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榆树一中高三竞赛试题
理科综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Fe-56、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台盼蓝染色法可以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
B.吞噬细胞对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处理离不开溶酶体的作用 C.破伤风杆菌合成并分泌蛋白类毒素没有高尔基体的参与 D.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时从中心体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2.下列有关人体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成熟红细胞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 B.线粒体中产生大量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C.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较多
D.A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可形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磷酸 3.为了验证狗的胰腺分泌液中含有蛋白酶,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两组实验。在37℃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1、2烧杯中不加任何试剂,3、4烧杯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下列实验组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甲组 B.乙组 C.两组都能 D.两组都不能
4.某植物放置在室内一密闭的玻璃罩内,首先开启光源将其光照一段时间,然后突然进行黑暗处理一段时间,再开启室内光源,测得密闭容器内CO2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 / 20
A.BC段表示植物处于黑暗中玻璃钟罩中的CO2含量的变化 B.DE段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C.B点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比D点多
D.B至C的过程中,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是上升的 5.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造血干细胞是没有分化的细胞
B.细胞癌变的实质是原癌基因的表达,抑癌基因的关闭 C.细胞凋亡不利于个体完成正常发育
D.胰岛B细胞内含有胰岛素基因,也含有唾液淀粉酶基因
6.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予以确定
B.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扩散速度最快 C.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和“观察细胞中RNA和DNA分布”的实验中加入盐酸的浓度和目的都不相同
D.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7.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氯和三氯化铁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但二者的作用原理不同 B.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C与C互为同位素
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硫酸亚铁 D.新型材料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8.C、Si、S都是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非金属元素,下列关于其单质及化合物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A.三种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B.二氧化物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而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C.最低价的气态氢化物都具有还原性,常温下易与O2发生反应 D.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H2SO4>H2CO3>H2SiO3
9.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FeCl3完全水解生成NA个胶体粒子
2 / 20
14
14
12
B.34 g 过氧化氢存在的极性键总数为3 NA
C.5.6 g铁和6.4 g铜分别与0.1 mol氯气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D.标准状况下,2.24 L的CCl4中含有的C—Cl键数为0.4NA
10. 下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用甲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 B.用乙装置验证非金属性:Cl>C>Si C.用丙装置检验二氧化硫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D.实验室用丁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与足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OH+HCO3==CaCO3↓+H2O
2+
--
B.1mol·L 的NaAlO2溶液和2.5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2AlO2+5H=Al(OH)3↓+Al+H2O C.实验室配制的亚铁盐溶液在空气中被氧化:4Fe+O2+2H2O==4Fe+4OH D.用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双氧水:2MnO4+6H+H2O2==2Mn+3O2↑+4H2O
12.常温下,将Cl2缓慢通入100mL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饱和氯水中逐滴加入0.1 mol/L NaOH溶液,整个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中c(HClO)的大小关系:①处大于②处 B. 可依据②处数据计算所溶解的n(Cl2) C. 曲线③④段有离子反应:HClO+OH==ClO+H2O D.③处表示氯水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完全
13.某混合溶液中, 含溶质X、Y各0.1 mol, 向其中滴加0.1mol/L的Z溶液,所得沉淀
3 / 20
---+
2+
2+
3+
-
-1-1-+3+
的物质的量如下图, 则符合条件的X、Y、Z分别是 A.偏铝酸钠、 氯化钡、 硫酸 B.偏铝酸钠、 氢氧化钡、 硫酸 C.氯化铝、 氯化铁、 氢氧化钠 D.氯化铝、 氯化镁、 氢氧化钠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是变速运动 C.恒力的作用下的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 D.变力的作用下的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
15.四颗地球卫星a、b、c、d的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其中,a是静止在地球赤道上还未发射的卫星,b是近地轨道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四颗卫星相比较 A.a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B.c相对于b静止
C.相同时间内b转过的弧长最长 D.d的运动周期可能是23 h
16.如图所示,A、B两物块质量分别为2m、m,用一轻弹簧相连,将A用长度适当的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B物块恰好与水平桌面接触而没有挤压,此时轻弹簧的伸长量为x,现将悬绳剪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悬绳剪断后,A物块向下运动2x时速度最大 B.悬绳剪断后,A物块向下运动3x时速度最大 C.悬绳剪断瞬间,A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g D.悬绳剪断瞬间,A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g
17.某人划船横渡一条河,河水流速处处相同且恒定,船的划行速率恒定。已知此人过河最短时间为T1;若此人用最短的位移过河,则需时间为T2;已知船在静水中的划行速度大于水速。则船的划行速率与水流速率之比为
4 / 20
A.
D.
T1 B.T2 C.T1T2T2T1T12?T22T22?T12
18.如图所示,AB是半圆弧的直径,处于水平,O是圆弧的圆心,C是圆弧上一点,∠OAC=37°,在A、O两点分别以一定的初速度同时水平抛出两个小球,结果都落在C点,则两个球抛出的初速度v1、v2的大小之比为
A.v1:v2=32:7 B.v1:v2=16:7 C.v1:v2=16:3 D.v1:v2=16:9
19.在修筑铁路时,弯道处的外轨会略高于内轨。如图所示,当火车以规定的行驶速度转弯时,内、外轨均不会受到轮缘的挤压,设此时的速度大小为v,重力加速度为g,两轨所在面的倾角为θ,则
v2A.该弯道的半径r?
gtan?B.当火车质量改变时,规定的行驶速度大小不变 C.当火车速率大于v时,内轨将受到轮缘的挤压 D.当火车速率大于v时,外轨将受到轮缘的挤压
20.如图所示的装置叫做阿特伍德机,是阿特伍德创制的一种著名力学实验装置,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绳子两端的物体下落(或上升)的加速度总是小于自由落体的加速度g。已知物体A、B的质量相等均为4m,物体C的质量为m,一切摩擦不计,轻绳不可伸长且足够长, 现将装置从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g B.物体C的加速度为 392mg8mgC.物体C对B的拉力为 D.物体C对B的拉力为
39A.物体C的加速度为
21.如图甲所示,用一轻质绳拴着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不计一切阻力),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绳对小球的拉力为FT,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
5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