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厂空调净化系统验收验证
指南
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
3、 系统设置
4、 新风系统 5、 送风系统
6、 回、排风系统 7、 自控系统 8、 洁净室
9、 综合性能评定 10、 监测与维护
附录
附录一 国标《空气过滤器》(GB/T14295)的过滤器分类 附录二 国标《高效过滤器》(GB13554)的高效过滤器分类 附录三 国内一般空气过滤器与国外产品的分类比较 附录四 2008年报批的空气过滤器国标的过滤器分类
附录五 2008年报批的高效过滤器国标的高效过滤器分类 附录六 一种超低阻高中效过滤器性能
附录七 一种可自动清洁超低阻净化新风机组性能
1总则
1.1为切实执行《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使空调净化系统的检查验收得以系统化、具体化,并具备可操作性,制订本指南。
1.2本指南适用于药品GMP认证关于空调净化系统的检查评定和企业日常自检评定,不涉及工艺要求、平面布局、围护结构等方面。
1.3空调净化系统的正确做法与功能除应符合本指南外,还应参照相关标准、专业理论和技术以及现场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1.4本指南带*号的条目如不达标,为严重缺陷,其他为一般缺陷。有1项严重缺陷,或有>20%的一般缺陷,则不予通过验收验证。
2术语
2.1粒径(Particle size)
粒径通常是指通过微粒内部的某个长度因次,而不含有规则几何形状的意义。 ?【参考】 粒径可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按粒子几何性质直接进行测量和定义,如用显微镜法确定的粒径。
另一类是按微粒某种物理性质间接进行测量和定义,如沉降法、光电法确定的粒径,这实际上是一种当量直径或等价直径。
?【参考】 空气洁净技术中常用光散射式粒子计数器测定粒径,则粒径是指将所测微粒与标准粒子散射光强度做等效比较,而得出的综合效果,是一种当量光学直径。 2.2微粒(Macroparticles)
微粒是指空气介质中的微粒,粒径范围为10-7~10-1cm,随着微粒大小的变化,它的物理性质和规律都将发生变化。空气介质中的微粒,一般称大气尘,是粒径小于100μm的固体或液体微粒。
2.3悬浮微粒(Airborne particles)
空气介质中的微粒,粒径小于10μm的固体或液体粒子,亦称总悬浮颗粒物。
?【参考】 微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其性质、吸入量及其粒径大小有关。空气动力学粒径大于10μm的粒子基本上被阻于人的鼻腔;大于2μm、小于10μm的粒子约有90%可进入并沉积在呼吸道的各个部位,10%可以达到肺的深部,并沉积于肺中;小于2μm的粒子100%可以吸入肺部,其中0.3~2μm的粒子几乎全沉积于肺部而不能呼出。
?【参考】 气溶胶(Aerosol)是指含有分散相悬浮微粒的空气介质,是一种分散体系。从气溶胶力学角度考察,其大小可为10-7~10-1cm;但通常是指10-7~10-2cm。
?【参考】 生物气溶胶(Bioaerosol)是指空气环境中弥散的生物介质(活粒子、过敏素、毒素或微生物)
?【参考】 ISO定义:气溶胶是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固体与液体粒子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
2.4尘埃浓度(Particle concentration)
一定单位空气中所含的尘埃量,这个量可以是数量粒/m3或粒/L、质量mg/ m3。 ?【参考】 含尘浓度特指按单位容积空气中悬浮微粒的颗数。
?由于大气尘中不同粒径范围内的粒子数量相差太大,所以采用计数浓度一定要表示粒径范围,最常用的是以≥0.5μm的粒子数量为基准的计数浓度。计重浓度和沉降浓度则不需要表示粒径范围。
2.5空气洁净度(Air cleanliness)
空气洁净度是指洁净环境中空气含尘(微粒)量多少的程度。含尘浓度高则洁净度低,含尘浓度低则洁净度高。
