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电梯定期检验自检记录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检验类别 C C C 项类及类别 检验项目及其内容(要点) 自检结论 C 5悬挂装置、补偿装置及旋转部件防护 B 4.10 轿厢超载保护装置(110%,对于额定载重量小于750kg 的电梯,最迟在超载量达到 75kg),防止电梯启动及再平层、门打开或未锁 5.1悬挂装置、补偿装置的磨损、断丝、变形等情况 5.2悬挂钢丝绳绳端固定应当可靠,弹簧、螺母、开口销等连接部件无缺损。采用其他类型悬挂装置的,其端部固定应当符合制造单位的规定 5.3 (1)绳(链)端固定可靠 补偿 (2)电气安全装置,检查补偿绳最小张紧装置位置 装置 (3)>3.5m/s设置补偿绳防跳装置,动作时有电气安全装置停止电梯 5.5 松绳(链)保护,如果轿厢悬挂在两根钢丝绳或者链条上,则应当设置检查绳(链)松弛的电气安全装置,当其中一根钢 丝绳(链条)发生异常相对伸长时,电梯应当停止运行 ①人身伤害②绳(链)脱槽或链轮③异物进入绳与绳槽或链与链5.6 旋转部件的防护,应能避免GB 7588—1995 及更早期标准生产电梯,可以按照以下要求检轮之间.对于允许按照 验①采用悬臂式曳引轮或者链轮时,有防止钢丝绳脱离绳槽或者链条脱离链轮的装置,并且当驱动主机不装设在井道上部时,有防止异物进入绳与绳槽之间或者链条与链轮之间的装置; ②井道内的导向滑轮、曳引轮、轿架上固定的反绳轮和补偿绳张紧轮,有防止钢丝绳脱离绳槽和进入异物的防护装置 (1)门扇间隙,客梯≤6mm;货梯≤8mm允许磨损到10mm 6.3 门间隙 (2)人力施加在最不利点时间隙,旁开门≤30mm,中分门其总和≤45mm C mm mm C C B B B B 6 轿门与 层门 B 6.4 玻璃 门层门和轿门采用玻璃门时,应当有防止儿童的手被拖曳的措施 防 拖曳 措施 6.5防止门夹人的保护装置,应当自动使门重新开启 6.6门的运行和导向①不得脱轨、机械卡阻、终端错位②有应急导向装置 6.7自动关闭层门装置,采用重块时应有相应措施防止坠落 6.8 紧急开锁装置,每个层门均应当能够被一把符合要求的钥匙从外面开启;紧急开锁后,在层门闭合时门锁装置不应当保持开锁位置 (1) 每个层门都应当设有符合下述要求的门锁装置: ②锁紧动作由重力、永久磁铁或者弹簧来产生和保持,即使永久磁铁或者弹簧失效,重力亦不能导致开锁; ③轿厢在锁紧元件啮合不小于7mm 时才能启动; ④门的锁紧由一个电气安全装置来验证,该装置由锁紧元件强制操作而没有任何中间机构,并且能够防止误动作 (2) 如果轿门采用了门锁装置,该装置应当符合本条(1)的要求 (1)正常运行时不能打开层门,除非轿厢在该层门的开锁区域内停止或停站;如一个层门或者轿门(或者多扇门中的任何一扇门)开着,正常操作情况下应当不能启动电梯或者不能保持继续运行 (2) 每个层门和轿门的闭合都应当由电气安全装置来验证, ,,,。如果滑动门是由数个间接机械连接的门扇组成,则未被锁住的门扇上也应当设置电气安全装置以验证其闭合状态 6.9 门的 锁紧 mm B 6.10 门的 闭合

