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是引领学生探究通过直接接触和不直接接触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并对如何让小车运动产生思考与设计的兴趣。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已经知道推或拉能让小车前进与后退,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用实验手段研究过小车运动与力的关系。人对小车施加的作用力,可以用“推力”和“拉力”等来描述。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发现磁铁对铁一类物体的吸引力,这是一种不需要接触物体就能起作用的力,磁铁甚至可以隔着一段距离就把物体吸引过来。本课使用“磁力”一词,学生将在本课以及本单元的学习中,逐步领会到它的含义是指磁铁和铁、磁铁和磁铁之间的作用力。
探究活动分为3个层次:第1个是检验通过直接接触小车而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第2个是检验不直接接触小车而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第3个是当磁铁和小车之间隔着一些物体时,用磁铁能否让小车运动起来。用棉线拉动小车前进,用手指推动小车前进,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推力和拉力,需让学生多感受几次,尝试着说说力的名称。当然,仅凭这个“推”“拉”小车的活动,学生还不足以建立起对“推力”和“拉力”的科学认识,教学中可以再增加其他推力和拉力的体验活动,例如可以借助扭扭车等。对于不直接接触小车而让小车动起来的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嘴吹,这是用气流来推动小车,好比大自然中风的力量,可看作从“直接接触”到“不直接接触”的思维过渡。另一种不直接接触小车而让小车动起来的方法就是用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吸引小车。对于教学中提供的磁铁教师要在课前进行测试,以保证隔着一定的距离能让小车动起来。学生在多次测试了磁铁能让小车动起来后,需要画一画这种力量,通过这个环节,学生才能感受到磁力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和推力、拉力一样,是确实存在的力。
研讨环节,磁铁隔着纸片、木片、布片、塑料片都能吸小车,那是不是可以这么说:磁铁隔着所有物体都能吸铁呢?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开展交流与研讨,说说各自的理由。最后教师要小结磁铁可以隔着一些物体吸铁,但我们只是测试了几个物体,没有测试更多的物体。磁铁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磁场,磁场可以穿透一些物体。因为磁铁隔着铁片会改变磁场的大小和
方向,另外,磁铁隔着较厚的物体就很难吸引铁了。所以,磁场可以穿透的物休是指非铁、较薄的物体。
拓展环节,玩“蝴蝶飞”的游戏,教师要鼓励学生耐心地做这个活动,特别是精确地控制好磁铁和回形针之间的距离,在失败了几次后,会有更多的学生成功。通过这个游戏,学生能充分感受到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吸铁的磁力作用,也将会引发学生去思考有关磁铁更多的玩法。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磁铁可以隔着一定距离和一些物体对铁产生吸引作用。 ●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可以让小车运动起来。 2.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推力、拉力和磁力,让小车运动起来。 ●能简单讲述探究过程,并与同学交流研讨。 ●初步形成对探究过程进行评价与改进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围绕探究主题进行思考。
●能根据观察获得的证据,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 ●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对如何让小车运动产生思考与设计的兴趣。 ●体会方法的不断改进对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探究通过直接接触和不直接接触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并对如何让小车运动产生思考与设计的兴趣。
2.教学难点
能根据观察获得的证据,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条形磁铁、小车、滑板车。
学生:磁铁、小车、棉线、布片、塑料尺、薄木片、纸、玻璃、装水的小塑料袋、铁片、回形针、纸蝴蝶、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怎样让小车动起来(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小车一辆]
1.出示一辆放在桌面上的小车:怎样让小车动起来? 2.学生自由发言:用绳子拉;用手推;用嘴吹…… 二、探索:让小车动起来(预设25分钟) 1.拉动小车和推动小车
[材料准备:各组一份,小车1辆,棉线一条] (1)出示小车和棉线,讨论实验操作方法。 (2)分组领材料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反馈,提问:是什么力量让小车动起来?
(4)拓展:用扭扭车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推力”、“拉力”。 2.用嘴吹能否使小车动起来
学生尝试用嘴吹动小车,并进行交流说说感受。 3.用磁铁让小车动起来
[材料准备:各组一份,小车1辆,条形磁铁1块] (1)出示小车和磁铁,学生说说实验的操作方法。 (2)分组领取器材进行实验。
(3)学生研讨实验现象和操作中的发现或感受。 (4)在活动手册上画一画用磁铁吸引小车的这种力量。
小结:磁铁不能接触小车,却能让小车动起来,这种力量就是磁力。 4.隔着一些物体,磁铁是否还能让小车动起来?
[材料准备:各组一份,布片、塑料尺、薄木片、纸、玻璃、装水的小塑料袋、铁片等,小车1辆,条形磁铁1块]
(1)出示实验材料,生说说怎样操作,小组如何分工合作。
实验提示:合理分工,先预测后实测;每次检测至少重复做三次,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完成实测后在活动手册上做好记录,结束时整理好实验器材。
(2)分组进行实验,并在活动手册上做好记录,教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