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的重要性;
2、
针对患者的疾病和诊疗信息,为患者(或患者近亲属)提供相关的疾病和健康知识的教育,协助患方对诊疗方案的理解与选择;
3、
详细告知操作的目的、操作方式和风险,并请患者参与手术部位的确认, 需要使用设备或耗材的,为患者(或患者近亲属)提供设备和材料的相关信息,让患者对操作有所了解,以确认设备及耗材和患者身份具有惟一对应性,以及和相应费用的对应性;
4、
取得患者(或患者近亲属)的确认后,需知情同意签字确认,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实施操作等诊疗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使用药物治疗(尤其的特殊用药)前,
1、 使用药物治疗(尤其是特殊用药)前,主管医生应依据药
品使用说明书等资料,向患者告知用药目的、相关的药理作用和可能的不良反应等。
2、 鼓励患者主动获取安全用药知识,如果患者对于主管医生
的告知不理解或认为不全面,可建议患者到药剂科咨询室进行咨询。
3、 取得患者(或患者近亲属)同意进行特殊用药前,应知情
同意签字确认,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 (三)、使用输血治疗前,
1、 针对患者的疾病及病程,临床在需要使用输血治疗前,详
细告知输血的目的、操作方式和可能的风险,并向患者(或患者近亲属)解释输注血液的来源、保存及检验方法以及进行输血前检验的目的和必要性等;
2、 需要使用设备或耗材的,为患者(或患者近亲属)提供设
备和材料的相关信息,让患者对操作有所了解,以确认设备及耗材和患者身份具有惟一对应性,以及和相应费用的对应性。
3、 取得患者(或患者近亲属)同意进行输血治疗前,应知情
同意签字确认,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
三、反馈、建议
1、 要求各科室定期开设一次以“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为主题
的座谈会,由科主任或护士长主持,参会人员为科室的医务人员和患者或患者家属,必要时邀请职能部门参加; 2、 座谈会主要内容为:患者对就医过程中医务人员的工作流程、
医疗安全质量等进行评价和反馈,医患双方就评价和反馈的内容进行再次沟通,并就出现的问题和需改进的方面征求患方意见及建议。
***人民医院医患沟通制度
为加强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沟通,维护患者合法权益,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的要求并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的知情权,认真与患者或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二)医患沟通的时机
1、门急诊医师接诊时,应在规范诊疗的基础上,就疾病诊疗的有关情况向患者或家属做必要的告知,争取患者和家属对诊疗的理解和配合,将沟通的关键内容记录在门诊病历上。
2、病区医护人员接诊时,应与患者或家属就住院事项进行沟通。 3、值班医生必须在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与患者及亲属就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相关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并签署《首次病程记录》《入院知情谈话签字单》《乌恰县人民医院告知书》,床头向主管医生交班。
4、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必须与患者及时沟通。
(1)患者病情变化时,尤其是危、急、重症患者疾病变化时。 (2)各种有创操作、输血、放化疗、大剂量或疗程>5天的激素治疗。
(3)诊断、诊疗方案有重大修改,患者病情明显变化,出现严重的与诊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事件、并发症等情况时。
(4)贵重药品使用前。
(5)发生欠费及影响患者治疗时。 (6)术前和术中改变术式时。 (7)麻醉前(应由麻醉师完成)。
(8)对医保患者采用医保以外的诊疗或药物前。
5、患者出院时,医护人员应与患者或家属就诊疗情况,出院后饮食,用药等注意事项以及是否定期随诊等进行沟通。
6、沟通时细节要求 (1)《入院患者须知》住院患者均应填写(入院当即完成) (2)《入院知情谈话签字单》住院患者均应填写(入院8小时内完成,)
(3)《知情选择书》凡患者选择本人的,由患者签字。其各项医疗活动同意书可由患者本人签字;如患者选择授权方式的需要加填
《患者授权书》。
(4)《有创诊疗操作知情同意书》凡有创诊疗操作的应事先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
(5)《手术知情同意书》凡手术患者均应填写,表中没有提到的专科情况,临床医师根据病情不同,可以在空白处用钢笔再写上,所谈及的内容均应事先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
(6)《入院知情谈话签字单》凡手术患者术后临床医师应告知患者或家属,由患者或家属签字。
(7)《术中告知》手术中需要扩大手术范围、改变手术方式或切除功能性器官时,由助手告知患者家属,在病程录中签字同意,方可进行。
