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2017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 姓名 职称 考核日期 年 月 日
项目 操作要求 1、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2、判断意识:凑近患者耳旁(双侧)大声呼唤并轻拍患者双肩,观察患者有无反应。 3、呼救:“来人,抢救病人” 4、检查脉搏和呼吸:以一手中指与食指指尖从喉结向同侧滑行2-3cm至胸锁乳突肌前凹陷处触摸颈动脉;同时判断呼吸,观察有无胸腹部起伏,应将心脏骤停早期的叹息样呼吸视为无呼吸。判断时间:≤10S。(口述:无心跳、呼吸,立即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 摆放体位:去枕仰卧于硬板床上,如为软床垫应放置按压板;充分暴露胸部、松开腰带。 按压位置:胸骨下段,即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 按压手法和姿势:一手掌根部置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置于此手背上,十指相扣,手指翘起,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放松时胸廓充分回弹,掌根不离开胸壁但手掌不要倚靠在患者胸廓上。 频率100~120次/分,深度5~6cm,按压/通气比例30∶2,按压与放松比例1∶1。 开放气道:采取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疑有颈椎损伤的病人,采取托下颌法开放气道);必要时(如窒息患者)清除口腔异物或分泌物。 简易呼吸器-面罩通气:连接氧气与简易呼吸器,调节氧流量10L/分,操作者转至患者头部上方,将面罩扣住患者口鼻,左手拇指与食指固定,其他手指托起下颌(“EC”手法),右手挤压呼吸囊,潮气量500-600ml,以看到胸廓起伏为度,送气时间≥1S。 分值 得分 备注 5 5 5 评估操作流以30∶2的按压通气比例,进行5个循环。 电除颤:除颤器置于监护状态,确认病人出现室颤。 选择能量,单相波360J,双相波200J。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两电极板均匀涂布导电糊。 安放电极板:“心底部”电极板置于右锁骨下、胸骨右侧,“心尖部”电极板中心置于左腋中线第5肋间。 充电,电极板紧贴皮肤垂直下压(口述:请闪开,并后退),放电。 放电后立即以30∶2的按压通气比例,进行5个循环。 CPR效果评估:检查并口述:颈动脉有搏动,自主呼吸恢复,瞳孔由大变小,口唇、面部及甲床转红润。 总计 程 .
10 5 5 10 10 5 5 5 5 5 5 5 5 5 监考人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