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技能31
学生参与校园民主建设、文化建设、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重要机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是广大学生利益的忠实代表
@学生会是在校党委、团委的指导下,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为目的、谋求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学生群体 ¥学生会的作用:(1)桥梁纽带作用(2)榜样示范作用 ¥学生会的机构设置:(1)学生会主席(2)学生会副主席(3)学生会秘书部(4)学生会学习部(5)学生会生活部(6)学生会体育部(7)学生会文艺部(8)学生会女生部(9)学生会纪律部(10)学生会外联部 ¥学生会的工作原则:(1)民主集中制原则(2)弹性结构原则(3)责权统一原则(4)民主监督原则
¥学生会的制度建设:(1)建立汇报工作制度(2)建立会议制度(3)建立检查考核制度(4)建立批比表彰和奖惩制度 @我们前面提到的班集体、少先队、青年团和学生会都是由学生组成的群体,这些群体有着共同的目标指向,制度化的人际关系,稳定的组织机构和较为稳定的角色定位,均属于正式群体 @同辈群体又称同侪群体、同龄群体或伙伴群体。它是指年龄层次相同,地位相近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其成员一般具有大体相近的价值观念、经历爱好和行为方式,是学生在学习与活动中基于不同的兴趣、能力和需求自发形成的个人属性层面的关系
@同辈群体强调的关键词因该有两个,一是:“同辈”,二是“意愿”。“同辈”一词决定了
31
群体的年龄层次,强调的是年龄的相近性;“意愿”一词决定了同辈群体选择的自愿性 @最早拉开同辈群体研究序幕的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科尔曼 ¥同辈群体的分类:(1)娱乐型群体(2)学习型群体(3)违规型群体
¥同辈群体的特征:(1)交往的自愿性(2)关系的平等性(3)群体的凝聚性(4)价值的趋同性
@“血缘”关系,“地缘”和“业缘”关系只是同辈群体形成的一个有利因素,而非主要的原因,促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因更多是一种“趣缘”
¥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1)同辈群体为学生的心理沟通建筑了平台(2)同辈群体为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体验(3)同辈群体为学生的兴趣发展创造了机会(4)同辈群体为学生交往互动提供了场所(5)同辈群体为学生的文化融合营造了环境
@最早提出同喻文化一词的是20世纪美国杰出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
@标签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社会学家莱默特和贝克
¥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1)同辈群体亚文化的消极影响(2)“重要他人”的消极影响 @“重要他人”一词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的概念
¥网络群体下同辈群体的特征:(1)群体交往的开放性(2)群体交往的超时空性(3)群体交往的匿名性
¥虚拟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1虚拟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1)有利于青少年信息的共享
(2)有利于青少年交往范围的扩展(3)有利于青少年情感的表达和释放(4)有利于青少年个性的张扬和不同自我的认同2虚拟同辈群体的消极影响(1)信息混乱(2)网络成瘾群体极化
¥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引导与管理:1以“教育引导”取代“强制管理”(1)同辈群体管理“宜疏不宜堵”(2)同辈群体管理应灵活多样,分类管理(3)同辈群体管理应发挥不同类型群体的积极作用 2利用“参照群体”,发挥个体的“领头羊”效应 3加强教育互动,形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