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教案)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分析:

资源是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使得我国资源空间分布很不平衡。不论是地表资源还是地下资源,在区域分布上都存在着相对富集和相对贫乏的现象。比如我国的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能源矿物南少北多,西多东少;水能资源集中在西部和西南的部分省区;金属矿产资源基本上分布在西部高原到东部丘陵的过渡地带。这种资源的整体性分布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却普遍面临着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的困境;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的合理开发,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的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定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晋煤外运等。

本课标的制定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也是我国今后区域发展的主导方向。因此,应通过两步来实现这一课标:首先通过对西气东输这一案例进行剖析、研究,使学生认识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其次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从“个”推知“类”,掌握普遍的规律性原理,能宏观分析我国其他的资源跨区域调配方案。 【教材分析】

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当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空前紧密。本章内容即从区域之间的联系入手,着重研究了跨区域之间的资源调配以及区域之间应该如何协调发展两个问题,从现象入手,溯因释果。本节内容首先从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一般不具有流动性以及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两个方面,说明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然后以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为案例,从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油气开发的战略重点转移等方面剖析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然后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阐述了西气东输的积极影响和应注意的问题。

区域资源调配的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本节的重难点,要提醒学生学习时应特别注意。本节内容主要沿着区际联系的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一主线展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概况,如起点、终点、经过的主要省区。 2、能通过读教材中附图,分析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 3、能理解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开发现状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资源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及其不均衡性,看到我国为协调资源分配、促进区域发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养成节约能源资源的好习惯。

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教学重点】1.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分析思路。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材料分析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能离开其他区域而独立发展。区域发展必须加强与其他区域的联系,以发挥各个区域的优势条件,求得共同发展。所以,我们这一单元主要学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板书】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承转)在本章中,我们分别以我国西气东输和东亚产业转移为例,来谈谈区域之间为什么是进行联系?如何联系?如何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今天我们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来探讨一下这系列问题。

【板书】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引入)观看课件图片“我国主要资源分布情况以及人口特大城市分布图”结合课本内容,思考: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⑴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 ⑵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2、经济原因: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

(过渡)你知道我国都有哪些跨区域调配工程吗?(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本课我们就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例为大家介绍我的资源跨区域调配情况。 【板书】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工程 (1)、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读图思考)请同学们读P82图5.1“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思考: ⑴工程建设包括哪几个部分?

(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输气管道建设和用户管网建设三部分) ⑵一线工程的起点与终点、经过的主要省区及途经的主要地形区?

(一线:起点在新疆塔里木盆地,终点在上海,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途经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

(3)为什么西气东输线路是弯曲的?

(为更多的沿线城市供气;在陕甘宁地区弯曲主要是补充天然气。)

我国为什么要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呢?下面我们接着来学习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板书】(2)、西气东输的原因

请同学们读P83图5.2“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矿物能源生产量和能源消费量占全国的比例(2005年)”

(分析)从图中可知:东部沿海地区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经济发达,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需求量相对比较小,经济落后,使丰富的能

2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也就是说: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不匹配,使得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板书】⑴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不匹配:使得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拥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能源消费量很大。但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却是能源资源极度贫乏的地区,一次能源基本上全靠区外供给。

②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新疆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仅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量就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22%。然而,新疆及其周边省区对能源的需求量都很小。

【板书】(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改变过分依赖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具有清洁能源优势的天然气比重。 (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煤炭一直占到70%左右。 (2)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的问题: ①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②造成我国酸雨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燃煤排入大气的大量二氧化硫) ③煤炭的堆放、燃烧的废渣都会造成环境污染

(3)长期以来北煤南运还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4)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 优点 缺点 煤 炭 ①开采成本低②储存、运输方便③价格便宜 ①使用不方便②燃烧效率低③废气、废渣排放量大 天然气 ①清洁②使用方便③燃烧效率高④比较价格低 ①开采、储运难度大②技术要求高③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板书】(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①我国油气资源分布特征: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四大气区。

②现有产业状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北、华北地区一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目前,这些地区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导致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西部地区则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

③我国油气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并实施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使西部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活动探究)请同学们自主探究P84“活动”:

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勘探、开发的原因。 1.西部地区天然气主要分布区的自然条件。(西部天然气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鄂尔多斯高原等,气候干旱,人口较少,交通不便,给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相对来说,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天然气的勘探、开发。)

3

(教案)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标要求】课标要求: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标分析:资源是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气候、地质、地貌、水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x57q3xrlp7u3cm9b9nu86wqu5roxb0035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