中心城区的学生们,他们的写作视角经常聚焦在繁华的都市生活、现代化的都市风貌等视域。而在这座繁华都市的外围,还有广袤的郊区,郊区学生的写作视角必然会不同于城区学生的写作视角。一直以来,郊区学生们总认为写作视角受限于他们的生活范围。自觉可写之物不多,可绘之人不丰,可抒之情不富。其实,乡土题材就是一部“无字”的“名著”,更是一部“读不尽”的“名著”。如鲁迅的江南水乡、叶圣陶的甘藕之乡、牛汉的滹沱河、张抗抗的诗意般的故乡、曹文轩的草房子世界等,这些名家的写作题材,甚至真挚的情思、塑造的典型人物也来源于这部“名著”。郊区的学生岂能熟视无睹,漠然置之呢? 那么,我相信美丽的乡土风光,淳朴的乡人,永恒的乡俗,恬静的生活,这些题材足以构成郊区学生丰富而独具个性的写作视角。我热爱这独特的风味,我爱用文字书写它们的魅力。于是,笔者引导学生以名家乡土作品为范,敢于以“下水”写作为例,引导学生们饱含情感地阅读这本“名著”。我坚信,只要师生们不断尝试写作,定能写出不落俗套、清新自然、充满郊野之趣、富有乡土之味的文章。如何引导郊区学生们充分发掘乡土题材呢?
郑板桥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板桥先生之意是作画需师法自然。写作亦然。文学巨匠福楼拜告诫莫泊桑:写作在于仔细观察生活。因此,师法自然,细腻观察,融入真情成为写作不变的法则。为表述之便,我化用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的六句话,来分述培养学生拓展乡土题材的观察视角,进而内化为写作能力的途径。 一、芳草发而幽香
春日的乡土充满浓郁的生机,万物荣发,有别样的春风、不起眼的野花、珍贵的野菜、值得传承的乡俗等,值得教师引导学生观赏、品味,进而升华情感,书之为文。
(一)引导学生体味郊野的春风。沪郊的春风并不如江南春风那样温柔,尤其是夜深人静之时的风,那种感觉更是强烈。一位学生写到:“躺在床上,只听见辽阔的旷野中,有吹哨子一般的风声,发出‘咻咻’、‘呜呜’的声音。南方的春风也有北国春风的风采。”通过聆听,学生品味到郊野春风的特色。同时,我指导学生关注林斤澜《春风》一文的写作特色,给予学生写法的借鉴、提升。
(二)引导学生走近田头、河边。观察各种不知名的野花、大片的金黄色的油菜花,小片的粉红色的桃花,微片的淡白色的梨花,配之以新绿的田野,色彩鲜明,给人以极强视觉震撼。纵横交错的小河浜泛起的柔波,鸭儿们在春水中惬意地感受着春天。这其中的每个视点都
可转化成学生们独有的写作视角。若提笔成文,热爱自然、钟爱乡土之情就会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来。
一位学生写了挖荠菜的经历:“妈妈挽着我的小手,我紧握着妈妈温暖而湿润的手,走在高低不平的田埂上。妈妈教我如何识别荠菜。每当我发现一棵,竟高兴得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将它抛向空中。我拥抱了妈妈。妈妈亲了我微红的小脸蛋。后来,我才知道它竟然是一株野草。”从挖荠菜的经历中,学生感受了美妙的自然,也写出了浓浓的母子情。
(三)引导学生感受春日特有的劳作生活。一位学生写了与奶奶采摘蚕豆的生活场景。他写了奶奶剥豆染黑了的指甲,体会了摘豆、剥壳的不易,体味到农人的辛苦、勤劳、乐观。又写了在灶头上煮蚕豆的场景,他还提到了鲁迅先生《社戏》中的“罗汉豆”。这样,作者的素材不也向名家的乡土作品靠近了吗?后来又重点描写小伙伴们抢豆而食的风趣场景。他写得情致盎然,饱含乡土生活的趣味。
(四)引导学生记录春天的乡俗。马兰头是郊区人民喜爱一道的野菜。有的学生就以此为写作素材。有的学生剪辑了他们全家一起采摘新鲜的马兰头、一起和面、在灶头的大锅上做踏饼的场景。在这个过程中,既凝结了乡俗的味道——春食马兰头健体祈福,又寄托了人们美好愿望,进而传递出家中其乐融融的感觉。郊区的乡俗还有很多,学生可以自己的视角去诠释其中曼妙的地方。 二、稻风清而人美
夏日的都市,热浪袭人,而夏日的乡村,有碧波千层的稻浪、浓香的瓜果、阳光下的农舍,清爽的海风等。它们给溽热的空气捎来了别样的味道,这种独特的风味是值得学生慢慢品味的。
