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义,会读、会写0—10各数。
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能区别几个和第几个。了解“同样多”以及“多”“少”的含义,认识符号 = 、>、<的含义。 (一)认识1—5
教学过程: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分类数一数1—5五个数,接着用算珠表示数量1—5,对应着出出示数字1—5,让学生认识并写数。
2、动手操作,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说一说。 2、 练习:想一想,做一做,1—4题。
教后记:1 通过讲12345的数字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五个数字.
2 对于每一个数字的具体含义学生也能够体会. 3 对于12345的书写学生则比较难把握.
(二)认识几和第几
一、教学目标:
观察、活动、交流,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别几个和第几个。 二、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1、出示排队买票图,谈话,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
么?
2、数一数有帽子的小男还孩排在第几?无帽子排第几?
2、 排第2是谁? 第5是谁? 3、 游戏:寻找宝物
教师将一个金苹果藏在8个盒子里的第1个,叫学生寻找 教师将一个金雪梨藏在8个盒子里的第4个,叫学生寻找 教师将一个金钥匙藏在8个盒子里的第7个,叫学生寻找 4 、游戏:表演“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将孙悟空及各种妖怪的头饰摆成一行,让学生选。 5 、游戏(买东西)
将各种要买的东西排成一行,选一选你要买什么东西。
(一) 想一想做一做:1—5题。
(二) 你能说一句带有几和第几的话吗? 在我们身边找一找。 (三) 本节你知道了什么?要求学生互相说一说,再交流。
教后记:1 学生基本上能掌握几和第几的定义 2 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用几和第几说活
3 通过三个游戏使学生巩固掌握几和第几的定义
(三)0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
2、 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二、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导入。故事:有四只小白兔去采蘑菇,老大、老二、老三
都采得很仔细,老大一下子就采了三朵蘑菇,老二采了二朵蘑菇,老三也采了一朵,老四一去到就捉蜻蜓又捉蝴蝶,兄弟们都采到了蘑菇,只有老四什么也没采到。
(二) 创设,探新知:
教学例1:思考每个小兔采的磨菇可以用哪一个数表示?强调说明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与1、2、3一样也是一个数。并强调0就是什么都没有。
2、 老四回到家什么也没采到,妈妈严肃的批评了他,妈妈说:“做事三心
二意是不能够将事做好的。”小白兔可后悔了,他想明天去拔萝卜的时候一定要改正三心二意的缺点。第二天,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老四改掉了它的坏毛病。 Ⅰ地上一共有多少根萝卜? Ⅱ老四采了几个萝卜?
Ⅲ地上还有萝卜吗?用什么表示? 3、 学例2及0的写法。
①出示例2图,让学生想、说。 ②教写0。
3、教学例3:先让同学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直尺开始的地方是几?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请你从左到右依次谈一谈。
三、多样练习:
1、想一想做一做:1—4题。 五、 小结。
教学后记:1学生通过有趣的故事比较容易掌握了0所表示的意义。
2 0的书写顺序小朋友已养成了错误的习惯,比较难改正。
(四)认识 = 、> 、<
一、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
义。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 2、 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二、 导入:
故事:第三天,小兔子们又去采蘑菇了,今天的蘑菇比较少了,他们才采到四朵蘑菇,他们回到家,准备吃了,(出示:四只兔子和四朵蘑菇一一对应。“=”兔子和蘑菇的数量一样多。)这时兔妈妈回来了,有五只兔子了,只有五朵蘑菇,妈妈没得吃怎么办?(兔子比蘑菇多了一个。“﹥”)老大和老二想平时妈妈那么辛苦,应该让妈妈吃,所以老大和老二就偷的走掉了。(这时兔子的数量比蘑菇少,“)”)出示:=、〉、﹤ 三、 教学过程:
1、 教学“ = ”①一个对一个比,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 ②教师示范写法“ = ”。
③学生操作,摆几个○对应摆同样多△。 2、 教学“>”
①从图中让学生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叫大于号,5>3,读作5大于3。 ②讲评书写。
③用同样的方法教学“<”。 ④小结。
3、 巩固强化:做一做:1—3题,相对应的一课一练。
教后记:1 通过小白兔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基本能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 2 通过记儿歌的方法使学生区分清楚大于号、小于号的方向。
3 有一小部分学生对于大于号、小于号还不太能区分。主要是方向性的错误。
能认真、详细地提前备好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
1、
的学习兴趣。
(五) 认识6—9 一、 教学目标:
1、 情境中抽象出6—9的过程,认识并会写6—9。 2、 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 二、 教学过程:
1、 认识6—9。
①出示套圈游戏,观察到什么?小朋友交流汇报。 ②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6、7、8、9个珠子。 ③找数字卡。
④涂色游戏,想想做做第1题。 2、学写6—9。 三、 巩固深化:
第一关:游乐城,想想做做第3题。 第二关:打扑克,比大小。第4题。 第三关:找座位。第5题。 第四关:吃水果。第6题。 四、 总结评价,归纳。
教后记:1 小学生基本上能掌握6、7、8、9具体含义和书写。
2 较多错误的是8的书写顺序。
3 联系生活用数字说话学生还说得不够好,不够开阔。
(四) 10的认识
一、 教学目标:
