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类别 综合实践活动 课题编号
开 封 市 教 育 科 学
“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审评书
课 题 名 称 中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及对策研究 负 责 人 姓 名 张巧霞 负责人所在单位 开封市祥符区实验中学 通 讯 地 址 开封市祥符区实验中学 填 表 日 期 2016.4.13
开封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 1 —
一、简表 课题名称 负责人姓名 行政职务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姓名 中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及对策研究 张巧霞 教师 性别 专业职务 女 民族 中教一级 汉 出生 年月 1977.1 中学教育 国家/省/市 国家/省/市 研究专长 骨干教师级别 学科技术带头人级别 开封市祥符区实验中学 (单位) (手机)13503787789 性别 出生年月 行政职务 专业职务 工作单位 时建东 女 1981.09 教师 中教一级 开封市祥符区实验中学 主要参加者 (限5人) 张振华 女 1985.10 教师 中教二级 开封市祥符区实验中学 赵玉君 女 1984.04 教师 中教二级 开封市祥符区实验中学 袁磊 男 1979.06 教师 中教一级 开封市祥符区实验中学 张静静 女 1981.04 教师 小教高级 开封市祥符区实验中学 预期研究 成果形式
调研报告 — 2 —
二、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包含核心概念界定、课题提出的原因、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创新之处、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限3000字之内) 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相互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感情的联系过程”。心理学认为,交往是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交流过程,具有整合作用、调节作用和保健作用,有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交往既能给人带来幸福和欢乐,也能造成无穷的苦恼与悲伤;交往既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也能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在直接影响中学生学习效率、生活质量、人格形成和心理健康程度的诸多因素中,人际交往是一个不容疏忽的问题,人际交往能力是衡量现代人整体素质及心理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中学生的素质和心态也直接关系着未来社会的品德和浮现出的人文面貌。人际交往对中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现实中生活中,中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1)师生之间的交往:大部分学生和老师之间有冲突,对老师有怨言“老师惩罚学生,对学生不负责任”;“老师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老师听信谣言,冤枉学生”等等。(2)亲子之间的交往:部分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将孩子送到学校后就将教育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除了过问学生的学习成绩外,很少关心孩子的行为、思想;有些家长虽然也试图与孩子沟通,但却不知从何入手,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少数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的过失,很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使家庭教育的效果走向负面效果。(3)同学之间的交往:有的学生接人待物不礼貌,为人处世不懂规矩,日常行为不讲社会公德,自律性差;有的学生不合群,独来独往,在公开场合或人多的地方,他们常常躲在一边,不愿主动参与群体活动;有的学生以自己为中心,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为目的,不顾他人利益和需求,常常引起同学的不满和反感,影响交往的产生和发展。自私在当前独生子女占多数的学生中,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心理。 针对当前问题应有的对策:首先端正教育观念,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有效的教育手段,做到正确引导,尊重孩子;树立正确的平等、主动、真诚交往的观念;通过学习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交往能力等。
— 3 —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 1.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增强我校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的积极社会交往能力。 2.通过对该课题的调查研究,激励我校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去真正关注那些因个人交往有缺陷而给自己带来极大困惑的孩子,关注他们的心理积极健康发展。 3.在调查研究中摸索一些能够增强孩子们积极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寻找方法,通过具体的活动锻炼孩子与周边人交往的能力。 研究内容: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倡导:在班级的具体管理过程中,作为班主任老师要把每个小组成员的交往活动具体细致到点。本课题组准备分学科从下面这几点展开相应的具体研究: 1.调查各年级段学生存在交往方面的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具体原因; 2.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3.调查分析之后,积极思考并及时总结学生交往中存在的错误区域,研究相应的对策; 本课题组成员确定了下面的研究重点: 1.学生交往中存在的错误区域,研究相应的对策。 2.密切关注孩子的交往行为,并及时对其进行具体有效的评价。 在研究中课题组成员将突破下面的疑难点: 引导孩子建立积极正确的交往观念,教育孩子积极健康交友。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通过对中学生的人际交往的现状调查,将交往的状况予以陈现和描述;归纳概括出中学生交往的特征;基于和超越这些基本特征,设计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分析模式;依据分析模式,构建开放的、互动的、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时空环境,构建全新的信息技术和心理培育的教学生态环境,以促进学生更多地经历自主探究学习,养成良好的交往方式;总结归纳中学生交往的范式,通过对范式的研究和积累,形成对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的基本表述,并形成比较科学的评估方案,以此完成课题的研究任务。 2.研究方法 — 4 —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找资料、网络等途径对国内外有关心理学和人际交往等相关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方面的基础。列出适合我校调查研究学生人际交往的方式,其当做参考拟定调研方案; (2)宣传合作法:给任课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宣传,指定课题研究对象。对任课教师进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等方面的培训,为今后的课题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3)调查研究法:通过观察、参与和走访调查全校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交往等。 (4)行动研究法:通过“计划——行动——观察——思考——再行动——再思考”等环节不断调整和改进研究学生人际交往的进程和效果。 通过各种研究方法一步一步的落实课题研究实施细则,重视课题的实施过程,对学生施行每周调查、走访等方式,获得即时数据,定量分析,评估改进措施的效率,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做底。每月进行一次小结,年底一次总结。 3.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2016年1月—2016年4月) 对学生进行前期的调查和前测、认真查找国内外有关人际交往和心理学等相关的资料,整理、取精,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制订研究方案、建立实验组织机构、确立研究对象等。 实施阶段(2016年4月—2016年12月) 针对对全校学生的人际交往的调查和有关资料的查阅,使用调查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对学生人际交往的方式进行细致的钻研和分析,并不断的改进措施,运用的不同的方式取得真实的、精准的调研结果。 总结阶段(2016年12月—2017年3月) 通过理性思考,对所搜集的有关学生人际交往的材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加工,寻找规律设计出预期成果的形式,写出研究报告。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