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公路应用PPP模式的探讨 ——以悉尼穿城隧道为例
文 / 汪 芳 上海市交通港航发展研究中心
【摘 要】因PPP模式具有缓解政府财政资金压力,同时提高基础设施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的优势,在收费公路行业有巨大的施展空间。而在实践过程中,许多失败的PPP项目使政府和私人投资者受到经济损失,同时也降低了公众的利益。但是通过分析失败案例,寻找导致其失败的原因,可为后续项目提供借鉴。该文以悉尼穿城隧道(Cross City Tunnel)为例,分析其PPP模式失败的原因,并基于此,对收费公路项目如何正确使用PPP模式进行了探讨,给出相关参考建议。
【期刊名称】交通与港航 【年(卷),期】2016(003)006 【总页数】5
【关键词】收费公路;PPP模式;案例研究
0 引 言
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即政府与私人组织间为满足公共物品和服务需求而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PPP模式于2013年底被我国纳入“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1]范畴,旨在缓解政府财政资金不足的压力,同时提高基础设施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的运营模式。与此同时,根据《2015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统计数据,“十二五”期间,全国收费公路里程收支缺口自2011年的-323.3亿元,进一步扩大到2015年的-3 187.3亿元,见图1。由此可见,将PPP模式应用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将有巨大施展空间。
收费公路应用PPP模式的探讨——以悉尼穿城隧道为例
收费公路应用PPP模式的探讨——以悉尼穿城隧道为例文/汪芳上海市交通港航发展研究中心【摘要】因PPP模式具有缓解政府财政资金压力,同时提高基础设施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的优势,在收费公路行业有巨大的施展空间。而在实践过程中,许多失败的PPP项目使政府和私人投资者受到经济损失,同时也降低了公众的利益。但是通过分析失败案例,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