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负强化:凡是有机体的反应能使厌恶的结果停止,强化该反应的这种结果叫负强化物。
⑶惩罚:其目的与强化相反,惩罚是为了减弱或者消除有机体的某种行为。
A、正惩罚:当不希望出现的行为出现时给予行为者一个不愉快的刺激
B、负惩罚:当不希望出现的行为发生时,取消本来应给予的愉快刺激。
4、潜伏学习:是一种不立即表现出外显成绩的学习(要看书P327) 5、观察学习:个体不必直接参与学习活动,只凭对他人行为及其行为后果的观察,就可以学到的行为。(要看书P330) 二、记忆与遗忘(自学部分,要看书)
1、记忆:三个部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P340) 2、遗忘:识记过的内容不能牢固保存,无法再认或重视或者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 3、遗忘的原因:
A、编码缺失:我们无法回忆某件事往往由于对信息的编码缺失 B、衰退: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结果。 C、干扰:是指对新记忆对旧记忆的提取和恢复造成的障碍和新旧记忆之间的相互干扰。
D、提取失败:所谓的遗忘可能只能是暂时性的,所记忆的信息仍然保存在那里,只是一时提取不出来而已,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
#*
过搜寻,所要的信息就能够提取出来。
E、动机性遗忘:有一定的动机驱使所出现的主动性遗忘。
第六章 情绪
一、概念: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对情绪刺激的认识等复杂成分。 二、情绪表现:表情
1、定义:情绪在有机体身上的外显行为成为情绪表现也就是表情。 2、方式:情绪在面部、语言和身体姿态上的表现成为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身段表情(还有微表情)
3、特点:先天遗传性,社会制约性(P479与P481,要看书) 三、矛盾与冲突心理:
1、双趋冲突:一个人同时追求两个目标,但由于条件所限只能选择其一。
2、双避冲突: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惑心理状态。 3、趋避矛盾:对一个目标的追求过程中兼具好恶的情感
4、多重趋避矛盾:一个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且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趋避两方面的不同的好恶感情。 四、不良情绪与身心健康(大题很可能考到)
1、不良情绪判断标准:情绪表达过于强烈,持久的消极情绪体验。 2、情绪ABC理论:引起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评价;不合理的信念导致不良情绪。
#*
3、不良情绪的危害:
A、生理危害:a、心身健康:消化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A型性格与心脏病
b、我国古代“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B、心理危害:a、过度的情绪反应可能导致精神错乱,神志不清,行为失常
b、长久是消极情绪可能大脑机能严重失调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等。
心理学概论预习复习计划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