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规范
定 义:
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称为偏痹、腰腿痛。常见于L4—5及L5—S1间隙。
【病 因】 一、传统医学:
中医学认为:气血、经络与脏腑功能的失调和腰痛的发生有密切 的关系,引发本病的原因,l是外伤;2是劳损;3是肾气不足、精气衰微、筋脉失养;4为风、寒、湿、热之邪流注经络,使经络困阻,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灵枢·百病始生》:“是故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则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诸病源候论·腰脚疼痛候》:“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风冷与正气交争,故腰脚痛。”
二、现代医学:
内因:①、间盘先天发育异常。②、间盘退变髓核含水量减少,弹性和抗负荷能力减退。
外因:①、一次较重的外伤。②、反复多次轻度外伤,积累性损 伤。③、寒冷刺激。
【病理变化】 l、突出前期:
髓核瘢痕样结缔组织,变性纤维环反复损伤、变薄、产生裂隙,病人可有腰部不适或疼痛,无放射性下肢痛。
2、突出期:
神经根发生急性创伤性炎症反应,充血、水肿、变粗和极度敏感。 3、突出晚期:
①、突出物纤维化、钙化。
②、椎间盘整个变性,纤维环皱缩,椎体上下面骨质硬化, 边缘骨质增生,形成骨赘。
③、神经根发生粘连、变性、萎缩,其支配区运动、感觉丧 失。
④、黄韧带肥厚为继发病变。
⑤、椎间关节退变与增生,因间盘突出后,椎间隙变窄,椎 间关节代偿性负荷增加。 ⑥、继发性椎管狭窄。 【分 类】
根据突出的方向和部位分类
1、旁侧型突出:突出物位于间盘的后外侧,压迫神经根,引起放射
性腿痛。
①、根肩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的外前方(肩部),将神经根向后
侧挤压,脊柱多向健侧弯,向患侧突。
②、根腑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的内前方(腋部),将神经根向后外
侧挤压脊柱多向患侧弯,向健侧突。
③、根前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的前方,将神经根向后侧挤压,脊柱
生理前突消失,前后活动均受限,多无侧弯畸形。 2、中央型突出
①、偏中央型:偏于一侧,主要压迫一侧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或两侧均
受压,但一侧较轻,一侧较重。
②、正中央型:位于正中央,压迫两侧神经根和马尾神经。大小便功
能障碍,鞍区感觉障碍。
【临床表现】 一、症状与体征
1、腰痛与放射性腿痛特点: ①、根性放射痛。 ②、疼痛与腹压有关。
③、疼痛与活动、体位有明显关系。
2、跛行:患肢不能正常迈步及负重,常需扶拐行走。 3、腰肌痉挛、脊柱畸形和活动受限。 4、棘突间旁侧压痛与放射痛。 5、神经功能损害。
①、运动;受累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生萎缩。
②、感觉:受累神经根分布区可出现感觉过敏、减退或消失。 ③、反射: L4一5胫后肌 L5一S1跟腱 L3一4膝。 二、常用检查方法及体征 1、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 征) 2、直腿抬高加强试验 3、屈颈试验 三、辅助检查
1、X线检查:腰椎正侧位片
①、腰椎外形改变:侧弯畸形、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严重可后凸。
②、椎间隙宽度改变:椎间隙可变窄、间盘退变。 ③、椎体前后上下缘骨质增生,呈唇样突出。
④、小关节突增生肥大硬化;为间盘退变或突出的继发变化。 2、CT 可清楚地显示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膜囊受压移位的情况,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
3、MRI 可更细致地显示间盘、神经很及其神经周围的硬膜囊外脂肪等组织。
【诊 断】 (一)、需解决的问题
1、肯定腰腿痛确系由间盘突出症引起、确实能识别和排除结核、肿
瘤、脊椎滑脱、脊椎裂等疾患。 2、确定突出的平面,明确定位。 3、确定突出的类型。
4、有无合并疾病的存在、椎管狭窄、滑脱。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规范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