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教案一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测 量 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厘米、毫米单位之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 3、会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和画线段。

4、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能力、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

教学难点:使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和画线段。

教学准备:准备尺子,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实物图进行观察、分析,找出1毫米有多长。并会测量和线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比一比。

在小动物运动会上,两只蚂蚁A和B比跳远,让学生做裁判,比一比它们谁跳得远。课件出示a、b两条线段(a=5厘米,b=5厘

米3毫米),让学生观察比较哪一条线段比较长。

2.要想准确地比较a、b两条线段的长,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就来学习毫米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

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

揭示: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

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③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厘米=10毫米

④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教师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⑤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学生举例,教师提供一些资料)

⑦学生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馈。 2、画线段。(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提问:用直尺画线段时需要注意什么?如何画出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画法:

A、利用刻度尺先画出3厘米的线段,再接着画出7毫米。 B、在刻度尺上输出37毫米(3厘米=30毫米),然后画线段。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引导,注意线段从“0”刻度开始画和不从“0”刻度开始画的画法区别。 3、毫米和厘米的换算

出示教材第23页5角硬币的图片。

提问:从图中我们知道一个5角硬币的直径长度是多少?(板书:2厘米)

如果换成用毫米作单位又是多少呢?(板书:2厘米=( )毫米) 我们可以怎样想?根据提示讨论。 4、(1)1厘米是( )毫米。 (2)2厘米是( )个10毫米。 (3)2厘米就是( )毫米。

让学生讨论,并指名回答。(让同学连起来说一说。)

(4)学生回答2厘米就是2个10毫米,即20毫米,组织学生动手量一量,验证2厘米与20毫米的长度关系。

小结: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毫米微单位的长度时,我们根据1厘米等于10毫米,想几厘米就是几个十毫米,也就是几十毫米就可以了。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第22页“做一做”第1、2题。 2.练习五第1、2题。

第二课时 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直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一说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

2.学过的长度单位中最大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米)最小的长度单位呢?(毫米)

3.请你用手比划一下1米、1厘米、1毫米大约各有多长。 我们在实际测量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分米。 谈话:你怎么知道的?大家知道为什么叫分米吗? 讲述:是的,用米表示太长,用厘米表示太短,于是人们创造了长度单位 “分米”。人们把10厘米看作1分米。请小朋友拿出直尺,找出10 厘米,这一段长度就是1分米。 1分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 (黑板上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

提问: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分米=10厘米。(板书) 2、寻找生活模型,建立“1分米”的表象。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3、认识几分米。 谈话:拿出1米长的线,估一估,取出其中一部分,表示1 分米。用手中的线段与直尺比一比,相差远的再调整一下。 交流:用线表示出2分米、5分米。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米和分米的进率。 以分米为单位测量长为1米的木条,数一数1米中有几个1分米, 猜想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

质疑:米与分米之间是什么关系? 1米=10分米。(板书) 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四种长度单位, 你知道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关系吗?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5、厘米与分米之间的换算。 出示教材第23页课桌图片。

谈话:从图中我们知道了课桌的高度是80 厘米,它以厘米为单位,这样的长度如果以分米为单位, 是几分米?你们能按照刚才换算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教案一

测量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厘米、毫米单位之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3、会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和画线段。4、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wmuh6vmlr721et5ixox47ty70kclt0054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