1、 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 在交流中认、写10,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二、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小朋友位我们带来了一个节目。《数鸭子》音乐响起,10个小朋友正欢快的在台前跳舞。今天,我不是叫你们数鸭子,我请同学们帮我数一数由几个小朋友在跳舞。 三、 学过程:
1、 出示挂图,数出10个小朋友。 2、 实物操作。(用圆形代替小朋友) 3、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数字是10
4、 拓展应用,你能用10说句话吗?小组内说一说。 5、 写10比赛。 6、 总结。
四、 巩固深化:①想一想做一做:第1题。认数,数数。 ②游戏2—4题。
五、 总结谈话:在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样想的? 教后记:1 这节课由于内容比较少,所以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2 书写也写的比较好。
六.认物体
(一)认物体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搭、分、看、摸,从实物抽象出图形,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识别这些物体。
2、 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发展初步的实践能力。
二、 导入(做房子游戏)
出示一组建筑物的图片:故宫、赵州桥、世贸大厦、东方明珠电视塔等。
讲述:看到这些壮观美丽的建筑都是设计师和建筑师的杰作,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状?你们羡慕吗?想不想也在做一栋,我们今天也来做做小小建筑师。 三、 动手操作
1取出自己的积木,设计你自己的房屋 2 介绍自己的作品
3 小组合作建造房子,比赛,看看谁的房子最漂亮。 四、 动手摸索:搭积木。分一分。识形体。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五、 学生动手拿一拿,比一比,然后在小组里相互试一试。(你能说出他们的
名字吗?)
六、 教师检查学生交流的情况。 七、 小结。 4、 巩固认识:
一、 想想,做做:1—3题。 二、 对应一课一练。 教后记:
(二)有趣的拼搭 一、 教学目标:
1、 经过活动过程,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 2、 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二、 教学过程:
1、 激趣揭题:出示小红花,交朋友。回忆上节学了哪些物体? 2、 出示课题,有趣的拼搭。
3、 组织活动:①滚一滚。A听口令操作。B讨论交流。C左右轮流操作。D师生共同
总结。
②堆一堆:A操作。B讨论交流。C学生评价。 过程:派四个小朋友拿起自己的积木比赛,看看谁的车子开得快?(评
出冠军后说说为什么他能得冠军?)
③摸一摸:A指名上台摸。
过程:闭上眼睛,让学生出来摸一摸,不准偷看,你能猜出你摸的是
什么物体吗?(猜对的掌声表扬)
B分小组堆。
④搭一搭:A学生操作。 看看谁堆得高? B讨论交流。
圆柱体很难堆起来,球不能堆起来,长方体和正方体堆得高。 C;评选优秀设计师。
⑤数一数:A投影出示三幅图。B学生说。C看课本图填数。
三、 小结。
教后记:1 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学生能很快认识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
2 有一部分学生容易混淆圆形和圆柱、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 3 能够结合实际生活具体说出圆柱、正方体和正方体的作用。
七.分与和
(一)2—5的分与和 一、 教学目标:
1、 在活动中经历2、3、4、5各数分与合的学习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2、 培养初步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动手的能力。 二、 教学过程:
(一) 激趣铺垫:1、设疑——提问——讲述(教师拿3朵花拿在一只手上,如果用
两只手来拿,每只手都不能空,你打算怎么办?
提问: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讲述:通过自己动手,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在自己动手拿一拿、摆一摆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分与合 (二) 实践操作:1、教学4的分与合: 依次出示4只桃、2只盘子
操作:这里有4只桃,如果要把他们放在2只盘子里,请你想一想,可以怎样放?
引导思考:根据你的摆法,说一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4有不同的分法。 提问讨论。你知道几和几合成4?
2、 教学5的分与合,让学生自己发现。
提问:5可以分成几和几?一共又几种分法?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可以一个不漏的找出5的所有分法。
(1) 通过摆圆形,探究5得分合。
(2) 让学生四人一组交流得出的结论。 (3) 小组内推荐一名组长说出探索结果。 (4) 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记住5的分合。 (三)想想做做:1—5题。
三、 总结评价。
教后记:1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的分合,但是对于按顺序的分合有些学生比较难掌握。
2 小组之间的讨论效果不太好,学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显得有点乱。
(二)6、7的分与合
一、 教学目标:
1、 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
以内数的认识。 2、 发展动手能力。 二、 教学过程:
1、 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填写教材32页例题中的空格。
2、 动手操作尝试练习:一边分,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教材32页试一试的空格里。 3、 活动游戏:想想做做1—5题。①连一连。②说一说。③对口令。④吃螃蟹。 4、 小结:黑板上是你们动手动脑学会的知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学会了什么? 5、 独立完成6—8题。
(三)10的分与合 一、 教学目标:
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己得出并掌握10的组成。 二、 教学过程:
人教版能用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