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城市开放空间调研报告
—以钟鼓楼广场为例分析
摘要:以对西安市钟鼓楼广场的调研为例,对广场的尺度、内外部空间、广场环境、交通能力、文化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注重以人为本,人是广场的使用者,注重文化的传承,钟鼓楼广场位于西安市的钟楼和鼓楼之间。通过深入的中调查研究发现城市广场中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城市广场建设的方向。 关键词:以人为本 城市开放空间 城市广场 地域文化
一.概述
1.1调研背景
1.1.1钟鼓楼广场简介
西安钟鼓楼广场又叫尚书省广场,面积达6万平方米,仅次于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在盛唐时期这里是执行国家政务的最高行政机关尚书省所在地。广场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00米,占地2.18公顷,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其中,北配楼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商场建筑面积(上、下两层)31000平方米,绿地6000平方米,是目前全国中心城市中最大的一个绿化广场.
1.1.2钟鼓楼广场的周边环境
钟鼓楼广场位于西安城市中心的钟楼与鼓楼之间,广场南对钟楼饭店,东临邮电大楼,与开元商场隔街相望,处于西安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调研方法
1.2.1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大雁塔南广场现实状况进行了解,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及访谈收集大量资料。并对调查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
1.2.2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了解有关大雁塔北广场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内容。形成关于大雁塔北广场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观察法。
1.2.3现象学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以人的视点为依据,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能够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启发人们的思维,导致新的发现。
1.2.4统计学方法:通过归纳,列表,类比的一系列手段。对人群组成分析,广场使用程度等实际问题进行判断。
1.2.5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
1.2.6形态学方法:既注重部分的微观分析也注重总体上的联系,不只将广场分为一个个空间单元,而且把广场作为一个整体,当作有机的系统看待。用于分析建筑风格,规划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组成的方法。
1.3 调研目的
广场作为城市的客厅,是一个城市对外展示自己的重要部分,所以广场的建设时一个城市建设至关重要的一点。通过对钟鼓楼广场的调研,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广场设计的重要性,也让我们实地的学习了一些广场设计的手法,从而丰富了自己。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解决,加深了我们对城市广场的理解。
二.调研内容
2.1广场整体布局
西安市钟鼓楼广场是在1983年钟楼广场与鼓楼广场合而为一的旧广场规划的基础上,新兴而建的沉降式交通广场。
该广场位于西安旧城中心——钟楼的西北角,东起钟楼盘道,西至鼓楼中轴线,沿西大街靠北而建。东西长约270米,南北宽近百米,占地约有两万六千平方米,由绿化广场、下沉式广场、北侧的下沉式商业步行街、靠北的关中传统风格商业建筑、鼓楼西南侧的小型地面停车场共六部分组成,其中绿化广场、下沉式广场和下沉式商业步行街构成了整个钟鼓楼广场的主体核心。
2.1.1下沉广场
下沉式广场的出现将整个钟鼓楼广场分割成不同层面的一大一小两个广场。它的出现打破了钟鼓楼广场原有的空旷感与因而产生的视觉的单一感,垂直高差的空间分割手法的使用不仅在空间与视觉效果上给予游客巨大的落差变化,更创造了地下商城这一的独特的商用空间使得整个广场的空间出现了新的拓展功能与价值的增益。这是一个交通广场,是人们从钟楼盘道进入地下商城的要道。通长的台阶增强了这个下沉式广场的开放性,交通与观赏的两用性使得游客在浏览途中能够随时随地的欣赏到钟楼与鼓楼的雄壮,以及留意到下沉式广场中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直角三角的空间造型斜边与钟楼盘道的其他面进行呼应,也正好暗
