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金狮会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金世慧 20190916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具有结构提示性的语句,整理文章框架结构,迅速理解文章大意。

2. 精读“百草园”段落,品味语言描写,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体会“乐园”之乐。 3. 精读“三味书屋”段落,通过分析肖像、语言、动作描写,理解“先生”的人物形象。 4.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验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如何真正落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通过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具有结构提示性的语句,整理文章框架结构,迅速理解文章大意。 难点:

1. 通过品读,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乐园”之乐。 2.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寻找到并表述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

三、教学课时:三课时

四、教学环节 (一)导入

1.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 ? 【明确】关注注释1:《朝花夕拾》

2. 其实鲁迅先生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叫《旧事重提》。那么鲁迅为什么要将它改作《朝花夕拾》呢?

【明确】朝花夕拾意为早晨盛开的花傍晚时摘。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会议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人和事。较之“旧事重提”,更有作者对旧时光的怀念之情。这也是鲁迅为“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就旧时如花般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寄托一丝安慰。

【设计说明】通过散文集的两个名字的比较分析,由表及里,整体感知《朝花夕拾》的感情基调。

3.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课文进入鲁迅回忆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童年时光。

(二)整体感知

1. 从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你能提取到哪些信息? 【明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点明了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到……”将这两个时间与空间串联在了一起。有将两段时空对比的意味。(不提则已)

【设计说明】破题,加强学生对于课文标题与文章结构间的关联的关注程度。

2. 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抓住地点变化、开头、结尾和具有结构提示性的语句,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怎么分?说出你的依据。 【明确】1-8自然段: 百草园玩乐生活 9-24自然段:三味书屋读书经历

(关注到第9段:承上启下过渡作用,将两部分内容连接) 【设计说明】理清文章结构,划分层次内容。

(三)精读百草乐园之“乐”

1. 刚才同学在梳理时,提到了“乐园”,请问你是从哪里找到了这个词汇?(若无同学提及乐园直接跳问题2) 2. 文章第一段中“(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句话中“确凿”解释为?(确实,表示肯定),似乎又表示不肯定,那岂不是矛盾了吗? 【明确】“确凿”是写实,“只有野草”是对于百草园现状的客观描述。而“似乎”则重在“我” 的观察和感觉,百草园内不仅有野草,更有别的生命,有引发我想象的各种乐趣。(点到“乐”即可)

3.请默读第2到8段,在文中找出依据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这个“乐”体现在哪些地方? 【明确】 A景物之乐

·聚焦第2段,多角度写景、声色形味俱全,调动视觉、味觉、听觉多种感官,春夏秋景共存。 视觉 味觉 听觉 形状 颜色 味道 声音 肥胖的黄蜂、高大的皂荚树、拥肿的何首乌根、 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菜花(春) 又酸又甜的覆盆子、…… 弹琴的蟋蟀(秋)、低唱的油蛉、蝉鸣(夏) ·由低到高;由高到低;动静结合……/比喻、拟人、排比(视学生回答调整输出)

·“不必说……不必说……单单是……”,“不必说”宕开一笔,是为了突出“单是”内容,既然“单是”已极富趣味,那么百草园中的乐趣更是无穷了。

·小结:抓住事物特点、描述中符合儿童的心理。第二段是写景的精彩之处,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和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所在,文中处处表现着儿童的好奇和求知以及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设计说明】品味语言描写,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引导学生如何描写景物,且富有层次。

B故事之乐

·那么除了景物之乐,还有什么?(看学生回答来决定先讲“故事之乐”还是“活动之乐”) ·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赘笔多余的?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明确】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这一乐园平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和奇异氛围,这往往是符合儿童心理的。

C活动之乐

·第2段:泥墙根拔野草、吃果实、抓虫子

·第7.8段:雪后捕鸟(动作描写,生动准确表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写出了雪后捕鸟的乐趣)(冬) 3. 小结:在百草园可以欣赏自然景物、可以听长妈妈讲神奇故事,还可以学到捕鸟的本领,这里的生活自由而热情、新奇而冒险,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不就是儿童的乐园吗?

(四)精读三味书屋之味

1. 百草园蕴含着无限的乐趣等待着童年鲁迅的探索。随着他的成长,到了该上学的年级,于是告别了百草乐园,开始了三味书屋的生活。

2. 请四人为一小组,合作探究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三味书屋?也是如“我的百草园”一样是我的“乐园”嘛?5分钟时间讨论后,以正反方形式展开辩论。 【明确】

(先)反方:不是我的乐园。(令人受束缚、10、17书舍摆设环境沉闷、12-16不准提课外问题、只读书……不准去后院玩。) 正方:也是我的乐园。

·17自然段:折腊梅、寻蝉蜕、喂蚂蚁 ·21自然段:读书之乐:——读书游戏化

·24自然段:读书期间培养的艺术趣味,让作者终身收益。 3. 期间,解决先生的人物形象。(严肃、刻板但同时也是宽容、亲切和蔼的) 4. 小结

(五)再读辨“乐”与“味”

1. 请你比较“百草园”之乐与“三味书屋”相同与不同之处。 【明确】两者共同构成了鲁迅的童年生命的成长环境。 点拨: “同”——都是儿童之乐,都表现出儿童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对草木虫鸟的独特感受、对有本事的人的某种崇拜、对自由欢乐的追求、对成人世界的无知,等等。

??“异”——百草园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土,三味书屋是严肃凝重的学堂; 百草园之乐源于自然的厚赐,三味书屋之乐源于对知识与快乐的追求;百草园生活可谓“快乐无极限”,三味书屋里只能暂借片刻逍遥;百草园里有朴素自然的情趣,三味书屋里有于平淡中开掘的美好情调,等等。 言之成理即可。 2. 小结

此时在想来,鲁迅先生在迟暮之年在拾起这童年的花瓣,在这戛然而止的一句“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如何理解这句话?朗读。

【明确】鲁迅描摹的绣像是三味书屋读书之趣的象征,是作者对儿时生活的眷恋、对童趣不再的叹惋和眼前生活的感慨。回忆甜蜜,现实苦涩。

(六)布置作业 1.中国的大文学家、大思想家鲁迅是怎样成长的?他的童年生活给我们什么启示?联系自身,谈谈感想(待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金狮会 - 图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金世慧20190916一、教学目标1.通过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具有结构提示性的语句,整理文章框架结构,迅速理解文章大意。2.精读“百草园”段落,品味语言描写,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体会“乐园”之乐。3.精读“三味书屋”段落,通过分析肖像、语言、动作描写,理解“先生”的人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xlo73klbf0wk4t3v4f03ibqw7s1xb00tm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