共 6 页 第 4 页

检验类别 项类及类别 检验项目及其内容(要点) 自检结论 B ☆6.11 轿门开门 限制装置 及轿门的 开启 (1)应当设置轿门开门限制装置,当轿厢停在开锁区域外时,能够防止轿厢内的人员打开轿门离开轿厢; (2)在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允许的最大制停距离范围内,打开对应的层门后,能够不用工具(三角 钥匙或者永久性设置在现场的工具除外)从层站处打开轿门 mm C C C 6.12 门刀、门锁滚轮与地坎间隙≥5mm且电梯运行时不得互相碰擦 8.1 平衡系数试验 ★8.2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试验①使轿厢制停或者速度降低至缓冲器设计范围②该装置动作时应当使一个电气安全装置动作 ☆8.3 B (1)轿厢在井道上部空载,以型式试验证书所给出的试验速度上行并 轿厢意外触发制停部件,仅使用制停部件能够使电梯停止,轿厢的移动距离移动 保在型式试验证书给出的范围内; 护装置 (2)如果电梯采用存在内部冗余的制动器作为制停部件,则当制动器提起(或者释放)失效, 或者制动力不足时,应当关闭轿门和层试验 门,并且防止电梯的正常启动 8.4(2)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轿厢空载,以检修速度下行,动作应当可靠 8.5对重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轿厢空载,以检修速度上行,动作应当可靠 8.6 分别空载、满载运行试验,各系统功能符合要求、平层良好、无异常。对于设有 IC 卡系统的电梯,轿厢内的人员 无需通过 IC 卡系统即可到达建筑物的出口层, 并且在电梯退出正常服务时,自动退出 IC 卡功 能。 (1)在机房内或者紧急操作和动态测试装置上设 有明晰的应急救援程序 8.7 (2)建筑物内的救援通道保持通畅,以便相关人员无阻碍地抵达应急救援试验 实施紧急操作的位置和层站等处; (3)在空载工况下,按照本条(1)所示的应急救援程序实施操作,能够安全、及时地解救被困人员 8.9空载曳引检查,当对重压在缓冲器上而曳引机按电梯上行方向旋转时,应当不能提升空载轿厢 8.10上行制动工况曳引检查, 轿厢空载以正常运行速度上行至行程上部,切断 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轿厢应当完全停止 8.11轿厢装载1.25倍额定载重量,以正常运行速度下行至行程下部,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曳引机应当停止运转,轿厢应当完全停止。 (注:如果轮槽的磨损可能影响曳引能力时,应当进行该项试验,见2.7(3)项) 8.12对于轿厢面积超过规定的载货电梯,静态曳引试验,轿厢装载规定载荷,历时10min,曳引绳应当没有打滑现象(注:如果轮槽的磨损可能影响曳引能力时,应当进行该项试验,见2.7(3)项) 8.13轿厢装载 125%额定载重量,以正常运行速度下行时,切断电动机和制动器供电,制动器应当能够使驱动主机停止运转,试验后轿厢应无明显变形和损坏(仅对乘客电梯) B B C 8 试验 B B B B B B 注:对于允许按照GB7588-1995及更早期标准生产的电梯,标有★的项目可以不检验。其中条文序号为2.7(5)的项目,仅指可拆卸盘车手轮的电气安全装置可以不检验。

注:标有☆的项目,已经按照《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含第

2 号修改单)进行过监督检验的,定期检验时应当进行检验。

共 6 页 第 5 页

附录1数据记录表

层站 项目 6.6(B)门的运行和导向 6.7(B)自动关闭层门装置 6.8(B)紧急开锁装置 6.9(B)门的锁紧 6.10(B)门的闭合 6.3 (C)门门扇与门扇间隙 6.3 (C)门门扇与门套间隙 6.3 (C)门下端与门坎间隙 6.3 (C)最不利点门间隙 6.12(C)门刀与层门地坎间隙 6.12(C)门锁滚轮与轿门地坎间隙

附录2电梯平衡系数测试记录

载 目 项 荷 30% 40% 45% 50% 60% 上行 电流 下行

共 6 页 第 6 页

附录3 记事栏

共 6 页 第 7 页

电梯定期检验自检记录 - 图文

检验类别CCC项类及类别检验项目及其内容(要点)自检结论C5悬挂装置、补偿装置及旋转部件防护B4.10轿厢超载保护装置(110%,对于额定载重量小于750kg的电梯,最迟在超载量达到75kg),防止电梯启动及再平层、门打开或未锁5.1悬挂装置、补偿装置的磨损、断丝、变形等情况5.2悬挂钢丝绳绳端固定应当可靠,弹簧、螺母、开口销等连接部件无缺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wkcu75xhf8c83h0epna2cg5h8ins2016e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