合地下盘道八边形的形体要求,更使得这个下沉式广场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引导着游客的走向,并将游客留在其间,使得下沉式广场成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场所。
2.1.2绿化广场 城市绿化广场的建设是为了丰富了城市空间,为市民提供交流,休憩,娱乐的室外绿色空间。地方特色与历史文脉的集成使得绿化广场这一符合传统广场立意的最大单元,当之无愧的成为了钟鼓楼广场的主要使用部分。以
泉塔为附近为主入口,附加可坐憩的长条石台使人们在纵览钟鼓楼遥相呼应的美景之余,拥有一些休息的空间。
广场以网格草坪为主基调,草坪的四角各设石凳一个,相邻的“田”字草方格四角的石凳相对,从而在宽阔的广场上虚拟的围合出一个可供人坐赏美景的怡人空间。草坪北部则略微下降了近八米侧宽的范围,成排的圆石櫈与石板组合成了独立的带状休息空间,高度的差别削弱了外界的喧嚣,相对安静的环境成为了游客把酒抒怀的好场所。整个广场的设计中都流露着秦风秦韵,浓郁的文化内涵使得来访的游客与市民产生了共鸣式的归属感。
2.1.3下沉式步行商业街 地下商业街为东西走向,是联系钟楼与鼓楼观景台的重要纽带。东头由地下商城的外墙与北侧的高台围合,直面鼓楼的巨大落差更突出了其雄浑厚重的气势;西头由坡道缓缓上升,由东向西不断的拉近与鼓楼的水平与竖直距离,使人渐渐体味到鼓楼的亲切与慈祥。南侧有多处地下商城的入口,北侧却是许多中小型的商铺,南边现代化大商城的入口与背面小商铺关中窑洞风格的门面使得人们在通过商业步行街时古今同存,现代风格与民族特色相映,矛盾与统一在此完美体现。而四米的开间舒缓了东西向狭长的通道,使其步行尺度更加合理,空间更加亲切。
以上三者便是整个广场的主体部分,不同平面,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空间相互有机结合,使人们浏览与购物中随时切换,古今对比的多维度时空的感觉也使得人们在观赏静物时感受空间,感受空间时思考自我存在的意义。不同年龄,不同目的的人们交汇在这里由“多元化”的空间满足其不同的需求,使得整个广场充满活力。这便是广场“多元化”的精彩之
处。合适的空间尺度产生温馨与和谐的气氛,使得人们打破了年龄与境界的禁锢,通过交流与交往,在广场中获得了多重的物质与精神上的享受。 2.2广场尺度
广场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00米,由绿化广场、下沉广场、商业步行街和关中传统风格式商业建筑四部分组成。地面是9425平方米的绿地广场,设有大片方格路网的草坪、鲜花,路网交点上有石凳供行人休憩。绿地广场主入口的轴线上设置方形水池,池中有一大四小共5个玻璃坡顶,既是喷泉,又是地下商城中庭的采光屋顶。
地下为下沉式6274平方米的硬质铺地广场,由此可进入总面积为3186平方米的世纪金花百货商场。其北侧是布置盆花、坐凳和装饰性壁灯的商业步行街。地上部分是沿商业步行街北侧布置的传统商业楼。 2.3视觉分析
整个广场设计充分考虑人的视觉感受,分为地上、地下、地面三个空间层次,地上仰望有钟楼和鼓楼遥相呼应,地下有下沉广场和商业步行街,地面通过丰富的形式、变化的色彩与不同材质的有机融合,创造出多样的视觉景观效果。
广场的视线开阔,层次分明,除了部分死角外,都可以仰望钟鼓楼,下沉广场的硬质铺装和绿化广场的绿化植栽形成鲜明的对比,绿化广场独特的九宫格布局给人以很强的韵律感,同时不同季节的植物的混搭也在不同的季节给人以不同的视觉体验。
2.4人的使用和活动分析
钟鼓楼广场位于西安市的核心位置,人流量巨大,早上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在广场上晨练玩耍,中午多为上班族在广场上稍作逗留,或休息,或用餐,晚上广场上多为附近居民。当然西安作为国际旅游化都市,广场上也不免有很多外地来的游客。
广场各种基本服务设施齐全,有可供人们集会的开阔空间,也有供情侣们独处的私人空间,广场内遍布座椅或石凳,供人们累了休息。广场与道
路的边界由石凳半围合而成,这样既划定了广场边界,而且为人们休息提供了方便,钟鼓楼广场极具人性化的另一点就是设有残疾人通道,进而使各类人都可以自由来使用广场。 2.5微气候分析
广场周围并没有高层,保证了广场在冬季可以有充足的阳光,绿化广场内的九宫格绿化布局又为人们在夏季提供了一个遮阳的良好场所。广场周围的交通发达,可是周围并没有良好的绿化屏障,所以导致了广场内部的噪音问题。周围的巨幅商业广告牌也在晚上给人们造成了炫光的麻烦。 2.6交通分析
2.6.1人流交通
人流分析图
钟鼓楼广场多为商业和餐饮服务来此处购物,旅游,观光的人流量较大,大面积的大台阶为下沉广场空间取得闹中取静的作用,广场的使用人群以中、青年为主,人们停留于广场中主要活动是休息、散步、购物、通过等。
? 7:00-9:00
广场内人流量不断增加,下沉广场内开始车展活动开始,吸引很多人在此驻足,下沉商业街人流量增大以通行为主,大台阶上陆续开始坐人。绿化广场人数变多,很
多游客在此拍照留念。
? 9:00-12:00
广场内人流量不断增加,下沉广场内开始车展活动开始,吸引很多人在此驻足,下沉商业街人流量增大以通行为主,大台阶上陆续开始坐人。绿化广场人数变多,很多游客在此拍照留念。
? 12:00-17:00 此时段内人流量最大,下沉广场车展吸引很多人驻足观看,有很多人坐在大台阶上休息聊天,绿化广场塔泉处的人较多,多为休息拍照。花坛内有少部分人休息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