(一)引导学生体会:夏日身居树荫下,沐浴着清新的海风,吹散了溽热的烦躁的感觉。有的学生写到:“这是一种柔软而沁人心脾的清新。都市中的人很难觅到这种感觉。”我也写到:“晚上躺在床上,尽情地享受着穿堂风带来的清爽的味道,风里裹着阵阵稻叶的清香,这是种神奇的感觉。这是久居空调室里的人难以享受的。”那么,师生以风给人带来的那种美妙的感觉为重点,共同表达了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愫。
(二)引导学生观察夏日的田野。有的学生写到:“田野变成了纯粹的深绿。田野中飘散着水稻的清香,玉米叶与穗在风中摇曳,具有地方特色的芦粟,也在风中尽展苗条的身姿。”学生的笔触锁定于特色的农作物,并展开描写,乡土之味萦于笔端。
我也写到:“清晨的阳光照在稻田上,阳光抚摸之处,绿得更亮,背阴处绿得深沉。阳光仿佛成了画家。阳光下,红瓦白墙的农家小屋,红瓦更红,白墙更白。”后来,我重点写了与儿子在小屋中玩耍的快乐场景。在我的引导下,许多学生也开始关注他们熟悉而又被遗忘的田
间小屋,用灵动的笔,撰写自己的乡土故事。这样,师生共同学习,互相吸取对方题材中自己没有关注的地方,题材就逐渐地拓展了,文境就慢慢地提升了。
(三)引導学生观察夏日里的瓜农:乡间的小路边,撑起破旧的帆布大伞,满是瓜农的身影。有的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描写卖瓜的爷爷:瓜棚中的爷爷、卖瓜时的爷爷,卖瓜后的爷爷。写出了爷爷的辛劳、乐观、诚实。正是这一代代庄稼人铸就了朴实的乡土气息。乡土的景美,人更美。这样,写作就情景交融了。 三、粟果熟而凝情
在秋日的乡村,修长的芦粟、成熟的作物、具有农家味的收割场景等,又是一种风情,样样皆可动情为文。
(一)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芦粟。以“我与芦粟”为题,引导学生写出属于自己生活经历的文章。学生触摸到了自己熟悉的东西,思路就慢慢地打开了。
一位学生写到:“稻子的穗沉了,桃子香了,梨子甜了,枣子红了。芦粟可以吃了,它不似甘蔗那样甘甜,但是执着的乡人每年都要让它们走进田头,他们嚼着芦粟,虽渣满口中,却品到了乡俗的魅力。”学生铭记乡俗,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
一位学生写到:“悄悄地,悄悄地,深秋来了,田里的芦粟只留下干枯的根,倔强地扎在干裂的泥土里。我家已经很久没种过芦粟了。但看到它,我就会想起往事,嘴角总会不经意地咧起来。”作者由芦粟联想到往事。芦粟成了触情物,不禁让人想到叶圣陶的《藕与莼菜》。此时,趁势引导学生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那么文章的谋篇、立意又上了一个层次。 一位学生以芦粟为线索,先写正值青春期的他与爷爷的疏远,后来以芦粟为触情点,重新找回了他小时候与爷爷一起吃芦粟时的那种浓浓的祖孙情。借物抒情,既有乡土气息,又有真情实感。这是郊区学生独有的生活体验。只要认真发掘此类题材,必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一位学生写了拿着芦粟杆当金箍棒的儿时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儿时的快乐时光。还有的写了与小伙伴们在芦粟林中捉迷藏的快乐生活。这其实是人们一辈子幸福回忆的源泉。一种郊野植物竟引发了学生如此多的触情点。这不正是这部“名著”的魅力吗?
(二)引导学生描写农人翻晒稻谷的场景。我写到:“深秋,稻谷收割了,这里没有打谷场,农人们在自家庭院里翻晒稻谷。用一种类似‘T’字形的自制农具,不停地,推着,翻着。一推,一翻,稻中灰尘就扬了起来,飘到了他们黝黑的皮肤上,沾到衣服上。他们却依旧笑着。偶尔,有娇小孩子奔跑在稻谷上。大人们叫喊着,他们却笑着,置若罔闻。用稚嫩的小手,抓起一把稻谷,用力抛向天空。大叫一声:‘下雨了!’。稻雨下到了他们头上,沾到了他们身上。大人们满脸怨色,他们却嬉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