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成公不等待 决胜国考就现在!2017年国家公务员课程火热开售中>> 给定资料

1.“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4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资源供给紧张,环境污染加重,直接影响到投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2009年底在丹麦首都召开,“低碳经济”一下子成为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名词。2009年,锂电池股、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成为了市场最热门板块,2010年的“两会”上低碳经济也成为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趋严重,国际社会的压力已不容回避,低碳经济已毋

庸置疑地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以低排放、低消耗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必将第四次掀起全球经济变革的浪潮,我国经济也必将在第四次浪潮中崛起,发展低碳经济显然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动力和引擎。低碳经济,是人类发展遵循的必然道路,正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些也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环保低碳是全世界推崇的新生活方式,老庄“天人合一”观正契合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

2.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1)》发布会上,报告的主编指出:“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迅猛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中国的GDP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同时,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也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使得中国在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的过程中,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批评的对象。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均收入还处在中等偏下水平,因此高速增长仍将持续,城市化率还会进一步提高,经济结构转型至少还需10年以上。这种国内的庞大需求对能源和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逐渐形成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从而放慢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不只是来自国际的压力,而主要是出于中国未来发展的需要,虽然国际上有人拿气候变化问题故意作中国的文章,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节能减排的信念不容置疑。”他还建议,中国在积极自主减排的同时,应积极宣传介绍中国应付气候变化的成果,并适当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些低碳资金援助和比较实用的节能减排技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诚意和努力。同时,建议中国主办一些联合国气候变化国际会议,形成有中国域名的国际协议(如京都议定书、名古屋协定),举办世界性的节能减排博览会,以扩大中国的影响、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减排的认可度。

在“2010低碳经济与期货市场论坛”上,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林健表示,目前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存在企业参与意愿不高、运作机制不规范、标准制定困难等三大问题。他指出,首先,我国中小企业众多,且大量集中于制造业,这些中

小企业具有参与减排的任务,但是减排的意愿并不高。其次,在运作机制上,与其他商品市场不同的是,政府在碳交易市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有碳交易总量的核定都属政府职能,而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的需求效率是的。最后,标准制定不仅要求国家确定总体目标,还需要对相关技术进行核准制定,对第三方认证制度进行授权,以及建立交易制度和惩罚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经济高速增长必然带来温室气体排放的迅猛增长。地方政府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低碳转型的两难选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占比较大的地区,低碳转型困难高于全国。第二,欠发达地区存在“低发展水平下的低碳排放基数制约”的矛盾。第三,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手段单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实现降低单位GDP能耗20%的目标,主要依靠的是行政手段,即减排压力主要依靠指标的层层分解来约束地方政府和企业。第四,现有的财税体制不适应低碳转型。第五,低碳城市建设缺乏“资金支撑和技术支撑”。第六,低碳经济缺少具体明确的政策法规支撑。

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理念正在由原来的温饱型向舒适型转变,生活方式的变化是以消费水平的提高为前提的。①房屋面积变大。人们不再安于原来的小房子,即使贷款也要首先住上大房子,而大房子的建设需要建材、电器、暖气设备等,从而引致消费翻番。②私车呈大众化。原来上班都骑自行车,距离较近的步行亦可。但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私家车不再单纯作为交通工具,而是同事以及朋友之间攀比和显示自己身价的标尺。拥有私家车虽然提高了更多人的生活水平,但在目前技术条件下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成倍增加。③电力需求翻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以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大为前提的,而企业数量的增多需要电力事业跟进。同时人们为了生活方便,更多人在厨房内选择了电器厨具。在电力供应主要是燃油和燃煤发电的情况下,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成公不等待决胜国考就现在!2017年国家公务员课程火热开售中>>给定资料1.“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y3sm70ai92mdyx423a46cyp27lzc201bo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