(8)《输血治疗同意书》凡输血患者均应填写,并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签字。 (9)《住院自费用药或大型设备检查同意书》公费、医保及医保参照者,应用前均应填写,并征得患者或者家属同意签字。
(10)《自费、进口或贵重药品告知书》根据病情取得患者或家属同意签字。
(11)《麻醉前谈话》由麻醉科医师在麻醉前进行,并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签字。
(12)《重大手术或破坏性手术前谈话》由手术医师及科主任谈话,经患者或家属同意签字后交医务部及分管院长签字,备案。
(13)《入院后诊疗知情告知书》入院后在诊疗过程中出现病情进一步变化发展,甚至恶化,或诊断需要修正,治疗方案需要明显调整,预后又需新的交待,应及时告知患者或家属同意签字。
(14)《大剂量或长疗程激素治疗告知书》若激素用量超过常规剂量或用药时间超过5天(含5天),均需向患者或家属告知激素的副作用,在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签字,才能应用。
(15)《抗病毒药物告知书》(如拉米夫定、阿德洛韦等)在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前,必须向患者告知用药方案。可能出现病毒变异及耐药性的产生等情况,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签字后才能使用。
(三)医患沟通的内容
1、在诊疗前,医护人员应主动听取患者或家属对诊疗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在不违背医疗原则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患者或家属的意见。
2、在诊疗中,医护人员应就疾病诊断、主要治疗措施、重要检查目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药物不良反应、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医疗收费等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听取患者或家属的建议,解答提出的问题,争取患者和家属的密切配合。
3、在诊疗中,医务人员要对患者病情进行充分的综合评估,科
学预测推断疾病转归及预后,与患者或家属进行诊疗转归的详细沟通,使其对疾病发展有所了解。
4、出院时应明确告知带药及注意事项、复诊的具体时间、联系电话等。
(四)医患沟通的方式
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床旁沟通、分级沟通、集中沟通、出院回访等多种方式进行医患沟通。
1、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复杂程度以及预后可能,应由不同级别的医护人员及时沟通。
2、在责任医师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有困难或患者家属情绪激动时,应调换沟通者,即另换其他医务人员或上级医师、科主任与其进行沟通。
3、对发现可能出现问题或纠纷的病人,责任医师应立即采取预防为主的方法,将其作为重点沟通对象,针对性地进行沟通。还应在早交班时,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交班,使下一班医护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并进一步有的放矢地与患者沟通,消除患方心中疑惑。
4、如已经发生纠纷的病人,应由主管的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重点沟通。
5、当下级医生对某种疾病的解释不肯定时,应当先请示上级医师或与上级医师一起共同与患者沟通。
6、病人诊断不明或病情恶化时,在沟通前医师之间、医护之间、护士之间要先进行相互讨论,统一认识后由上一级医师对家属进行解释,避免由于沟通不统一导致病人和家属的不信任和疑惑。
7、对需要进行某些特殊检查、治疗、重大手术的患者,不配合或不理解医疗行为的患者或家属,或一些特殊(如丧失语言能力)的患者,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进行沟通。
8、各病区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坚持落实病员座谈会制度,每月至少组织1次座谈会,与患者及家属进行集中沟通,并做好记录。
(五)沟通技巧
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时应体现尊重对方,耐心倾听对方的倾诉,同情患者的病情,愿为患者奉献爱心的姿态并本着诚信的原则,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一个技巧:多听病人或家属说几句,尽量让病人和家属宣泄和倾诉,对患者的病情尽可能做出准确解释。
2、二个掌握:掌握病情、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掌握患者医疗费情况及患者、家属的社会心理状况。
3、三个留意:留意沟通对象的教育程度、情绪状态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沟通对象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