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考点1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 我国“辽宁舰”航母编队已形成体系作战能力。航母编队在航行的过程中,下列哪个物体相对于“辽宁舰”是静止( )
A.海岛
B.弹射出去的战斗机 C.远离中的护卫舰 D.站立在甲板上的水兵
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船
B.山 D.岸边树木
C.河岸
3.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D.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4.学校运动会上4×100 m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 )
A.都站在原地不动 B.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
C.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 D.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原地不动
5.我国高铁总路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暑假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她们乘坐的高铁动车正以300 km/h的速度向南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一列普通列车以120 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驶,小红发现自己超过普通列车用的时间为16 s。以普通列车为参照物,小红向________(选填“南”或“北”)行驶;以小红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________(选填“南”或“北”)行驶。普通列车的长度为________m。
考点2 长度、时间、速度的估测
6.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的是( ) A.1.6 m C.18 cm
B.7.5 dm D.70 μm
7.为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学习习惯,物理老师要求同学们对身边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速度可达36 km/h
B.中学生的脉搏1 min跳动的次数为75次左右 C.头发丝的直径约为60 μm D.教室里的课桌高度为80 cm 考点3 长度、时间和速度的测量
8. 如图1所示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 )
图1
A.14 mm C.500 mm
B.145 mm D.50.0 mm
9.如图2甲所示,圆形物体的直径是______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
图2
10.如图3所示刻度尺,它的测量范围为________cm;若小超用此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结果为5.170 cm,此记录结果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图3
考点4 速度的计算
11.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 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4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
图4
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 km/h 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 m/s
C.启动后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 km/h D.启动后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 m/s
12.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停表功能记录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 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 m,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
A.90 km/h C.50 km/h
B.70 km/h
D.40 km/h
13.小聪坐在一辆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上,汽车运动的快慢是变化的。小聪用手表计时t=3 min,知道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s=4 km,则=________km/h,这个物理量反映了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____________。
14. 某列高铁的时刻表如表所示。从上海至北京的全程时间为________h,全程平均速度是________km/h。
车站 上海 南京 济南 北京 到达时间 — 10:00 12:15 13:30 发车时间 09:00 12:30 12:30 — 里程 0 295 912 1350 st15.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8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求汽车匀速行驶10 min所通过的路程。
考点5 图像问题
16.如图5所示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对该物体在0~5 s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图5
A.物体在5 s内运动的路程为2 m
B.物体在3~5 s内通过的路程是0~1 s内通过路程的2倍 C.物体在5 s内的平均速度为0.67 m/s D.物体在1~3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17.如图6所示,甲、乙两个图像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像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 )
图6
A.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A物体做变速运动 C.vA>vB
D.B物体运动1.5 s通过的距离是3 m 考点6 测量平均速度
18.小华小组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装置如图7所示。
图7
(1)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sAB=________cm,tBC=________s。
(2)让小车从A点自由滑下,经B点到C点,则vAB________(选填“=”“<”或“>”)vAC。
1.D 2.A 3.B 4.B 5.南 北 800 6.C 7.A 8.D 9.1.20 140 10.0~10 不正确
11.A 12.B 13.80 平均快慢程度 14.4.5 300
15.v=108 km/h=30 m/s,
s=vt=30 m/s×10×60 s=1.8×104 m。
16.A 17.B 18.(1)4.00 1 (2)<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练习题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