?【参考】 空气洁净度是用单位体积某粒径微粒的数量来区分,其本身是无量纲的。 2.6空气洁净度级别(Air cleanliness class)
洁净度级别上限(Upper class limit of the cleanliness class)
空气洁净度级别是用来区分空气洁净度高低的,以每立方米(必要时也可用每升)空气中的最大允许微粒数来确定。这个最大允许微粒数称作洁净度级别上限。 ?【参考】 我国标准和ISO标准(表2.6)
表2.6国标GB50073-2001和国际标准ISO14644-1 0.1μm 0.2μm m3 m3 1 10 2 2 100 24 3 1 4 1 5(原100级) 1 6(原1000级) 237 7(原1万级) 8(原10万级) 9(原100万级) 注:表中粒数均指≥所指粒径 级别 2.7洁净室(Clean room)
级别限值 0.3μm 0.5μm 1.0μm 5.0μm m3 m3 m3 m3 10 4 8 0 352 83 29 200 8320 293 352 0 832000 29300 293000 洁净室是指空气洁净度达到规定空气洁净度级别的可供人活动的空间,并有控制消除污染的能力。
?【参考】 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的房间。它的建造和使用应减少室内诱入、生产及滞留的微粒,室内其他有关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等按要求进行控制。 ?【参考】 洁净室在功能、设计、结构和施工上有如下特点(表2.7)。
表2.7 洁净室特点
功能上 防止产生微粒 阻止进入微粒
设计上 三级过滤 末端过滤 构造上 不产生微粒 不积存微粒 施工上 清洁、干燥 严密、平整 有效排除微粒 气流方向有利于微粒沉降与排除 不妨碍清除微粒 按程序施工 ?【参考】 洁净室除了要控制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外,还要控制尘埃、细菌、压力、有害气体浓度以及气流分布。最为重要的是控制室内的微粒(细菌或尘埃)浓度。 2.8工业洁净室(Industrial clean room)
生物洁净室(Biological clean room)
?【参考】 洁净室就其控制的对象来说,分为工业洁净室和生物洁净室两大类。
工业洁净室以控制非生物微粒的污染为主要目的,而生物洁净室以控制生物微粒的污染为主要目的。
?【参考】 生物洁净室是指空气中悬浮微生物被控制在规定值内的洁净空间。
?【参考】 由于控制对象不同,生物洁净技术有它的特殊性,它与工业洁净技术在实质与控制机理上的区别可简明地归纳为表2.8。
表2.8 生物洁净室与工业洁净室对控制的不同要求
名称 生物洁净室 典型应用 医疗、制药、食品、实验动物、生物安场合 全领域等 微粒性质 微粒控制 目标 微粒控制 要求 微生物为活的粒子,会繁殖。通常形成菌落形态,当量粒径相对大些 工业洁净室 高纯度材料、微电子(如集成电路)、精密仪器、宇航等 大多数尘埃的粒径更小,浓度更高。有的工艺还注重尘埃的化学性质 控制尘埃的粒径与浓度,注重工艺生产的保护 控制粒径一般考虑为特征线宽的1/3或更小 控制微生物污染或危害,更注重消除系统中滋生细菌的隐患 由质量控制体系要求来确定空气中容许微生物浓度 无菌工艺不允许有一颗菌粒污染,对一微粒对 处于关键部位的一颗微粒就能般工艺,生物微粒要达到一定的浓度才工艺影响 毁掉整个集成电路 能构成危害 对无菌工艺控制能产生一次危害的微能引起工艺致命伤害的“杀伤控制微粒 粒,对一般工艺是一种累积性危害微粒粒子(Killer particles)”的特性 (Progressive failure particle) 的粒径 控制参数 室内微生物浓度(净化措施只是手段) 室内的洁净度级别 2.9单向流洁净室(Unidirectional airflow clean room) 乱流洁净室(Mixed airflow clean room)
?【参考】 气流流型是指室内空气的流动形态和分布形式。 ?【参考】 按室内气流单一或并存的流态形式,洁净室可分为四类: (1) 单向流洁净室 (2) 非单向流洁净室 (3) 辐流洁净室 (4) 混合流洁净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