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播放最后一个乐句。)
2.走一走,唱一唱
师:我们也来学着小骆驼高兴的神情摇一摇头吧。 3.试一试,唱一唱
师:大家想一想,骆驼声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呢? (学生说自己的处理方法,并以小组的形式范唱。) (根据歌曲内容选择一种强弱处理,大家唱一唱。)
师:绿洲中不但有清澈的水,美丽的花,还有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呢!我们听听吧!(播放歌曲《小骆驼》)
4.听一听,唱一唱
(1)学生用“叮”模唱旋律。 (2)分小组自主学唱歌谱。 (3)依谱唱词。
(4)学生加上表情和动作演唱《小骆驼》。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沙漠中的演出
教学重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骆驼》。 教学难点: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教学准备:课件.歌单.脚印谱.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沙漠中的演出 1.选一选,试一试
师:小骆驼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绿洲,慝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我们来听听吧!(课件:你们能把这一次难忘的沙漠之旅用歌声和乐器声表现出来吗?)
师:正好我准备了一些打击乐器,你们选一选,看哪些乐器适合模仿沙漠中的三个场面。选好后,试一试,敲一敲。
2.唱一唱,演一演
师:小骆驼非常满意你的表现,它盛情地邀请你们加入它的骆驼队。(学生以自愿的形式充当小歌手.小乐手,和骆驼队合着音乐边唱边演。)
六、沙漠中的收获
师:今天我们的沙漠之旅圆满结束,通过这次沙漠之行,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在你们的成长路上,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我希望你们能像小骆驼一样不怕困难,敢于迎接挑战,做个坚强的孩子。
第十课 船之梦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船之梦》,体验歌曲美好的意境,;能与同学合作,学会简单的二部合唱。
2.在听赏大提琴独奏《梦幻曲》中,能积极参与想象活动,体验音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合唱歌曲《船之梦》,并体会其意境。 教学难点:《船之梦》最后一句合唱的教学。 教学准备:课件.小画板.水彩笔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随着《划船歌》律动“划船”进教室,师生相互问好。
师:刚才,同学们划得很开心,你们看(指CAI课件)这里也有两位小朋友在划船,他们在海上划呀划,随着风浪飘呀飘,他们划到哪儿去呢?
(展示《船之梦》的情景画面,同时播放《船之梦》的音乐,画面上出现歌词。)
二、引导掌握 1.熟悉歌词
(1)师:这只小船往哪儿去呢?小朋友看见了什么? 生甲:小船去了神秘的椰子岛。 生乙:小朋友看见了可爱的小矮人......
(2)老师有感情地轻诵歌词:“摇呀摇我的船之梦,在那遥远的天边轻轻飘荡......”随后根据歌词进行扩展,描述歌曲的意境,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闭上眼睛随着音乐进入到歌曲的情境中展开联想。
(3)再次聆听歌曲《船之梦》。 2.熟悉旋律
(1)用梦幻般的声音随旋律用“u”哼唱两遍。
师:小船在海上摇呀摇,激起了一朵朵美丽的浪花,这些浪花给我们带来美妙的音乐。(将括号中的音写在浪花状的音乐卡片上,通过课件播放出来。)
师:让我们来唱一唱吧!
(2)学生用“lu”自由唱一唱括号中的音。
(3)全体分声部合唱:一组用“u”轻声唱曲谱;另一组用“lu”轻声唱括号中的音。
3.学生加词跟琴演唱
(1)随乐轻声唱主旋律部分的歌词两遍。 (2)随琴唱一唱括号中的歌词。
(3)两声部合唱:一部分唱主旋律;另一部分唱括号中的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为《船之梦》伴奏 2.体验音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合唱歌曲《船之梦》,并体会其意境。 教学难点:《船之梦》最后一句合唱的教学。 教学准备:课件.小画板.水彩笔 教学过程:
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为《船之梦》伴奏 1.拍一拍,找一找
请学生自由拍一拍下列节奏,找出难点。 X—— 0 X X X 0 0 X 0 0 XX X X X X X 2.分组合击
分组合击上例节奏,看哪一组拍得最整齐.最准确。 3.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型表现歌曲的意境。 碰铃 X—— 手铃 0 X X 响板X 0 0 三角铁X 0 0 沙锤 XX X X 铃鼓X X X
(学生选择乐器时,CAI课件播放《梦之船》音乐。)
4.分组表现
各小组用本组选择的打击乐器和节奏为歌曲伴奏,分组展示,互相评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为歌曲《梦之船》伴奏。 教学难点:《梦之船》最后一句合唱的教学。 教学准备:课件.小画板.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表现歌曲《梦之船》
集体表演。全体同学围坐成一艘大船(“梦之船”)的形状,老师请几位同学坐在船的中央划船,其他同学跟着一起摇。到目的地后,请几位同学下船和“小矮人”一起跳舞,同学们一边表演一边演唱。
师:刚才,我们坐着“梦之船”去了神秘的椰子岛,看到了可爱的小矮人,和他们一起唱了歌,跳了舞。现在这只美丽的“梦之船”又要起航了,它要上哪儿去呢?你们倾听音乐,尽情想象吧!(播放音乐《梦幻曲》)
二、听赏表现
1.聆听大提琴独奏《梦幻曲》
(1)师:谁听出《梦幻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2)介绍大提琴。 2.设问引导
师:乐曲《梦幻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境?用了什么速度? 3.随乐自由表演
(1)师:小朋友从小就有许多美好的梦想,也做过许多美丽的梦,你们都梦见过什么?
生:......
师:现在,同学们边听《梦幻曲》,边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你们的梦随《梦幻曲》表演一下。
(2)随乐自由表演。(课件播放公鸡鸣叫声;喔喔喔—)
师:今天,同学们坐着“梦之船”,随着美妙的“梦幻曲”,甜甜地做了一个梦。听,公鸡叫了,东方亮了,让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去实现美丽的梦想,去创造
更美好的明天吧!
第十一课 音乐家冼星海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音乐家冼星海的简要生平及其主要代表作品,并从听赏.演唱冼星海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作品的风格特点和影响力。
2.能学会演唱《只怕不抵抗》.《酸枣刺》两首歌曲,感受抗战时期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和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教学活动中感受冼星海作品的风格和时代特点。 教学难点:歌曲《只怕不抵抗》第一乐段与第三乐段的变化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听《黄河大合唱》中的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段表现黄河奔腾不息的雄伟音乐,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著名音乐家的经典之作,大家想了解这位音乐家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
二、学习冼星海的生平及作品欣赏 1.冼星海和《风》
(1)让学生默读连环画部分的文字。 (2)老师提问,学生抢答: a. 冼星海曾在哪个国家留学? b.留学时的生活情况怎样?
c.他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作《风》这首作品的? d.这首作品得到了怎样的评价? (3)听赏《下山虎》
a.结合课本图片讲解“下山虎”的寓意。 b.聆听乐曲《下山虎》。
c.学生说说自己听音乐时的感受。 三、学唱歌曲
1.学唱《只怕不抵抗》。 (1)简介歌曲的背景
这首歌写于1937年,反映了当时抗日根据地儿童高昂的抗日情绪和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